<p class="ql-block">勿忘国耻(纯音乐)</p> <p class="ql-block">六月中旬的南京城,处在水与火交织的梅雨季。我背上的行囊里,必定要有一把伞,既可挡雨,又能遮阳。除了伞,还带有一本胡大平的著作——《泼墨之战》,那是我专为30万遇难同胞带去的特殊祭品。</p> <p class="ql-block">前往南京走一遭,并非一时冲动——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是为了履行一年前来自老友的邀约。她今年带毕业班,这次我若不守约,往后要与她结伴而行,得再等三年了。</p> <p class="ql-block">我和她是脾性大不相同的两个人,犹如两个或交集、碰撞,或相互排斥后迅速疏离的矛盾体,一起去旅行,是时时处处都能摩擦出矛盾的火花的。</p> <p class="ql-block">综观此趟旅行,若问这两活宝处得怎样?答曰:矛盾重重,也乐趣多多!若问游览感受如何?一言以蔽之:悲欣交集!</p> <p class="ql-block"> 一 相爱相杀的欢喜冤家</p><p class="ql-block">“我们一起去南京大学看看吧!百年名校,C9华五,值得一看!”</p><p class="ql-block">“要去你自己去,我不去!那有什么好看的?”</p><p class="ql-block">“就当陪我嘛!一起欣赏一下名校的优美环境,感受一下浓厚的学术氛围。”</p><p class="ql-block">“坚决不去!不管你怎么说都没用。中山陵以前我去过,这次陪你又参观了一次,南京大学有什么看头?你自己去!”</p><p class="ql-block">“态度这么坚决?”</p><p class="ql-block">“当然!人家不想去你还劝什么劝?!”</p><p class="ql-block">“不近人情!古怪!”</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我孤零零一个人冒雨前往南大的鼓楼校区,内心蓄满惆怅。不近人情的老友拒绝同行,不近人情的门卫拒绝放行,我那颗温热的心被雨淋得湿漉漉、凉冰冰的。</p> <p class="ql-block">往校园里怅然一瞥,在校门口稍作停留后,便匆匆返回宾馆,心情竟快速地雨过天晴,和老友又极投机地聊了起来。不投机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毫无征兆地来一场唇枪舌战。只是无论舌战有多激烈,我们总能以最快的速度言归于好,末了又哈哈一笑,一笑泯恩仇!二十多年来,我们就是这么过来的,吵不散,也骂不恼,反而是越骂脸皮越糙,越吵感情越深。</p> <p class="ql-block">聊了半个钟头后,我心里痒痒的,直想看书。刚摊开《泼墨之战》,耳边就响起了训斥声:看什么X书 !想跟你谈谈白,又抱着书看,就你那么发狠(奋)!</p><p class="ql-block">我解释道,自己每天都要读书,已养成了习惯,习惯成自然了呗!</p> <p class="ql-block">她无法理解,也决不认同。在她看来,既然出来玩就应该放下学习,痛痛快快地玩,否则,就是思想太顽固,一根筋,不懂得变通!</p> <p class="ql-block">我所引以为豪的好习惯,在她眼里竟成了陋习,我持之以恒的精神,在她,竟成了不折不扣的精神负累。呜呼!悲哉!</p> <p class="ql-block">其时,见她一边捺着颈部一边不停地叫痛,我便说:“颈椎要保暖,跟我一样,系条小丝巾呗。”她不屑地瞥我一眼,道:“我才不系呢!”听不进正确的意见,到底谁顽固?活该痛下去!</p> <p class="ql-block">又是一通唇枪舌战!熄火后,我来了句总结:咱俩虽情投意合,但到底还是志不同道不合啊!</p> <p class="ql-block">我们要是志同道合的话,我就跟你一样成了另类!</p> <p class="ql-block">啊?另类?我是另类么?另类如我!哈哈哈!我笑喷了!</p> <p class="ql-block">我这个“另类”,跟她何止志不同道不合?我们简直有太多的不同不合了:她是急性子,我如憨乌龟;她刚强果敢有魄力,我优柔怯懦缺胆识;她大胆泼辣,我胆小怕事;她宁可怀疑,也不轻易相信,我宁可相信,也不轻易怀疑;她嘴刁,听她说“好吃”二字很难,我百无禁忌,吃嘛嘛香……</p> <p class="ql-block"> 二 得与失的守恒</p><p class="ql-block">一对相爱相杀的欢喜冤家,临时组成一个“家庭”,被编为3号,混在散客旅行团里,随团统一行动。在烈日下,在风雨中,我们努力读懂南京这本厚重的历史大书。</p> <p class="ql-block">跟旅行团多方便呀!有人接站送站,安排食宿,去景点有人预约,有人买票,有人讲解,省钱又省事!</p> <p class="ql-block">“3号家庭?”“到!”导游与老友的第一次问答,标志着游览正式开始,也标志着我们的行动已失去了自由!</p> <p class="ql-block">大半个上午,我们不得不把时间抛掷于九玺翡翠博物馆中。一路上,导游费尽口舌,只为了说明佩戴翡翠如何之好。他一再强调,“我不强制消费,但欢迎消费!”一进博物馆,每个“家庭”配备的导购员就过来“一对一”地精心指导、竭力说服。别说不买了,就是不参观、不试戴都成了一种罪过!纠缠不休,逃脱不得!熬到心焦,等到心碎,终于可以挥手作别,去参观“总统府”,再去吃午餐啦!</p> <p class="ql-block">曾经高大上的“总统府”,已繁华不再。老旧的“行政院”,外墙也难见往日的光鲜亮丽。“总统办公室”正在修缮中,欲进不能。除了看看墙上贴的几张大照片,然后在大院里扫视一周外,一无所获。</p> <p class="ql-block">导游催得急,在“总统府”逗留片刻后,我们就要赶到一处僻静的饭庄吃午饭了。</p> <p class="ql-block">可能因为有几个家庭在翡翠博物馆里消了费,故这顿午餐终于开了荤,明显强于头天的那顿全素午餐。</p> <p class="ql-block">别以为“欢迎消费”的只有翡翠,还有南京特产——盐水鸭,以及那个啥啥和啥啥的。多少买点特产吧!导游小哥也不容易,费了超多的口舌,感谢他的精彩讲解!</p> <p class="ql-block"> 三 历史与现实的巨大落差</p><p class="ql-block">被称为“十里珠帘”“六朝金粉”的秦淮河,谁说一千多年来,那里始终是南京最繁华的地方?当我满怀期待地站在岸边,看到的,是河窄水脏,船空桨闲。曾经的“无限风情”呢?都化作繁华褪去后的落寞与伤感了吧?两岸的“秦淮人家”,见证了多少朝代的兴衰、历史的沧桑?寂静的河水里,收容了多少文人墨客、才子佳人的故事?一切过去的,都成了历史。历史的,往往又容易变成眼前的颓唐。傍晚时分的秦淮河,没有桨声灯影的衬托,没有彻夜笙歌的伴奏,有的是镜中花、水中月般的遥不可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比秦淮河先期游览过的玄武湖,倒是给我留下了极好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这个“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无愧于“金陵明珠”这一美誉。尽管那里曾被朱元璋选作黄册存放地,成了“一代禁地”,人为地与外界隔绝了两百多年,但历史的尘埃掩盖不了它的光芒四射,沉寂的时光无法冲走它的千年积淀。孙权等多位帝王在此操练过水军,萧统曾植莲于水中,他还与文人学士酬和诗文,李白等诗人也曾感慨过它的沧桑巨变……</p> <p class="ql-block">当我和老友泛舟湖上,享受昔日皇家园林的湖光水色时,碧波万顷的湖面、清澈照人的湖水自有它的千娇百媚、万种风情。湖里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鹅啄鱼儿跑,鸭随水鸟行——这是我们欣赏到的最美田园风光,散发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普通百姓曾与之无缘的皇家园林湖,如今竟如此亲民、接地气!</p> <p class="ql-block">我和老友与三个年轻人合租了一条小船,船本由他们仨轮流掌舵,没想到老友袖子一捋,也学年轻人,自告奋勇地过了一把舵手瘾,乐得我咯咯直笑。她特意让船贴着莲叶丛疾驰而过,她也特意绕道围网区,为的是近距离察看黑天鹅和鸭群。她那专注的小表情,那专业的神操作,简直绝了!</p> <p class="ql-block">繁忙的湖面上,数不清的游船像鱼儿一样来回穿梭。岸边,人头攒动,树影绰绰。眼前的小桥和诺那塔与不远处林立的高楼大厦构成一幅由历史与现实交织而成的水墨画,真是妙不可言!</p> <p class="ql-block">在我眼里,秦淮河只属于历史,与现实世界已格格不入,而玄武湖已走出历史的怪圈,融入普通人的休闲生活。它们与其前世或今生都有着巨大的落差,前者已没落,后者更繁华。</p> <p class="ql-block"> 四 揭不开的神秘面纱</p><p class="ql-block">自从参观了陕西历史博物馆后,相较之下,南京博物院的藏品已难入我的法眼了。老友嘴里不停地念叨着“金缕玉衣”,眼睛则忙着四下搜寻,终于找到历史书上陈述的那件宝物了!它也是此处的镇馆之宝,看起来像古代的盔甲,一片片长方形的玉块,用金丝编缀成人形外套。它设计巧妙,做工精细,拼合得天衣无缝。隔着玻璃都能感觉出它的光滑温润,晶莹清澈的外表之下,似有柔和的光泽在发散、在流淌……</p> <p class="ql-block">庆幸的是,这件宝贝幸亏没被溃逃的老蒋掠走,否则,它现在应该躺在台湾故宫博物院的展柜里,成了那儿的镇馆之宝,我就不能一饱眼福了!想当年,蒋匪一行仅从中央博物院就掳走了220箱古籍文物,掳走的藏品多达40多万件(套)。如今的南博,馆藏不甚丰富情有可原!</p> <p class="ql-block">“金缕玉衣”于南京城而言,尚算不得无价之宝,真正的无价之宝乃瘗埋于大报恩寺地宫内上千年的鎏金七宝阿育王塔,塔内有佛顶真骨和感应舍利等稀世佛教圣物。该塔高1.2米,重50公斤,通体镶嵌多色宝珠数百颗,整座塔金光闪耀。它是国内出土的体积最大、工艺最复杂、制作最精美的阿育王塔,堪称世界阿育王塔之王!该塔本就是无价之宝,何况塔内还供奉有佛顶真骨和感应舍利呢!</p> <p class="ql-block">佛顶真骨系佛祖释迦牟尼的头骨,乃世界现存唯一一枚佛祖真身顶骨舍利,是佛教中无上的圣物!</p><p class="ql-block">它现供奉于佛顶宫,该宫座落于牛首山,由南京市政府花费40个亿打造而成。</p> <p class="ql-block">佛顶宫的壮观、庄严、豪华程度都超乎想象,无论从外形设计还是宫内陈设看,它都叫人拍案叫绝。这样一座将建筑、艺术、佛教、文化和科技完美结合的艺术宫殿能不令人惊叹吗?</p> <p class="ql-block">惊叹之余,不免好奇:供奉有佛顶真骨舍利的阿育王塔深埋地下,是如何被发现的?据说那儿总是闪闪发光、仙气飘飘,有人推测是地宫所在地,经考古队发掘,果不其然,阿育王塔及塔内的佛顶真骨和感应舍利被成功发现,它们终于得以重见天日了!佛光能穿透四五米厚的土层,是何等神奇!讲解员还说,原本10颗感应舍利,后来竟莫名其妙地变成了15颗,至今仍是未解之谜。</p> <p class="ql-block">中山陵同样藏着未解之谜。为何碑亭里有碑却无碑文?国父一生闹革命,可除了推翻帝制外,未做成一件有助于革命成功的大事,执笔者苦思冥想,终无从下笔,索性留白,什么都不写——这是官方解释,“无字胜有字”嘛!真正的原因恐怕没那么简单,跟陵园设计者吕彦直的早逝大有关系。当然,也少不了一些玄乎的解释,说石碑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就发生过多起诡异事件,陵园开放后诡异事件仍频发,中山陵文物档案室的值班日志中有记录,陵区检修报告附录里也有记载,甚至连《扬子晚报》都提及过。又言,紫金山有地下暗河,唯有无字碑才可充当塞子堵地眼……</p> <p class="ql-block">大报恩寺的地宫宝藏,中山陵的无字碑,大概都覆盖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吧?</p> <p class="ql-block"> 五 永不忘却的纪念</p><p class="ql-block">在南京游过山,玩过水,拜过佛,看过中华门,逛过夫子庙,走过乌衣巷,尝过鸭血粉丝汤,按理说,行程已结束,该打道回府了。可我们都没有急于离开,因为我们还有一个约定,尤其是我,还欠30万遇难同胞一场庄严的祭拜仪式呢!</p> <p class="ql-block">记得两天前,烈日炎炎,我和老友冒着暑热拜谒中山陵,为感谢她的陪伴,我鞍前马后地为她撑伞、给她摇扇子,自信体力胜过她,结果跟她一样,热到险些中暑。而这一日,气温骤降,天阴沉沉的,细雨濛濛,风里仿佛和着一股血腥味。往日爱说笑打闹的我们,此刻已“结盟”,都沉默不语、神色凝重地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买菊花,祭亡魂,意见动辄分歧的我们此时言行却高度统一,动机也出奇地一致。只是我带的祭品除了菊花,还有胡大平的著作——《泼墨之战》。</p> <p class="ql-block">胡大平君,乃我大枞阳乡贤也。我与胡君素昧平生,可他向靖国神社“御纹章付白幕”泼墨的壮举大解了我等心头之恨,大快了我等小民之心!他是条铁血硬汉,虽为草根作家,却有着非比寻常的文人风骨!他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令人肃然起敬!他将泼墨的动机,事件的始末,被捕的前前后后,以及一百四十多天的牢狱生活记录下来,著成此书。告慰30万遇难同胞的亡魂,还有比这更好的祭品吗?</p> <p class="ql-block">肩背双肩包,手握白菊花,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纪念馆。让我颇感意外、也颇感欣慰的是,馆内人潮涌动(以中高考毕业生居多),并非想象中的那般门堪罗雀、人迹罕至。昏暗的光线,肃穆的气氛,烘托得人的心情异常地沉痛。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据,一幕幕惨不忍睹的场景,一幅幅尸横遍地的画面!边看边听,眼泪不知不觉地涌出眼眶。压制不住心中的怒火,牙缝里都迸出了咒语:禽兽不如的小日本!惨无人道的杀人狂魔!该死的军国主义,制造了这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幸好有胡大平这样的勇士,敢替我们去报仇雪耻!</p> <p class="ql-block">在遇难者厅,厅中央上方有一个悬挂的装置,环绕放置着南京大屠杀事件不同遗址的土壤,下方是刻着“遇难者300000”字样的纪念碑。我想:这儿应该就是核心位置了,我要在此来一场庄严的祭拜仪式。将《泼墨之战》和菊花都靠在纪念碑上,向30万遇难同胞合掌鞠躬后,拿出手机准备拍照时,有志愿者指责我不该靠近纪念碑摆放祭品。慌乱之中,照片拍得很不清楚,但仪式已完成,心愿已了结。</p> <p class="ql-block">这趟南京之行,于我而言,游玩不是最重要的,祭拜才是最有意义的行动,最值得纪念!祭拜,只是一种寄托手段,一时的执念而已,可我对30万遇难同胞的同情和悼念却是永恒的!</p> <p class="ql-block">不只是我和老友,窃以为,每一个前往南京的旅游者,都应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看一看,走一走,拜一拜。那是最不该被遗忘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