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和德国的边境上,有一座城市,斯特拉斯堡。人们时常分不清,它是德国的,还是法国的?这与其历史上无数次的在德法两国间易主有关。 斯特拉斯堡(法语:Strasbourg;德语:Straßburg),位于法国国土的东端,与德国隔莱茵河相望,是法国阿尔萨斯大区和下莱茵省的首府,是法国东北部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法国人口第七多的城市(2008年)。<br> 斯特拉斯堡目前属于法国领土。但是在历史上,德国和法国曾多次交替拥有对斯特拉斯堡的主权,因而该市在语言和文化上兼有法国和德国的特点,是这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汇之地。 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讲述的是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普鲁士。普鲁士禁止这两地的学校再教授法语。教师韩麦尔先生饱含深情地上了最后一节法语课。阿尔萨斯省的首府就是斯特拉斯堡。 斯特拉斯堡的历史中心位于伊尔河两条支流环绕的大岛,这一区域拥有中世纪以来的大量精美建筑,包括斯特拉斯堡大教堂与小法兰西,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也是首次由一个城市的整个市中心区域获此荣誉。 来到这座城市,你会看到鲜明的德国城市样貌:木筋房子,中世纪木桁结构的木屋;运河与桥梁组成的水景,展现了德国水乡特色。 <b> 斯特拉斯堡圣母大教堂 Cathedral Notre Dame</b> 壮丽气派的大教堂 大教堂曾经被众多诗人所颂扬,尤其以它那哥特风格的中殿、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文大钟以及装饰丰富的雕刻大门而引人瞩目。大教堂的工程从12世纪开始,断断续续进行了三四百年。左边142米高的塔楼建成于1439年,它从1647年开始成为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当时最高的施特拉尔松德Stralsund的圣母教堂Marienkirche的尖顶被烧毁了,于是第二高的斯特拉斯堡大教堂就变成了最高),而且把这个躺赢的记录保持了200多年。一直到现在高高的左塔都还保持着世界第6高教堂的记录,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全部建于中世纪的建筑。 可是由于资金不足、宗教战争等等原因,另外一边的右塔就始终都没有建起来。在欧洲这样因为设计太过雄心壮志导致收不了场的教堂不在少数,于是斯特拉斯堡大教堂就这样一直没有右塔地过了好几百年。 只有一个尖塔,不对衬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些12到14世纪的彩玻璃被德国人拆下装成74箱,藏在海尔布隆附近的盐矿里。其实也不难理解德国人对这些玻璃的情结,毕竟教堂的北侧花窗上有19位神圣罗马帝国的国王。1944年8月盟军轰炸了斯特拉斯堡,这些彩玻璃因为被拆走躲过了里昂那样全部震碎的命运。战后美军把这些玻璃送回斯特拉斯堡,现在被收藏在圣母大教堂博物馆 Musée de l'OEuvre Notre-Dame,教堂里的都是后来的复制品。 天文钟表演。教堂里有一个装饰复杂、高大的天文钟,定时表演。 登上教堂顶部(需购票),俯瞰城市近景远山。登顶不是登上教堂的最高处,而是塔顶上的一个平台,站在这里,可近处看塔尖。 站在尖塔的最高处看尖塔顶尖。 登顶站在高处,看到大教堂的建筑结构,一条条筋骨支撑着大教堂 大教堂结构图 教堂大钟,每次敲响,声传全城 小法兰西 Petite-France 清晨的小法兰西,静谧安宁,没有了白天游客的嘈杂 斯特拉斯堡的著名景点之一。水道纵横,倒影婆娑,廊桥相连。 很喜欢木筋房,漆成深色的木筋,墙面涂白,形成一个个几何图形,透着古典美。 小法兰西是废弃工业区成功改造的样板。历史上这里是工业区,存放大量笨重的货物,如建筑材料(木材、沙子、石灰)和煤炭。这些仓库中,有许多占据了河中小岛上狭窄的空间。各种嘈杂和恶臭污染的加工行业(金属加工、制革)被安排到这里。同时贫困人群也被安置于此。二战结束后,工业逐渐迁至城市郊区。废弃的仓库在20世纪60年代被拆除,建成绿化区,房屋进行加固维修,运河做了排污处理。现在这里是斯特拉斯堡著名景点,也是游人最多的地方。 改造前的旧貌 小桥,石子路,木栈道,旧时光扑面而来,古朴中不失厚重。 水流湍急 运河人家,水乡画面 斯特拉斯堡有个运河游船旅游项目,游客乘船欣赏沿岸风光。但运河在城区蜿蜒流转,有的地方狭窄,有的地方还有水位差。为让游船环游运河,设置了船闸。我们在此游览时,正巧看到了有船过闸,很有意思。相当于我们的迷你葛洲坝。 沃邦拦河坝 Barrage Vauban 小法兰西区以西一个伊尔河上的一道拦河坝,叫做沃邦拦河坝Barrage Vauban。它是17世纪末按照著名军事工程师沃邦的设计修建的。大坝使用了孚日山脉的粉色砂岩,所以是和斯特拉斯堡大教堂差不多的粉红色。工作原理就是当敌人来犯就放水淹掉大坝南侧的一大片区域,让敌人没办法接近。1870年普法战争中斯特拉斯堡人就用这样的方法引发洪水阻止德国人行进。 现在当然不会再用这么粗暴的方式做防御,拦河坝就变成了观景台。 拦河坝上建有三层楼,最顶层可从拦河坝的两端上去,可俯瞰拦河坝全景。 拦河坝与大教堂尖塔同框。 斯特拉斯堡大岛 Grande-Île de Strasbourg Grande Île(大岛)位于斯堡市中心,是伊尔河中的一个很大的岛屿,在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遗产,是斯堡的历史中心区。岛上有包括斯堡主座教堂在内的多座教堂。该岛通过22座桥和周围相连,每座桥上都有世遗标志。 <b> 欧洲议会中心 European Parlement</b> 斯特拉斯堡虽然只是法国第七大城市,但是它与日内瓦、纽约以及蒙特利尔一样,是少数几个并非一国首都,却是国际组织总部所在地的城市。斯特拉斯堡与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一样,驻有欧洲联盟许多重要的机构,包括欧洲理事会、欧洲人权法院、欧盟反贪局、欧洲军团(Eurocorps)、欧洲视听观察,以及著名的欧洲议会。 欧洲议会中心参观,需要提前预约,并不是每个工作日都开放。我们只能在外面看看。 共和国广场 Place de la République 坐落在斯特拉斯堡的德国区,是老城区和新城区的交界点。斯特拉斯堡共和国广场建筑群是威廉建筑的最佳实例之一,是结合了多种不同的建筑风格(意大利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建筑风格)。<br> 剧院 在这个广场游览时,这里正在举行一个纪念活动,有一些穿军服的军官和士兵,现场演奏马赛曲,活动很正式。 <b> 新圣彼得新教堂</b>,建于11世纪,哥特式建筑。去欧洲议会途中经过。 克勒贝尔广场Kleber 斯特拉斯堡市中心区最大的广场,该市中心商业区,游人如织。广场北侧是黎明宫。广场以1753年出生于斯特拉斯堡的克勒贝尔将军命名,广场上有克勒贝尔雕像,下面是他的遗体。 <b>谷登堡广场</b> Place Gutenberg 这个广场也值得看,我们没有去,也就没有照片。 街 景 街 景 这就是法国东部边境的城市斯特拉斯堡。它既有浓厚的文化历史底蕴,也有曲水环绕的水乡美景,是世界文化遗产。如果你来到它周边的德国、瑞士或法国东部,不要错过这个漂亮优雅的德法混血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