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亭里游中学

杨秋娜

<p class="ql-block">美篇名:杨秋娜(北京)</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265674</p> <p class="ql-block">陶然亭公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太平街19号,是清代名亭、中国四大名亭之一,面积约90平方米。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由工部郎中江藻创建,取自白居易诗“更待菊黄佳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题额“陶然”。1952年扩建为公园,汇集了36座全国各地的亭子,融古典与现代造园艺术于一体。</p> <p class="ql-block">今年是建党104周年,亦是抗战胜利80周年,神州大地处处涌动着纪念的热潮。陶然亭公园我曾多次踏足,公园很大,每次去的地方不尽相同,不管去哪里,都会有不同的发现与感受。然而今天,我要换一种方式走进这里,循着红色印记踏上这条路,让这段游学之旅,成为一次与历史的深情对话。</p> <p class="ql-block">现在是夏季,公园里已经是荷花满池,粉白相间的花瓣在绿叶间舒展,清风拂过,荷香袅袅,处处漾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的生机与诗意。</p> 高君宇烈士墓 <p class="ql-block">进入大门一直往南,就可以看见高君宇烈士墓和雕像。</p><p class="ql-block">高君宇五四运动时为北京大学学生会负责人,1920年与邓中夏共同组织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中国共产党北京早期组织成员之一,参与组建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担任首任书记,曾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为山西党、团组织的创建者。1925年因病逝世,葬于陶然亭湖畔。</p><p class="ql-block">2020年3月,北京市将高君宇烈士墓列为“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之一,进行保护修缮。</p> <p class="ql-block">今年为庆祝建党104周年,陶然亭公园特举办《追寻先驱者的足迹》展览,图片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日益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酝酿、准备和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及工人运动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其中重点介绍了高君宇的事迹。</p> <p class="ql-block">《新青年》是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标志性刊物,最初名为《青年杂志》,由‌陈独秀‌于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办,1916年9月更名为《新青年》。该杂志以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为核心,推动了白话文运动和社会变革,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p> <p class="ql-block">长廊上讲述了党早期的发展历史,让我们跟随这些印记,走入那个风雨如晦却信念如磐的艰苦奋斗年代,触摸先辈们滚烫的初心。</p> 陶然亭慈悲庵 <p class="ql-block">沿着湖边小路再往北就来到了慈悲庵,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在北京开展秘密活动的场所之一 。1921年至1923年,少年中国学会会员陈愚生以守墓为名,在此租用两间南屋作为党的秘密活动场所。1920年1月18日,毛泽东与辅仁学社同仁在慈悲庵就驱张运动进行会商,并在门口大槐树下合影留念。同年8月16日,李大钊、周恩来、邓颖超等在慈悲庵召开“五团体会议”。高君宇等早期共产党人也曾多次在这里开展秘密活动。</p><p class="ql-block">1979年,陶然亭慈悲庵被公布为北京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3月,北京市将陶然亭慈悲庵列为“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之一,长年设有“先驱者的奋斗——慈悲庵党的早期革命活动专题展”。</p> <p class="ql-block">第一展厅:毛主席领导驱张运动。</p><p class="ql-block">主要展示毛浑东第二次来京领导的驱张运动期间的重要活动及其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历程。</p> <p class="ql-block">第二展厅:周恩来与五团体会议。本展厅主要展示周恩来投身五四爱国运动成立觉悟社。发起五团体会议等活动,并最终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p> <p class="ql-block">1921年周恩来经张申府、刘清扬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p> <p class="ql-block">第三展厅展示的是高君宇烈士的生平事迹。</p><p class="ql-block">‌早期活动‌,1915年参与反袁世凯斗争,1916年考入北大后受李大钊影响研究马克思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作为北大学生领袖带头游行,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1920年参与创建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共第一批党员。‌‌1921年发起成立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组建山西第一个党组织。‌‌</p><p class="ql-block">‌重要职务‌:1922年当选中共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任《向导》周报编辑。‌‌1924年任孙中山秘书,协助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后随孙中山北上筹备国民会议。‌‌</p> <p class="ql-block">第四展厅:五团体会议旧址</p><p class="ql-block">五团体会议在此召开。</p> <p class="ql-block">第五展厅:在陶然亭开展革命活动的早期共产党人。</p><p class="ql-block">早期共产党人常以陶然亭为秘密活动场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曾在此开展革命工作,商讨建党事宜。瞿秋白、邓中夏等也多次在此聚会,传播马克思主义,组织进步团体活动。这里见证了早期革命火种的播撒,是党早期活动的重要见证地。</p> <p class="ql-block">参观“先驱者的奋斗——慈悲庵党的早期革命活动专题展”,内心久久无法平静。毛泽东领导驱张运动、周恩来召开五团体会议、高君宇为革命献身……先辈们的热血与坚定信念,让我深刻理解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早期的革命是多么的艰辛,</span>如今的和平多么来之不易,我们更应铭记历史,继承先辈遗志,为实现民族复兴而拼搏!</p> <p class="ql-block">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弘扬红色文化,陶然亭公园还联合多家学校、志愿者团体,举办第二届青少年诗词书画作品征集展示活动,引导青少年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p><p class="ql-block">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青少年的艺术才华,更传递了他们传承红色基因与红色血脉的坚定信念。</p> <p class="ql-block">陶然亭的亭子与众不同,形状是长方形的。</p><p class="ql-block">西侧楹联:上联“烟笼古寺无人到”,下联“树倚深堂有月来”,由翁方纲题写,匾额为郭沫若所书。此版本以“烟笼”形容古寺被晨雾或暮霭笼罩的朦胧感,“树倚深堂”则描绘绿树掩映下殿堂的幽深,与“有月来”形成动静结合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东侧楹联内容稍作改动:上联为“烟藏古寺无人到”下联“榻倚深堂有月来”,由光绪帝师翁同龢书写,匾额为齐白石题写。此联将“树倚”改为“榻倚”,以虚写实,暗示有人曾在此休憩,为画面增添人文气息。</p><p class="ql-block">两联虽略有变化,但均通过“古寺”“深堂”等意象,营造出远离尘嚣的意境,与陶然亭作为清代文人雅集的场所特点相符。</p> <p class="ql-block">充满艺术气息的装饰。</p> <p class="ql-block">再往东走,就可以看到爱晚亭,这<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2010年按照长沙爱晚亭仿建的。</span></p><p class="ql-block">湖南长沙岳麓山清风峡内的爱晚亭,它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 年),由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后据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诗意更名。</p><p class="ql-block">亭子为重檐八柱,琉璃碧瓦,亭角飞翘,古朴典雅。亭前石柱刻对联“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是中国四大名亭之一。</p> <p class="ql-block">风雨同舟亭,是安徽省政府仿徽州的沙堤亭,按沙堤亭0.75比例,在陶然亭公园湖畔建造的。</p><p class="ql-block">一九九一年安徽大水,得到全国支援赈灾。为了答谢全国人民的支援,安徽省政府仿徽州的沙堤亭,在陶然亭公园湖畔建造了这座风雨同舟亭,以示感谢。</p> <p class="ql-block">陶然亭公园的吹台亭是仿照江苏省扬州市瘦西湖小金山西麓的吹台亭按1:1比例建造的‌,因清乾隆帝曾在此钓鱼,故亦称钓鱼台。</p> <p class="ql-block">走出陶然亭,晚风拂过脸颊,那些红色印记仍在心头滚烫。原来这里每一寸草木都藏着历史故事,每一处旧址都凝着初心——是先驱们在风雨中擘画的理想,是烽火里不曾熄灭的信仰。</p><p class="ql-block">104载征程与80年记忆交叠,让这次行走有了特殊的重量。历史从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能触摸的温度、能感知的力量。当我们读懂过去的苦难与辉煌,便更懂今日的安宁为何值得珍惜。这份对话,是传承,更是提醒:带着先辈的精神火种,继续走向更远的明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