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童年的梁启超聪明过人,才思敏捷,祖父梁延十分喜欢他。梁启超五岁时开始读《四书》、《五经》,“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2岁考中首榜第一名秀才,被乡人称为“神童”。当地群众流传不少“神童”梁启超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有人在平地,看我上云梯”</p> <p class="ql-block">梁启超故居坐落于凤山熊子塔下的茶坑村,故居周围沃野田畴环绕,大榕树、石板巷、青砖房有序分布,村民古朴真淳。故居建于清光绪年间,是一幢古色古香的青砖土瓦平房,是梁启超出生和少年时期生活、学习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活动家和学者,同时,他也是近代著名的"教育救国"的积极倡导者,"人生百年,立于幼学",他的教育思想推动了中国近代儿童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同时,他也是成功的家庭教育者,他儿女九个,一家出了仨院士,九个儿女在各自领域上成就显著,他在家庭教育上的观念与做法,值得我们去分享。</p> <p class="ql-block">人生总是要经历不可回避的挫折和失败,能从容面对,那才是最重要的。对于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利害得失,要学会泰然处之,积极应对,因此,梁启超给子女们的信条是:"大抵凡关于个人利害的事,只是‘随缘’最好。"</p> <p class="ql-block">晚年的梁启超专注教育与学术研究,成果斐然。倡导成立新式学校,他改建北京师范大学,主持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创办松坡图书馆,担任京师图书馆与北京图书馆馆长,他以培养新式人才为己任,他说"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他在那个时代就喊出了"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 现代人 " 这样精辟而前卫的口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