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迈咖啡:一粒豆的环球之旅酿出产业链新图景

商协资讯

在海南澄迈县大丰镇才存社区,一颗来自非洲肯尼亚的咖啡豆,跨越近2万公里,历经8道工序淬炼,最终化作杯中售价20元的醇香咖啡。这杯咖啡的背后,是澄迈县构建的“从生豆到咖啡”全产业链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澄迈以咖啡产业为支点,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咖旅深度融合,用“澄接世界 迈向未来”的城市品牌,书写乡村振兴的新故事。 <h5> 咖啡种植户晾晒咖啡豆</h5><b><br></b><h3><b>环球迁徙:一粒豆的产业链蜕变</b></h3>清晨的澄迈火山红壤田间,咖啡树在阳光下舒展枝叶。而这里的咖啡故事,始于遥远的非洲大陆。肯尼亚蒙巴萨港的咖啡生豆,经海运抵达海南后,在澄迈的烘焙工坊中经历筛选、烘焙、研磨等8道精密工序,最终成为兼具异域风味和本土特色的精品咖啡。“我们不仅卖咖啡,更在打造‘从种子到杯子’的全程可控体系。”当地一家咖啡企业负责人介绍。 <h5> 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内的福山来福咖啡学院</h5><br>这种产业链思维正推动澄迈咖啡从“粗加工”向“高附加值”跃升。县政府通过引入现代化加工技术、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将咖啡生豆的利润率从传统加工的15%提升至精深加工的60%以上。目前,澄迈已形成种植、加工、研发、销售的完整链条,年产值突破3亿元。 <br><br><h3><b>“咖啡+”战略:酿出文旅融合新滋味 </b></h3><br>“来澄迈不仅能喝咖啡,还能体验咖啡种植、亲手烘焙。”游客王女士在才存社区的咖啡庄园里感慨道。近年来,澄迈以“咖啡+文旅”为突破口,将种植基地升级为观光园区,开发咖啡研学、手工体验等业态,吸引游客量年均增长30%。 <h3></h3><h5> 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h5><br>这一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双轮驱动”——以风情镇为基础,打造“咖啡主题文旅景区”,同步推动“农文旅体商”融合。例如,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通过举办咖啡节、骑行赛等活动,将单一消费场景拓展为集休闲、运动、购物于一体的综合体。数据显示,2023年澄迈咖旅融合项目带动周边农户人均增收超5000元。 <br><h1><br></h1><h3><b>未来蓝图:从“风味”到“品牌”的进阶</b></h3>“我们的目标是把澄迈咖啡打造成海南的‘文化名片’。”澄迈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当地计划通过三项举措深化产业布局:一是联合高校研发适应热带气候的咖啡新品种;二是建设跨境电商平台,推动咖啡出口东南亚;三是推出“澄迈咖啡”区域公共品牌,对标国际精品咖啡标准。 <h5> 在咖啡农场向国外游客介绍咖啡</h5><br>专家指出,澄迈的探索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样本。“通过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小咖啡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大产业。”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评价道。 <br><br>从非洲农场到海南杯盏,澄迈咖啡的环球之旅,折射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创新路径。在这片火山红壤上,醇厚的咖啡香正飘向更远的未来。<div>来源:中国报道(文/陈必勋)</div><div> 责任编辑:陈必华</div><div><a href="http://sxzx.chinareports.org.cn/sxzx/news/1226.html"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澄迈咖啡:一粒豆的环球之旅酿出产业链新图景</a><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