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究竟需要多少

霁月

<p class="ql-block">  妹妹给我来电话吐槽,说老爸老妈不吃新米吃陈米,陈米吃完新米也变成陈米了。总之就是一直吃陈米。一劝就急眼,说陈的不吃难道扔了?浪费粮食有罪!</p><p class="ql-block"> 年年新米上市的时候,我都给爸妈买一袋子五十斤的大米,妹妹单位分的也给他们拿去。所以老两口总是吃不完。储存的仓库有点潮,放久了米就有点变味。妹妹说明年别再给他们买了。吃完再说。我想也是,买了新米也不吃,放成陈米那跟超市的有啥区别了,还得为存储的事操心,不如现吃现买了。</p><p class="ql-block"> 回头看看我家,也是冰箱冰柜都满满的。根本吃不完。现在的人,活动量小,能量缺口少。吃的不多体重也不见掉。有时老爸老妈给送点吃的,有时上饭店吃饭,打包回来点,有时过年过节朋友之间走动送的,不知不觉间就都塞满了。却想不起来吃。</p><p class="ql-block"> 某一天,吃完饭,看着饭桌上好几个菜,没见少多少。心里就想,人有那么多的欲望,这也想要,那也想要,可是真正需要的有多少呢?半小碗米饭,一碟子菜,就吃饱了。三两块水果,一杯茶,足矣。连缝隙都填满了。作为东北人,骨子里习惯了大盘子菜大碗饭。盘子本身就大,又盛的小山一样。常常觉得自豪,看我们东北菜,多实惠!以前特别不理解日式料理,觉得那几块食物够干啥呀!又少又贵。现在年纪见长,才觉得,少而精,那才是正确的饮食方式。</p><p class="ql-block"> 以前体力劳动多,需要能量,多吃才能有劲干活。物资匮乏,饭菜盛的一大碗才有安全感。而现如今,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大多数人吃饱穿暖不是问题。但是劳力的人越来越少。身边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的人成了普遍现象。耳边常听见的是分享去哪减肥,怎么减肥。说明吃多了,就变成了负担。明明吃饱了,老妈一句别剩饭碗,剩点菜清盘得了。再吃那饭菜,就一点滋味也没有了。</p><p class="ql-block"> 衣服多了也是烦恼。买的时候高兴无比。回到家,翻箱倒柜的找能和它搭配上的。找到了高兴一会,找不到又得去网上千挑万选。都搭配好了,就等着一个合适的场合去穿。可是那场合迟迟不来,最后衣服的新鲜劲也过了。买再多衣服,发现自己最爱穿的还是原来那几件。舒服,不累!</p><p class="ql-block"> 交朋友也是。年轻的时候,热衷于维护这个,联系那个。朋友一大帮。每个周末都不闲着。远足踏青,摄影采风,吃菜喝酒,谈天说地,忙的不亦乐乎。称兄道弟,仿佛比亲兄弟都亲,仿佛会一辈子一起走下去。可是到头来,走到最后的有几个?真正知心的又有几个?有的死了,有的散了。没有人会去想你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只会去想你对他有没有利。有的人即使和你相处了很久,也会听从别人对你的诋毁。难怪有那句话: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一个都难求,还奢望几个吗?</p><p class="ql-block"> 人生后半场,开始作减法罢。减少欲望。吃饭少吃点,口味清淡点;购物理性点,衣服少添点;朋友淡一点,彼此舒服点。当你把重点放在向内求,心思静下来。坐在屋里,你都能听见风吹树叶的沙沙声。翻几页书,写几篇字,感觉生活甚是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