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我用过的几支尼康老镜(手动定焦篇)

M仔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尼康的镜头以锐利著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最适合爱拍风景的我,我踩入尼坑十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聊聊我用过的几支尼康老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有着挥之不去的老机老镜情怀</p><p class="ql-block">我入手尼康的第一台单反是D200,为什么我要选D200?首先是因为D200可支持尼康手动老镜头,且尼康卡口一直没变。其次是因为D200的感光器据说是CCD的末代皇者。我太喜欢CCD那种有点胶片感的画质,D200的画质确实没令我失望,它机身硬朗,操控手感亦佳。虽然像素只有区区的1200万,但我从来没嫌弃它的像素太低要升级高像素的单反,够用就好。</p> Nikkor-S.C Auto 50/1.4 <p class="ql-block">我用上了尼康D200后,最先入手的镜头是尼康Nikkor-S.C Auto多层镀膜版本的50/1.4 ,替代了我一直在用的蔡司标头50/1.4。蔡司的标头原来是YC口的,我经过改口成为M42后一直用在我之前的美能达A7单反上。但换了尼康系统后由于像场的关系,不能再使用,也不能再轻易改口,只好先入尼康的这支手动标头替代着使用,其它焦段的尼康卡口镜头再慢慢寻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有句话说,学摄影最好从50定焦镜头学起</p> <p class="ql-block">我入手了尼康手动50标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标头一镜走天涯的伴随着我走南闯北,漂洋过海的用了好几年。定焦靠走,向前两步是80后退两步是35,定焦逼使你多走动找机位。</p><p class="ql-block">‍有时还可以通过横拍或竖拍的接片来“变焦”,这样既增大了接片后的底片,也扩展了焦段。这种通过接片“变焦”增大了底片的方式,成像比高像素的相机更有实际意义,这道理很简单,底大一级压死人,而不是表面看像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50焦段的镜头,视角中规中矩,平靓正!</p><p class="ql-block">本来,我买这支镜头时是考虑先应付使用一段时间,待有机会想把这镜头作为尼康镜桶种镜的,希望最好能把蔡司或徕卡的标头种进去。</p> <p class="ql-block">不知为什么,在尼康的老镜中我特别喜欢菠萝头,尤其是喜欢最早期白嘴菠萝头。它不仅代表了尼康对镜头设计的独特见解,也展现了尼康在镜头制造上的精湛技艺,所以我入手的第一支镜头选中的就是Nikkor-S.C Auto 50/1.4 这款多层镀膜Auto版,其中就有这方面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Nikkor-S.C Auto 50/1.4 这款镜头发布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没想到这支几乎是最最早期的菠萝头,不但靓仔其成像也让我意外惊喜。它焦内锐利焦外柔美,全开光圈也不太肉,层次过渡自然,色彩油润、反差适中,有点德头的味道,让人难以忘怀。我也就没再考虑种镜了,况且风险也大,用好手中的器材是硬道理。</p> Nikon  AIs 55/2.8 微距 <p class="ql-block">Nikon AIs 55/2.8 微距,是我用过尼康的第二支镜头,说到这镜头还有段故事。某天我在海印摄影器材城店前浏览,看见这支微距镜头有点心动,也想接触一下微距镜头。但觉得同样是标头左右的焦距,焦距上有点重叠,要买也该考虑买105焦段的百微吧。我正在犹豫之际,店老板跟我聊了起来,说这支微距是尼康最锐利的微距镜头,我忽然想到不知能否跟他换镜头来玩玩,因为同样是标头的视角还带微距。</p> <p class="ql-block">当老板知道我在用的是尼康这个版本标头后,连声说可以可以你带过来,价钱好商量。于是我补了四百元置换了这支AIs 55/2.8 微距。</p> <p class="ql-block">看来镜头的版本很重要‍,我选的这个版本没选错,怪不得这版本的镜头让我惊喜,我没用过什么牛头,这支才几百元的早期菠萝头,我觉得都OK,我离开时还真有点舍不得换的难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因为这支镜头无论外表还是成像我都喜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俗话说:“微距无弱旅,定焦无狗头”</p><p class="ql-block">其实我的老镜情怀所玩的定焦老镜,图的是定焦轻便既便宜又画质好,至于微距我是没打算拍真正的微距,只是作为必要时可以凑得更近的标头而已。当然也想体验一下微距的表现。</p> <p class="ql-block">我换了这微距镜头之后,同样是一镜走天涯,也都是拍风景的多,偶尔凑近拍拍花草的伪微距。相比之下,微距镜头因为其独特的光学成像原理,在锐度和色彩还原要比我之前用过的普通标头要好一些,但看焦外却没有我原来的镜头那么的柔美,显得生硬,针无两头利吧。</p> <p class="ql-block">这款镜头是尼康微距镜头系列中的代表作之一,这款镜头的成像非常清晰、柔和,无论照片的颜色、对比度等都非常优秀。但因为这支微距镜头的最大光圈是2.8,所以焦外虚化效果显然不如我原来那支镜头1.4光圈的虚幻柔顺,这毫不奇怪,毕竟这支镜头主打的是拍微距。</p> <p class="ql-block">说到拍微距,我觉得这支55焦距的小微,焦距有点短,拍拍邮票首饰之类的静物还行,但是在室外要拍花鸟虫鱼之类就不好用,因为焦距太短拍微距得靠近主体,但是靠近主体时会惊动被摄物。因此,小微我觉得是略短了一些,百微比小微好用得多,或者是摆拍的拍微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事实上,微距很多是摆拍的</p> <p class="ql-block">所以,微距是一个专门的拍摄范畴,除了微距镜头外,一般还需一套专用的微距拍摄附件。</p> <p class="ql-block">我用微距镜头的这期间,实际上是不务正业的,没拍过真正意义上的微距,作为普通拍摄来说,除了主体清晰还得有散景的氛围,这方面这微距镜头不如我原来的标头,因为光圈比它大。镜头光圈的大小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p> <p class="ql-block">通常镜头光圈大那么一点点,价格就会贵很多,不是开大一点光圈这么简单,涉及到方方面面,不同光圈的镜头不在同一个档次上的。</p> <p class="ql-block">所以,我对尼康超大光圈的Ais 55/1.2镜头一直是放不下,总想买来要体验一下,那是后话。</p> Nikon Ais 180mm f/2.8 ED <p class="ql-block">Nikon Ais 180mm f/2.8 ED是我入尼康的第三支镜头,这款镜头的版本不少,我买的是手动镜头最后一个版本,是Ais年代长焦镜头<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皇者。</span></p> <p class="ql-block">我常常用50的标头拍片,即使有时采用横拍竖拍的接片来“变焦”以改变视角构图,虽然可以变通着焦距使用,但不可能把远景拉近的。因为“变焦”只会比原焦距更短。我觉得有必要买一支长焦镜头来拉近拍拍远景,填补我长焦镜头段的空缺。我做了一轮功课后,就看中了这支尼康的手动定焦Nikon Ais 180mm f/2.8 ED。</p> <p class="ql-block">这样我的两支定焦,除了作定焦使用外,必要时50“变焦”为小广角,180“变焦”为中长镜。</p> <p class="ql-block">在器材店试镜时与店老板聊天,我问这支镜头与大三元的80-200/2.8长焦镜头比较如何?店老板说:“我说一定是这支好,你可能不信,我店里有的你都可以拿去比较试拍,等你买个心安理得”我试了不同的几款,果然立见分晓。</p> <p class="ql-block">真不愧为尼康的金圈牛头,不是一般的牛!</p><p class="ql-block">这镜头无论是拍摄风景、人像,还是拍摄花卉,绝对是不错的选择,全光圈下已非常锐利,缩小一档更锐不可挡。大光圈下背景虚化相当漂亮,焦外格外柔美,感色能力强,反差适中,绝对是一支不可多得的尼康金圈牛头。</p> <p class="ql-block">上面这几张海滩冲浪的照片,十年前拍自悉尼的邦迪海滩,我用这支镜头加增距镜,搭载在D200半幅单反上,焦距等效于540mm,才能拍到这样的场景。看来长镜头是必备的,再且我不喜欢剪裁放大,这镜头真没买错,靓!!</p> Nikon 105mm f2.5 <p class="ql-block">这支大名鼎鼎的Nikon 105mm f2.5 名为“阿富汗少女”的镜头,是我一直想买但始终没买成的一支镜头,这款镜头几经迭代历经了几十年有好几个版本。一直被誉为尼康镜头的常青树。</p> <p class="ql-block">我纠结的原因是买哪一个版本,是买早期的还是买后期的,很多人推荐买最后期的Ais版,但我心仪的却是早期的Auto 105mm F2.5 pc菠萝头版,一直纠结举棋不定而迟迟没有买成。</p> <p class="ql-block">我总觉得这镜头的经典之处在于早期版,传说镜头图纸是德国人留下的,不知真假。后期版是经过日本人清水义之主持作了重大修改,改变了原镜头的结构与镜片组,据说明显改善了近距离的像差,在球差、慧差的控制上也更进一步。但问题是,后期版还保留那种原味吗?</p> <p class="ql-block">事实上,我试用过我弟弟买的Ais版,成像确实不错但感觉没什么特别,这或许是改进后丢掉了早期版本的那种味道吧。说句不好听的,老镜的味道其实是某种失真,一种MTF曲线的不完美。这种失真犹如胆机比晶体管机失真大,但声音比晶体管机的好听,这种音响发烧友说的“胆味”,虽然失真大,但听感上温暖悦耳而耐听,这就是我比喻的如老镜味道。请恕我老是用胆机与晶体管机的失真系数,来比喻某些经典镜头的指标与拍片的肉眼感受 - - - 耐看。</p> <p class="ql-block">诚然,玩摄影与听音响一样,每个人的欣赏角度不同,自然就有不同的喜好,喜欢的就是好的,没所谓对错,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也。</p> <p class="ql-block">就如现在我聊到的老镜话题,不少人会嘡之以鼻,不可理解,都什么年代了还提这破镜头。</p> <p class="ql-block">本文聊到我用过的几支尼康老镜,全是手动定焦镜头,图的是定焦轻便,既便宜又画质好。</p><p class="ql-block">而且老镜头有其独特的味道,只要不是以摄影谋生或是参赛什么的,不处处以MTF曲线找茬,作为摄影业余爱好者,缅怀老镜这情怀之物,自娱自乐,孤芳自赏,玩玩老镜又如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摄影我快乐足矣</p> <p class="ql-block">其实,我用尼康单反不仅仅只是用尼康品牌的这两三支老镜头,还有几支经过改造成为尼康卡口的杂牌定焦老镜头,包括无损改口的徕卡502,以及东蔡的20/4和135/4的中长焦,其中使用较多的是20/4这支广角。因为不是尼康品牌镜头,所以用杂牌镜头拍的照片就不上了。</p> <p class="ql-block">本文的插图,全部是我用这几支尼康品牌的手动定焦老镜,拍摄于近十年前的一些照片。</p><p class="ql-block">近几年,我发现我的眼睛不好使,感觉较难再轻松的驾驭手动对焦了,迫于无奈,转而要选择并较多的使用尼康自动镜头,或者有空再聊聊我近期用过的尼康几支自动镜头的感受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5/07/15</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