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p><p class="ql-block"> 2025年第65期</p> <p class="ql-block">内容:取自刘晓浦、刘一梦纪念馆</p><p class="ql-block">责编:刘元德 刘长存</p><p class="ql-block">编辑:刘乃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歌曲:不忘初心</p> <p class="ql-block">刘云浦遗像</p> <p class="ql-block">刘云浦(1890—1952),燕翼堂刘氏家族的当家人,出生于山东省沂水县(今蒙阴县)垛庄镇垛庄村。</p> <p class="ql-block">“燕翼堂”是蒙阴县垛庄镇垛庄村刘姓大地主的堂号,据传是当年清代乾隆皇帝南巡时途径垛庄时御赐,喻义展翅高飞,并善为子孙计谋。</p> <p class="ql-block">燕翼堂八卦宅效果图</p> <p class="ql-block">“燕翼堂”在沂蒙山区富甲一方,鼎盛时期有土地5800亩,山林千亩,另有酱园、酒店、油坊、百货等店铺,并在上海、济南等地设有商号。雇佣工勤80余人,养看家兵15人,长短枪20余支,办小学一处,设初、高级两个班。其庄园占地2万平方米,呈八卦式,像一座城堡。</p> <p class="ql-block">燕翼堂大门过门石</p> <p class="ql-block">刘云浦为晚清秀才,民初知识分子。</p><p class="ql-block">据刘晓浦之子刘露泉撰文回忆:二伯父刘云浦是奉系军阀张宗昌督鲁时期的省议会驻会议员,在省会设有会馆。</p> <p class="ql-block">刘晓浦烈士(生前任中共山东省委执行委员兼秘书长)</p> <p class="ql-block">四弟刘晓浦早年报着实业救国的思想,考入南通纺织专门学校,因在校从事革命活动,校方要开除他,他随即转入上海大学。在这两校读书期间,每逢放假,总是到济南,住在云浦二哥的公馆里,进行革命活动。</p> <p class="ql-block">刘云浦最初以三民主义救中国为信条,作为国民政府省议会驻会参议员,目睹了政府官员的贪婪与腐败,人与人之的相互利用和倾轧,尔虞我诈,不顾人民群众之利益,觉得这个政府没有人民群众基础,这样的政权是走不远的。他懂得群众是水,政府是舟,水能行船,水也能覆舟的道理。</p><p class="ql-block">他在公馆里也接触了当时中共山东省委员责人王尽美、邓恩铭等一批共产党人,他们有为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两献身的精神,革命的目的是让老百姓过上人人平等的幸福生活,世界上将没有人剝削人,没有压迫。同时受晓浦与一梦的影响,他深刻的认识到共产党能为人民谋幸福,要想救中国必须依靠这样的政党。他的思想认识慢慢的向共产党发生了转变,他同情和支持这批朝气蓬勃的愿为人类解放而献大身的共产党人,尽量为他们的活动提供方便。</p> <p class="ql-block">刘一梦烈士(生前任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中国左翼作家)</p> <p class="ql-block">刘晓浦、刘一梦被叛徒出卖,遭国民党政府逮捕入狱。</p><p class="ql-block">刘云浦忍痛卖掉了13倾地,带着这些资金来到济南,凭借着省参议员的头衔,四处打点关系,最终成功与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会面。韩让他劝二位回头,但刘晓浦坚定表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有自己的信仰,让我自首变节,这绝对是不可能的,我宁愿把牢底坐穿,决不背叛自己的信仰。</p><p class="ql-block">二人与中共山东省委负责人刘谦初、邓恩铭等人在济南被韩复榘下令枪杀。</p><p class="ql-block">就义后,刘云浦赶赴济南,买了两口棺材,眼含热泪收殓运回家乡后,先是在家庙浮厝,芦沟桥事变后,又迁到垛庄桑行子浮厝。刘云浦和族人含泪发誓,“共产党不取得胜利,绝不为两位亲人正式出殡!”</p><p class="ql-block">此时,他把对国民党政权的满腔仇恨转化为对共产党的信任和支持!</p> <p class="ql-block">将晓浦、一梦遗体在家庙浮厝后,他召集了孙辈一代,以家族长辈的身份明确表态:“如果你们有志于为国家出力,解救苦难中的百姓,我全力支持!你们的四叔和五哥都是共产党员,他们死于国民党反动派之手。我们家要抗日,就跟着共产党走,谁都不许加入国民党!这条规矩,必须作为家训严格遵守。</p><p class="ql-block">其后辈们则严格恪守了这一条家规,整个家族中没有一个人加入国民党,反而都跟着共产党参加了抗日救国之路,后来都成为国家各级骨干力量,遍布全国各地。</p> <p class="ql-block">沂蒙抗日根据地开创之初,刘云浦主持的“燕翼堂”担负了垛庄一带驻军与工作人员的后勤供应。肖华率一一五师东进支队来到垛庄后,即驻在燕翼堂的八卦宅。</p> <p class="ql-block">1938年春,毛主席党中央派郭洪涛带领一批干部来到山东,到了垛庄村,刘云浦将已组建起来的抗日武装和40多支长短枪,全部交给八路军,成立了垛庄独立营。刘云浦主持变卖家产,购买了300多支枪和大批弹药,支持抗日,还变卖家财给八路军作军需。</p> <p class="ql-block">1939年深秋时节,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徐向前到访燕翼堂,与刘云浦进行了友好会面。徐向前高度评价了燕翼堂在革命事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刘云浦深受鼓舞,当即向徐向前司令员赠送了一副望远镜和一百支步枪作为礼物</p> <p class="ql-block">徐向前同志在战争年代</p> <p class="ql-block">肖华将军</p> <p class="ql-block">郭洪涛图片</p> <p class="ql-block">刘云浦支持家里刘少云、刘竹泉、刘幼云、刘滋泉、刘增浩、刘露泉、刘增育七位男孩一起参加抗日队伍。燕翼堂刘氏家族,先后有26位青年参加了抗日队伍,有5人在抗战期间牺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1940年5月,刘云浦支持刘曾蔼、刘曾蕴、刘稚云、刘哲四位姑娘进入抗大一分校求学,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很大轰动。日军得知后,甚至开出高价悬赏捉拿她们。</p> <p class="ql-block">燕翼堂为革命牺牲的烈士</p> <p class="ql-block">刘云浦还组织刘晓浦、刘一梦烈士遗属和不能扛枪的妇女,抚养革命后代。在刘氏家族的带动影响下,燕翼堂的长工、佣人和一些佃户,也都跟着主人刘氏一起参加了革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全国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有的还成为党的高级干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1940年,沂蒙山区抗日战争正处在最艰难的时期,多次占据“燕翼堂”八卦宅的日伪军,凭借坚固的建筑,易守难攻。我军多次攻打,都要付出很大代价。针对这种情况,刘云浦和族人商议后决定:国破要家有何用。于是在1940年5月,组织了第一次对“燕翼堂”的拆除。1944年底,刘云浦率领子孙彻底拆除了八卦宅残存的所有房屋,扒平了墙基。</p><p class="ql-block">几代人的心血结晶,为了抗日战争的需要,昔日辉煌靓丽的燕翼堂就这样消声匿迹了。</p> <p class="ql-block">燕翼堂拆除后,失去温馨的家园,刘氏族人流离失所,分别移居到沙屋后、后里、下峪等村庄。刘云浦和家人回到后里老家,修复老宅后居住了下来。刘晓浦夫人高琪媛带着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回到了下峪村居住。</p><p class="ql-block">他同时组织家人把在革命战争中牺牲的烈士遗体安葬在祖林里,让这些为创建新中国而英勇献身的后人回归家园。</p> <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没有忘记刘云浦及其家人对中国革命所做的贡献,1941年,沂蒙地区参议会成立时,作为民主人氏,刘云浦被选为参议员,并担任副参议长(正参议长是范明枢)。继读为消灭日本侵略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做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刘云浦积极参入民主政府的工作,民主政府在葛沟袁家口子修建大堤,为周边群众的防洪抗旱提供了保障。刘云浦为袁家口子“民主堤”落成纪念碑,题写碑文,题名的还有黎玉、范明枢、牟宜之,成为党史研究的重要史料。</p> <p class="ql-block">1941年沂蒙民主政府建立的袁家口子大坝落成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2016年7月,沂南县人民政府将太堤纪念碑从低洼处移出,重新为纪念碑建亭保护防止风化</p> <p class="ql-block">沂南县县委书记江宁出席揭碑仪式,出席揭牌仪式的嘉宾还有开国元勋朱德元帅外孙刘康、刘康夫人左焕,张治中将军孙张皓霆、张皓霆夫人陈金秀,黎玉子黎小弟,牟宜之子牟广丰,陈昌子陈龙狮,央视新闻中心主任记者王旭东等一并出席揭碑仪式。</p> <p class="ql-block">刘云浦撰写的《袁家口子大堤落成纪念碑》碑文。</p><p class="ql-block">碑文如下:</p><p class="ql-block">本县沂西区袁家庄迤北,为沂、汶二河汇流处。每值夏秋雨季,山洪暴发,二河之水同时俱涨,复因河床过高,河身太狭,水量激增,宣泄不畅,辄由袁家庄东溃决南流,致三十余庄村尽成泽国,万余亩膏壤悉被淹没。数十年来,动成巨灾。虽旧有土堤,因岁久失修,颓废弃用。民众苦之,每思兴筑石堤以防水患,而卒未能也。</p><p class="ql-block">自我民主政权树立以还,兴利除弊,不遗余力,对此攸关民生之举,奚能漠然置之?经详细戡查(勘察)精确设计,乃决计兴筑。赖本区行政专员牟宜之、本县县长尚明两先生之号召领导,与全体工作同志、群众团体之奋起努力,及民众之热烈拥护,遂于本年四月上旬,鸠众庀材,经始兴工。民众莫不踊跃欢忭输财服役。历时三月余,值我抗战建国四周年纪念之日克告厥成。此后,当可永杜水患,丰稔有期。乃举行盛会,以志不忘。与会民众举欣欣然有喜色,其乐从如何可知也。至沂、汶二河水利工程之全部兴修,则有待于异日。</p><p class="ql-block">大堤计共长五千零三十九公尺,土堤长四千七百三十公尺,石堤长三百零八公尺,石堤宽底四公尺,顶一公尺,高六公尺,地基一千二百十五方公尺。共需民工五万六千三百名、石工八千九百六十二名,用石灰八万七千五百十斤,费国币一万五千四百七十四元七角二分。</p><p class="ql-block">在敌后战斗环境与春荒严重期间,而能克服困难,竣此巨工,实为我民主政权对民众利益关怀之切及民众有坚强组织与伟大力量之表现。我中华民族倘能精诚团结,发挥其有生力量,则抗战必胜,建国必成。证之堤工,吾人之信心当弥加坚定。</p><p class="ql-block">为庆祝大堤之落成,爰撰文勒石,以资纪念。后之人当加意爱护,岁时培修,使此千金之堤与我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并垂不朽云。</p><p class="ql-block">邑人刘云浦撰文</p><p class="ql-block">张射东书丹</p><p class="ql-block">邹汉武镌字</p><p class="ql-block">中华民国三十年七月七日立</p> <p class="ql-block">原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黎玉</p> <p class="ql-block">原山东省临时政府参议长范明枢</p> <p class="ql-block">原沂蒙区参议员牟宜之</p> <p class="ql-block">其中沂蒙专署专员牟宜之后来与刘云浦孙女、抗大一分校学员刘纯结为夫妻。</p> <p class="ql-block">刘云浦先生于1952年逝世,临沂地区行署、沂南县人民政府在垛庄下峪村为他举行隆重的追悼仪式,其遗体安葬在老家后里村祖林。</p> <p class="ql-block">1994年4月5日,烈士63周年忌辰时,刘一梦、刘晓浦的遗体才正式出殡,安葬在孟良崮烈士陵园。实现了刘云浦当时的夙愿。</p> <p class="ql-block">刘晓浦、刘一梦遗骨由桑杭子迁到孟良崮烈士陵园安葬后其家人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2018年9月30日,刘晓浦、刘一梦革命事迹陈列馆在蒙阴县开馆。刘晓浦、刘一梦亲属代表、“燕翼堂”后人、社会各界人士共计近200人参加了活动。刘晓浦、刘一梦革命事迹陈列室位于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前200米,总投资500万元,建筑面积930平方米,展陈布展面积780平方米。纪念馆内建有刘晓浦、刘一梦叔侄雕像和仿制“四五”烈士纪念碑,展厅布展分为只要主义真、革命理想高于天、红色“燕翼堂”、丰碑永存等四个部分。</p> <p class="ql-block">燕翼堂后人在刘晓浦、刘一梦纪念馆门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一个家族的兴衰、发展和强大,正如一个国家强盛一样,必须具备一定的内外因素。</p><p class="ql-block">首先,这个家族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这个家族要有创造物质财富的潜力;再是这个家族的大多成员都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凝聚力;还有就是家族中要有一位德高望重、能高瞻远瞩、能理清历史发展流向的族长。只有这样,这个家族才能有光明的未来和前途。</p><p class="ql-block">燕翼堂家族坚定跟共产党走,有二十六人参加革命,直至革命胜利,就充分说明了一切。</p><p class="ql-block">而燕翼堂的掌门人刘云浦无疑就是促使燕翼堂家族走向辉煌的那个掌门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