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吊筐。

宝哥

<p class="ql-block">对姥姥的记忆已经是50多年前的事儿了,在我的印象中,姥姥是一位心灵手巧喜欢干净的一个人,高高的个子,身上穿的衣服总是干干净净的,头上盘着发揪儿,用一个黑色网状的发罩罩着,显得干净利落,腿上扎着腿带,一对“三寸金莲”走起路来也是那么的轻盈。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厚厚的下嘴唇,脸上总是带着笑容,但话很少。一些要扔的废纸在她的手里,几分钟就能变成花样繁多的各式小风筝,再有就是谁家孩子穿的鞋子好看,只要让姥姥看上几眼,两天后我们准能穿上和那孩子一模一样的鞋子来……</p><p class="ql-block">记忆中,姥姥经常是在猪圈和房间之间不知疲倦地穿梭着,不知道姥姥有没有兄弟姐妹,也许是有的,但我不知道,因为记忆太遥远了,更没有问我妈妈。</p> <p class="ql-block">姥姥去世于唐山大地震的前一年(1975年),那时候我还很小,对姥姥只有一些简单的记忆。</p><p class="ql-block">在我们的印象中,姥姥没有任何属于她的归属品,唯一的就是整天挂在房梁上的一个用柳条儿编成的吊筐,吊筐上面蒙着一个防止落灰尘的稀布。这个吊筐总是在我们去的时候,或在姥爷即将要喝酒的时候才能取下来,它就像一个百宝箱,姥姥总是能从里面很神奇的变出很多我们喜爱吃的东西,还有姥爷的下酒菜,在那个年代,它的用途仅次于现在我们所使用的冰箱。</p> <p class="ql-block">不知道这个吊筐在那老房子的房梁上挂了多少年,那个吊筐全身乌黑发亮,也许是岁月的磨练吧。吊筐整体成方形,筐底窄筐口宽,筐口处是向外张开、形成方形喇叭形状,柳条儿被手艺人编得细而密,透气性强,食物放在里面三两天不会发霉。</p><p class="ql-block">当时我一直不解,为什么吊筐要吊在房梁上呢?最后听小姨说才知道,那是防止老鼠偷吃和食物发霉的。</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我总感觉着吊筐是那么的神秘,因为在平时它总是被挂在房梁上的,只有我们去了,姥姥才会踩着凳子从里面拿出好多我们喜欢吃的东西呢,里面有花生,点心,水果,糖块等嚼果儿,再有就是姥爷的下酒菜,姥爷是一个木工手艺人,喜欢喝酒,姥爷也经常让姥姥买些熟食给他下酒,我记得姥爷的下酒菜总是狗肉,尤其是在冬天,所以每当听到大门外有人在叫卖狗肉时,姥姥都要领着我,踮着她那双小脚儿一路小跑的去买狗肉,临了还不忘让卖狗肉的、在买好狗肉的最好部位切下一块儿放进我的小嘴里。</p> <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历史的车轮碾压着岁月时光,转眼间,50多年过去了,但那个用垂掉下来的铁丝钩、勾着的吊筐仍在我的记忆中晃荡着,它已经成为我对姥姥思念的一个永恒的画面,只要想起姥姥,就能想起姥姥的吊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