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如果说埃及这个国家,最有价值的建筑是金字塔,那你们知道金字塔里面最有价值的宝藏是什么吗?想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换个地方。跟随导游去一个埃及最著名的地标之一就是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埃及国家博物馆是所有来到埃及旅行游客,因为这里面的馆藏,主要以法老时期为主,并且几千年来从金字塔,或者陵墓里挖出来的宝贝,大部分都收藏在这里。站在院中远远望去,庄重华丽的土红色的埃及博物馆在西倾的斜阳的照射下显得更加典稚古朴。这座由法国考古学家马里埃特于一八五八年主持设计建造的建筑完美的融合了西方基督教和东方伊斯兰教的建筑风格。正面的大门和两边的角楼微微向外凸出,白色高大的大理石罗马柱顶起的拱门之上的是希腊式门楣,门楣之上是清真寺中常用的圆顶。拱门的两侧各有一个壁龛,壁龛中雕塑的古埃及法老一个持着纸莎草,另一个持着莲花。分别代表古代上下埃及,表示埃及的和谐统一。</p> <p class="ql-block">埃及国家博物馆位于吉萨金字塔西北三公里处,坐落开罗解放广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博物馆建于1881年,由法国建筑设计师马赛尔·杜尔农设计,红色外墙,拱形大门,两旁壁龛中法老浮雕,一法老持纸莎草,一法老拈“国花”莲花,分别代表古时的上下埃及。这一特色建筑其本身就是一件文物。是一座古老而豪华的双层石头建筑物,它是世界上最著名、规模最大的古埃及文物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前面庭院水池内种植,有代表古代上埃及的莲叶和代表下埃及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造纸材料——纸莎草。</p> <p class="ql-block">半圆拱上端是古埃及神话体系中最重要的女神——哈托乐女神的头像,她被描绘成长着牛角,环绕光轮的形象,眼神柔和的凝视着每一位进入博物馆的游客,象征着“现在”。</p> <p class="ql-block">右边的伊西斯女神手持莲花,抚于胸前。在古埃及被分为上下埃及的前王朝时期,莲花的形象曾经是上埃及的象征。她微闭着双眼,仿佛在想象着“未来”;</p><p class="ql-block">左边的娜菲提斯女神手持纸莎草花,随意荡在身旁,纸莎草形象曾是下埃及的象征。她双目望向远方,似乎在看着“过去”。</p><p class="ql-block">代表着“现在”、“过去”、“未来”的设计,这三个细节,少为人知。</p> <p class="ql-block">进入埃及国家博物馆要通过严格的安检进入博物馆大门,该馆竣工于1881年,博物馆分成上下两层,收藏的各种文物有30多万件,陈列展出的仅约6.3万件,是世界著名博物馆之一。一楼主要是陈列从古代王国到公元6世纪罗马时期的雕塑作品,在这层参观,游客可以随手触摸上千年历史的石棺和方尖碑,二楼是精品区,是各种法老的随葬品,像金器,棺材、真贵的莎草纸,还有一个特别房间,也就是木乃伊展厅,在里面放着的是古埃及第19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遗体,可以看到几千年前制作的木乃伊,躺在黄金、宝石镶嵌的棺木里 ,依旧保持原貌。</p> <p class="ql-block">来到大厅,举目眺望,就象一个大型清真寺。整个大厅采用挑空设计,圆顶由许多天窗构成,阳光透过天窗,自然而又均匀地泼洒在大厅之中。又高又大的白色大理石罗马柱顶起二层楼面后又顶起二楼的拱梁,拱梁之下是二层大理石雕花扶手。即自然又高雅,即空旷也和谐。整个建筑由数个这样的大厅构成,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透过大厅的天窗,看到蓝色的天空。</p> <p class="ql-block">恢弘的埃及国家博物馆,古埃及文明的缩影。走进这里,你会有一眼千年的感叹,太多重层叠分布的古物自地面排列直达大厅的穹顶,而每一细节又都需凝神细观赏品,这里所有的一切皆是浓缩了千百年埃及人智慧的文明遗产之精华。埃及对于旅行者来说,是一本过于厚重的史册,它所拥有的璀璨文明、神秘的故事、历史的典故实在太浩淼无际,让人充满敬畏。</p> <p class="ql-block">尽管馆藏数量巨大,但整体的布局清晰明朗,以一根时间主线将凌乱的历史碎片有序贯穿,来者只需循序渐进顺着历史的脉络前行就好。随时光开始穿越之旅,试着慢慢去理清埃及漫长历史的发展轨迹。</p> <p class="ql-block">埃及博物馆的藏品从史前时代到法老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时代,以至希腊和罗马时代的文物皆有,高度浓缩了文明古国埃及七千年的历史。也有古代艺人精心制作的各种艺术品,以及记载古埃及科学、文学、历史、法律等内容的纸莎草纸文献。</p> <p class="ql-block">埃及博物馆,那里汇集了无数的世界瑰宝级的收藏。在这里可以详细了解埃及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走进博物馆展厅,的确让人震惊!展厅里可谓密密麻麻的摆满了展品,大大小小,玲琅满目,让人一下子不知道该从哪里看起。</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导游大王的引领下,进入博物馆的一层,迎面而来的便是这座博物馆中唯一的复制品——罗塞塔石碑,而它的真身现在被保存在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中,是大英博物馆的三大“镇馆之宝”之一和世界级珍贵文物。</p><p class="ql-block"> 这个石碑叫“罗塞塔石碑”,石碑上的内容是用来纪念托勒密五世加冕一周年,还有对埃及祭祀群体十分优厚,它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取消了神庙所欠的税款,还拨款重修了神庙并赠送了谷物等等。</p><p class="ql-block"> 这个石碑是埃及最重要的文物,可以这样说,没有这个石碑,就没有整个埃及学。因为在这个石碑上,刻着一些早已失传的古埃及文字,当时如何破译它,难倒了无数考古学家,最后,是法国学者商博良破解了这些文字,商博良的破解完成之后,大量古埃及文稿被解读出来,也就是说在没有发现罗塞塔石碑前,根本没有人能解读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罗塞塔石碑文字的破解,也奠定了研究古埃及语言与文化的基础,标志着埃及学的诞生。</p><p class="ql-block"> 罗塞塔石碑,高114.4、宽72.3、厚27.9厘米、重约762公斤,制作于公元前196年,刻有古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登基的诏书。石碑上用希腊文字、古埃及文字和当时的通俗体文字刻了同样的内容,这使得近代的考古学家得以有机会对照各语言版本的内容后,解读出已经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义与结构,而成为今日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重要里程碑。</p><p class="ql-block"> 石碑前面有个塑像,是埃及国家博物馆中被称为“埃及学之父”的法国学者尚-佛罕索瓦·商博良的塑像。他对罗塞塔石碑破解古埃及象形文字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在公元4世纪结束后不久,古埃及的尼罗河文明式微、不再使用的埃及象形文字读法与写法彻底失传,虽然之后有许多考古与历史学家极尽所能,却一直解读不了这些神秘文字的结构与用法。直到1400年之后罗塞塔石碑出土,它独特的三语对照写法,意外成为解码的关键,因为三种语言中的古希腊文是近代人类可以阅读的,利用这关键来比对分析碑上其它两种语言的内容,就可以了解这些失传语言的文字与文法结构。</p><p class="ql-block"> 在许多尝试解读罗塞塔石碑的学者中,国学者尚-佛罕索瓦·商博良是第一个理解到,一直被认为是用形表义的埃及象形文,原来也是具有表音作用的,这个重大发现之后成为解读所有埃及象形文的关键线索。也正是因为这一缘故,罗塞塔石碑被称为了解古埃及语言与文化的关键基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原来碑文上的文字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主要是由表意、表音以及部首三个部分组成,表意指的是利用画图来表示一些事物的概念和定义,这和中国的甲骨文大同小异,因为表意只是代表着事物的概念,并不能让人们读出来,因此人们又发明了表音字符,而这些音符也是一些图形,共有24个音,每个字符之间又相互组合组成新的字符,另外古埃及人还发明了部首的字符,相当于中国汉字中的偏旁部首,而大多数的埃及文字都是有部首字符的。</p> <p class="ql-block">据研究,古埃及文字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和中国的甲骨文形成时期差不多,甚至更早,不过后来因为古埃及的灭亡,古埃及的文字也就失传了接近1700多年,因此现在的人们很难看懂古埃及的文字,想研究更是难上加难,好在商博良的出现,他根据中国文字的形成,最终破译了碑文,也终于知道了其中的秘密,之后他还编写了古埃及文字对比表,对后世研究古埃及文字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和条件。</p> <p class="ql-block">一楼主要展出2000年前各位法老的石雕像、各种材质的棺木及生活用品。这也是古埃及非常伟大的地方。石雕极其精湛,而且以各种符号标明身份。</p> <p class="ql-block">一楼陈列着古埃及时代(公元前27~前22世纪)一直到罗马统治时代(5~6世纪)的历史文物。除此之外,一楼还陈列了新王国时期的艺术品,时间跨度约在公元前1550—1069年之间,这一时期有不少大型的文物,如雕像、桌子、石棺、石柱和浮雕墙等。</p> <p class="ql-block">法老立像。这个雕像有3200年的历史,是古埃及最伟大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这个法老统治埃及六十几年,他建造了啊布辛贝神庙,在阿斯旺找到了他的木乃伊,他的木乃伊保存完好,超级好,在文明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古埃及雕塑特点主要表现为:作为建筑附属物存在,其程式在古王国就已经形成并沿袭下去,直立姿势,双臂紧靠躯体,正面直对观众,着重刻画人物头部,其它部位刻画得较为简略,面部轮廓写实,表情庄严,根据人物地位的高低确定比例的大小。</p> <p class="ql-block">这个是“胡夫”棺材。“胡夫”字下边长方形框里的象形文字就是“胡夫”。“夫”字旁边一个圆环下边十字图形,就是胡夫复活,但是,胡夫还有一个棺材在他的金字塔里面,所以胡夫有一个真的棺材,一个假的棺材,为了盗墓者找不到他的陪葬品。</p> <p class="ql-block">人形石棺。在博物馆中,陈列着许多石棺,在埃及人的心目中,石棺是相当重要的,它直接用于保护身体。因而石棺特别讲究,有长方形、并弧形及人形,有些石棺造形精致,饰有各种精美石刻,石棺内部,涂以油彩画,描绘死者在冥世的活动。</p> <p class="ql-block">国王荷尔木雕,按法老的真实比例制作而成,体态修长柔和,嘴角透着隐约的笑意,头顶上有一双朝向天空的手臂。</p> <p class="ql-block">祭司木雕像。这尊木雕还有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叫做老村长,但其实他是一名祭司,左手持杖,右手下垂,左脚向前迈出,体型微胖且双目有神。最可贵的是,胖村长雕像的眼睛是水晶制造的,在光线地照射下晶莹剔透,看起来就像真的一样,可见当时工匠高超的制作工艺。</p> <p class="ql-block">古埃及人的信仰属多神教,相信生命是有钥匙开启的,这尊法老双手握持着的便是名为“安卡”的生命钥匙。这个表示复活。这是源自古埃及的一个神秘符号,上部为一圆环的十字形饰物。原本是神赐给法老王的礼物, 象征着隐藏在一个人身体内的巨大、秘密的力量,并将留下永生、永存的痕迹。看<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下他的胡子,胡子往上翘,表示法老死了。</span></p> <p class="ql-block">戴红色冠的孟图霍特普二世法老。</p><p class="ql-block">古埃及第11王朝中期的统治者,在位期间战胜了宿敌赫拉克列奥波里王朝,与公元前2040年统一了埃及,结束了古埃及第一中间期,开始了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040-前1786年)。统一全国之后曾竭力削弱地方政权,加强中央集权,但成效不大。</p><p class="ql-block">尽管如此,他仍被视为古埃及最有影响的法老之一,被第19王朝时期的11王表列为美尼斯和雅赫摩斯一世并列的各个统一时代的开创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5000年的历史如此无缝地交汇于此,让人感叹时光在这片土地上是多么的苍白,踏入馆内,仿佛穿越时光隧道开启了一扇法老时代的大门。在这里随便一指便是四五千年的历史,镇馆之宝数不胜数,四处令人惊叹的年代感与神秘感,透着一股子的清净和神秘。</p><p class="ql-block">这里是从各地神庙、陵墓采集过来的石头构件作为展室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这一尊很袖珍的雕像,就是大名鼎鼎的法老胡夫。由于胡夫的金字塔过于“高调”,里面的万贯陪葬品自然是早被盗墓者洗劫一空,啥物品也没留下。连这一尊小小的雕像都是好不容易找到的。可以说,他留下了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也留下了世界上最小的法老王雕像。胡夫法老的象牙雕像是目前已知唯一保存下来的胡夫雕像。</p><p class="ql-block">胡夫全名胡妮胡夫,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希腊人尊称他为奇阿普斯。 胡夫在位期间,从代理军队远征过西奈半岛和努比亚,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令古埃及王朝的领土极度扩张,经济水平也接近于鼎盛时期。 毫无疑问,在绝对的权力之下,胡夫变成了一位独裁的君王,他性格残暴且荒淫无度,但却又令民众十分崇拜。 也正是因其本人的多面性格,让这位君主成为了古埃及人心中的神,为其修建最大的金字塔陵墓,也在意料之中。考古学者曾专门对胡夫法老进行过研究,但由于年代太过久远,且史料记载模糊,这时胡夫在位的时间一直没有统一的说法。 不过,当今最普遍的说法认为,胡夫在位的时间应该是公元前2590年至公元前2568年,他用短短22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一次巨大的扩张运动,令埃及从一个高度文明的农业大国,转变成一个军事强国。</p> <p class="ql-block">胡夫法老的牙雕像(公元前2551年),赫赫有名的胡夫下令修建了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建筑——胡夫金字塔。作为世界最高的人类古建筑,屹立了四千多年。然而,这座胡夫法老像很小,只有7.5厘米高,和他的金字塔形成鲜明的对比。至今为止,除了这个7.5厘米的小雕像,没有其他任何大金字塔的主人胡夫长相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古埃及象形文字——生命之符,古埃及人以生命之符作为护身符,在许多埃及绘画和浮雕中都可以看到。我们现在看一下象形文字。</p> <p class="ql-block">在象形文字有“N”就是“水”,河流。“F”是什么,是眼镜蛇,有两个角,“B”S是什么,是脚。这就是五千年的历史。颜色还在。</p> <p class="ql-block">石灰石雕像"书记官"。盘腿而坐的膳写人,这是一座石灰石彩塑,公元前2450年的作品。雕像是盘腿而坐,正在书写的状态,上身裸露,只在腰间围着一块白布,可以清楚的看到腹部的赘肉,就连指甲都雕刻的非常清楚。最值得一提的是雕像的眼睛,眼睛是用水晶石制成,虽历经几千年,依旧明亮有神。它的与众不同使得它无比的珍贵。</p> <p class="ql-block">要知道,古埃及各朝法老们是十分重视记载他们的历史,所以有专门的史官用美丽的象形文字记载史事。能担任这项工作的人,在当时有着很高的地位,而这位腿上还放着几张纸莎草的人,正是古埃及的“司马迁”。即使是今天的现代埃及人,也非常感激他曾经记录下这令后人引以为傲的历史文明,所以把他的形象印在了他们200埃镑的纸币上。</p> <p class="ql-block">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石人、石棺、石碑、石柱、名目繁多,难以胜数。这是埃及的史书,也是一部“石头记”。</p> <p class="ql-block">埃及博物馆镇馆之一“金字塔塔尖”</p><p class="ql-block">位置:一层中庭。原来金字塔的塔尖是这样的,它不是大家想想的那种光滑的四角锥形。这座金字塔塔尖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之一,它下面埋葬着对埃及博物馆做出巨大贡献的马里埃特。</p> <p class="ql-block">这个石板描绘了纳尔迈的功绩。正面是一位上等埃及人,正在敲打下等埃及人;右上角是霍勒斯(Horus,保护国王的天神)右脚正提着一个人的脑袋,左脚则踩在六根尼罗河三角洲的植物上,每一根植物代表一千个作为下等埃及人的俘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反面有一头牛正在冲撞一面城墙,这头牛就是纳尔迈的化身;中间部分可能在描述双方交战的情景;上方右侧有两排仰卧的人群,代表被杀死的下等埃及人,纳尔迈则站立于左上方注视这一情景。第二名,纳尔迈调色板:虽然看似普通的一快浮雕刻画的石板,看他可是世界上最早的历史文献之一,记录了古埃及首位法老纳尔迈成功的统一了全埃及,这件文物距今有5000多年的历史,在古埃及统一之前,分为上埃及和下埃及,简单的来说,上下埃及的划分源于尼罗河流域,上埃及位于尼罗河上游,下埃及位于尼罗河的下游。看调色板的正面,纳尔迈头戴王冠,这种样式是白王冠,在古埃及看来,白王冠象征着上埃及,头戴白王冠,意味着对上埃及国土的占有,也就是上埃及最高统治者,他的右手高举权杖,左手抓起跪在地上的敌人的头发。</p><p class="ql-block">片岩上雕刻埃及公元前3200年,头戴白冠的上埃及法老那摩尔,杖击头戴红冠的下埃及法老,表达了正在进行的上下埃及统一战争。</p> <p class="ql-block">调色板的背面,最上方有两个人面牛头的哈梭尔(Hathor,在埃及神话中登场,具有牛头,代表母爱与幸运的女神),她们中间是纳尔迈的宫室,纳尔迈头戴的王冠,这种样式是红王冠,象征着下埃及,头戴红王冠,也就意味着对下埃及及国土的占有,是下埃及的最高统治者,然后他和他的随从一起巡视战场,他们的前面横躺着10具被斩首的敌人尸体。背面的最下部分还有一头牛,正在踩踏一个摔倒的敌人,公牛象征着国王攻破了设防的城市,正在践踏着企图逃窜的敌人。从王冠上就表明了他已经成为上埃及和下埃及的国王,后来法老们将红白色王冠融合在一起,代表着统一上下埃及的古埃及王冠。这就是埃及历史上表示全国统一的标志。</p><p class="ql-block">虽然看似普通的一块浮雕刻画的石板,但是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历史文献之一,记录了古埃及首位法老纳尔迈统一上下埃及的壮丽场景,其珍贵之处在于一块石板,讲述了一段壮阔波澜的历史,在石板中间是纳尔迈的名字的铭文,下面刻画的是纳尔迈如何征战与征服敌对势力以及如何消灭敌人。通过这些信息,让它成为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重要物证。</p> <p class="ql-block">他是埃及博物馆十大镇馆之一。这个是哈夫拉法老的绿耀石全身像。在埃及第二大的金字塔哈扶拉金字塔中发现的,这个是由最坚硬的石头——玄武岩雕塑而成,据说比钻石还坚硬。它是第四王朝第二代法老胡夫的儿子——雷吉德夫。也是在位期间修建的大名鼎鼎的狮身人面像的建筑者。</p><p class="ql-block"> 哈夫拉法老坐像是用世界上第二硬的玄武岩雕刻而成,已有4570年历史。哈夫拉端坐宝座,左手握拳,右手平放膝部,王座前端雕饰着两座雄狮,侧面交缠的纸莎草及莲花象征统一上下埃及,鹰神何露斯在法老头部后方展翅护卫。</p> <p class="ql-block">哈弗拉(胡夫的儿子)端坐在宝座上,神态庄严,一手握拳,一手平放。这座雕像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正面看无特殊,但走到一定的角度,就可以看到隐藏在法老头颅后方的神鹰荷鲁斯,张开双翼保护着法老。(这是距今四千年前的作品)。</p><p class="ql-block">只有一座完整的,正面只看见人像,侧面和背面才发现还有个鹰神在护佑他,设计巧妙,寓意丰富。</p> <p class="ql-block">最早修缮金字塔法老,左赛尔国王,他是阶梯金字塔的主人,后面的蓝色代表永恒和重生。</p> <p class="ql-block">古埃及第十一王朝——孟图霍太普二世</p><p class="ql-block"> 孟图霍特普二世是古埃及第11王朝中期的统治者,在位期间,战胜了宿敌赫拉克列奥波里王朝,于公元前2040年统一了埃及,结束了古埃及第一中间期,开启了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040-前1786年)。统一全国后,竭力削弱地方政权,加强中央集权,但成效不大。尽管如此,孟图霍特普二世仍被视为古埃及最有影响的法老之一,被第19王朝时期的11王表列为美尼斯和雅赫摩斯一世并列的各个统一时代的开创者。孟图霍特普二世建立了第18王朝,这是古埃及历史上的全盛时期。</p> <p class="ql-block"> 最引起注目的是大厅尽头的一座高度超过十米的法老阿梅诺菲斯三世及王后泰伊的巨型塑像。阿梅诺菲斯是第十八王朝第九位法老,其与王后并排端坐石椅,双臂下垂,双手置于膝盖之上,神态自然安详。</p><p class="ql-block"> 听导游说这两尊石像因为太高,所以在建这座博物馆前就先放到这里了,然后再建博物馆,可见对这两尊石像的重视层度。</p><p class="ql-block">"王子拉霍特普和他的妻子“诺夫勒特”。拉霍特普三世和妻子的巨大石雕.高达7米.是馆内最大的石像.脚边是他们的孩子们。</p><p class="ql-block">王子拉霍特普和他的妻子诺夫勒特”雕像组是分别在两块石块上雕成的坐像。两个坐像均为彩绘,内置的眼睛神采焕发,保存得相当完好。王子拉霍特普光着上身,戴白色项圈,着白色腰裙,上唇有与现代阿拉伯男子类似的短胡须,皮肤黝黑。诺夫勒特神情端庄,黑发及肩,额头束有白底彩花发带,颈上绘有黑、青、红三色的项链,丰满的身躯在白色衣裙中显得婀娜动人。在头部两侧有黑色的古埃及象形文字。白的底色上有人、鸟、植物、眼睛、庄稼等等,显得清晰、简洁、美丽,引起人无限的好奇心。这一组坐像也是古埃及艺术中将男子肌肤颜色与女子显著区分的代表,在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看完最小的雕像,我们再来看看最大的!也是埃及博物馆镇馆之一。也是埃及博物馆最大的两尊雕像,主人是图坦卡蒙法老的爷爷和奶奶,中间是他们宠爱的小女儿。这两尊雕像很有意思,因为所有的法老王雕像都是唯我独尊的一个人,即使是有妻子的雕像,也会做小一号。但是这对CP的雕像大小一样,平起平坐,这可是非常少见的哦。</p><p class="ql-block"> 历史记载:这个女人曾对法老王说:“我的雕像要和你的大小一模一样。你将来会在帝王谷埋葬,我的爸妈也要和你一样在帝王谷埋葬,你必须给他们打造地宫。”这位法老王通通答应了!(帝王谷 位于卢克索,整个帝王谷有63个坟墓,都是法老们的墓葬。但只有一个不是,那就是这位王后父母的坟墓)真是疼老婆啊!好评!</p> <p class="ql-block">上、下埃及在公元前3100年左右统以后,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古埃及一直在繁荣发展,因此当第一中间期来临的时候埃及人根本无力面对这个漫长又充满饥饿、纷争的黑暗时代。在南方底比斯建立起来的第11王朝开国者孟图霍特普一世首先有了想要结束分裂的雄心,公开否认北方赫拉克利奥坡里斯王朝的统治地位。古埃及的重新统一最后是由孟图霍特普一世的曾孙孟图霍特普二世完成的。当他继位时已经是第11王朝第五位国王了,他花了20年左右的时间才占领了赫拉克利奥坡里斯,在公元前2040年结束了南北分裂局面,开创了中王国时代。他的统一在埃及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他也被埃及人推到了极为崇高的地位,被视为一位半神半人的领袖。在底比斯,拉美修姆祭祀庙(拉美西斯二世藏祭庙)的铭文把他的名字和第1王朝的美尼斯、第18王朝的阿赫摩斯放在一起,表示埃及人承认他们是早王朝、中王国和新王国的建立者,统一时代的开创人。</p><p class="ql-block">在完成对埃及的统一后,孟图霍太普二世着手巩固帝国的边境线,先是展开对渗入三角洲地区的利比亚人的战斗,接着对西奈地区的亚细亚人发动战争,并且也恢复了埃及对努比亚地区的征服,在整个过程中,他甚至动用利比亚人和努比亚人充实自己的军队。</p> <p class="ql-block">第三名,哈莱普斯特女王头像。他是埃及唯一一位真正有实权的女王,,相当于咱们的武则天,虽然他是女王,但是大家可以看到,他的雕像是有胡子的,象征着他和男人一样的权力和力量。她是十八王朝女法老,统治埃及20年的时间,她有一个假胡子,她不是埃及唯一的女王,</p><p class="ql-block">哈特谢普苏特,古埃及最有权势的女法老之一,也是古埃及历史中最传奇的女性。她为了保住王位,不惜虚构了一个神话故事,以达到其王位的合法性。甚至平日身着男性服装,带着假胡须。这尊雕塑展现了她的威严与权力,我们可以看到,雕塑面容用了古埃及男性头像常用的棕色颜料,而且下巴上留了胡子,从而也印证了上述所说的平日她以男性妆容现身的说话。</p><p class="ql-block">这个破损得很严重的头像,是法老时代唯一的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 ~。(注意,可不是埃及艳后哦,埃及艳后不是法老时代的!)雕像的损坏不是偶然,有史记载,这位女法老的所有雕像全都被一个人刻意破坏了,这个人就是图库摩斯3,因为他误以为女王~~~杀死了他的父亲。所以他长大后就报复,不仅把这位女法老杀害,同时毁掉了她所有的雕像。</p><p class="ql-block">那时候按照古埃及的规定,女人是不能上台当国王成为法老的。为了使她手中的政权合理化,她编造了神话故事说自己是太阳神阿蒙之女,说服人民认可她法老的身份。她留下的很多雕像都故意将自己做成男人的模样,为表现她和男人有着一样的力量和权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哈特谢普苏特(Hatshepsut)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女王头像(公元前1503年—公元前1482年在位)</p> <p class="ql-block">第十位,拉胡泰普与奈费尔特双人雕像</p><p class="ql-block">这个是“胡夫”的弟弟,弟妹。他很爱他的老婆,他的老婆非常漂亮,有浪漫的故事。每个人的手都放在他们的心脏上面,这表示他爱她,她爱他,眼睛水晶做的,这个也有五千年的历史,颜色还在,女人有了假发,这个女人叫奈费尔特,奈费尔特是什么意思?就是“漂亮”,这个男人拉霍特普王子,胡夫的弟弟,他不是法老,因为法老没有小胡子,法老有大胡子。</p><p class="ql-block">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彩绘石灰石坐像(公元前2649-2609年),出土色彩至今鲜艳,雕像的比例与真人相仿,面部和服饰刻画细腻,逼真程度以至于使进入墓穴的工人吓了一大跳。眼睛是用不同的材质镶嵌而成,在不透明石英制作的眼眶中,镶嵌了由天然水晶制作的眼球,眼球中心还能看见黑色的瞳孔。</p><p class="ql-block">这座雕塑在世界历史的课本上大家应该会看到,雕像展现了两位人物之间的爱情与契合的灵魂。最神奇的是雕像的双眼是用水晶镶嵌的。拉胡泰普和奈费尔特坐在宝座之上,宝座上刻着两个人的名字。但是两个人的腿部有些僵硬,上半身反而刻画的特别细腻,充分展现了这位不知名艺术的聪明才智。</p><p class="ql-block">这位是胡夫的弟弟,军队最高领导,右边是他的夫人,他们的眼睛,白色部分是象牙、眼珠的部分是一种黑色水晶。挖掘者第一次看到这两尊雕像的眼睛,栩栩如生,透亮发光,以为他们还活着,便吓得纷纷落荒而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右边夫人的服饰还未掉色,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4500年前古埃及女人的打扮,通透的白纱裙和五彩的项链。另外这个男性雕像与博物馆其它男性雕像不同之处在于,他有头发和胡须,要知道法老和大祭司是不能留胡须的和头发的,所以也充分的证实了这位男子的身份,并非法老王。</p><p class="ql-block">"王子拉霍特普和他的妻子诺夫勒特"雕像组是分别在两块石块上雕成的坐像。两个坐像百诺均为彩绘,内置的眼睛神采焕发,保存得相当完好。王子拉霍特普光着上身,戴白色项圈,着白色腰裙,上唇有与现代阿拉伯男子类似的短胡须,皮肤黝黑。诺夫勒特神情端庄,黑发及肩,额头束有白底彩花发带,颈上绘有黑、青、红三色的项链,丰满的身躯在白色衣裙中显得婀娜动人。在头部两侧有黑色的古埃及象形文字。白的底色上有人、鸟、植物、眼睛、庄稼等等,显得清晰、简洁、美丽,引起人无限的好奇心。这一组坐像也是古埃及艺术中将男子肌肤颜色与女子显著区分的代表,在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是考古的重大发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子拉霍特普和他的妻子诺夫勒特坐雕像,均为彩绘石灰石,造型精美,比例匀称。王子颈上系着心型护身符,王妃头戴假发及饰花王冠,神采焕发,表情严肃,显露出尊贵的地位与不可侵犯的威严。</p> <p class="ql-block">馆内雕像雕刻精细,栩栩如生,很多雕像都涂了彩绘,这些用各种矿物质做的颜料相当稳定,至今都还非常鲜艳。男子与女子皮肤颜色显著区分,男为褐色,女为白色,代表了古埃及审美标准。</p><p class="ql-block">斯尼布侏儒及其家人,是第六王朝(公元前24世纪)完美石灰石彩绘作品。为了遮掩斯尼布的侏儒短腿,艺术家特意让他以盘坐的姿势出现。妻子的双手都放在丈夫的肩上,表现出他们伉俪情深,以及妻子对残疾丈夫的多方照顾。斯尼布的脚下有一对儿女,使得这个家庭雕塑显得美满。</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共分两层,一层陈列公元前27~前22世纪古埃及时代到5~6世纪罗马统治时代的历史文物;二层设木乃伊、珠宝、棺木、绘画、随葬品、纸草文书等专题陈列室。众多藏品之中,以图坦卡蒙陵墓出土的文物最为引人注意,博物馆也特别划出一块展室展示图坦卡门墓中文物。木乃伊展室是另一个引人注目的部分,展出数具三千多年历史的法老王干尸,包括拉美西斯二世、等著名法老。</p> <p class="ql-block">二楼走廊及楼梯间挂满了古代莎草纸画,大部分保存完好。纸莎草是一种类似芦苇的水生莎草科植物,茎部富含纤维,把内芯剖为长条,排列整齐,连接成片就可造纸。纸莎草纸是古埃及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了纸张,人类文明便有了载体,有了我们了解古人的一个重要通道。</p> <p class="ql-block">纸莎草和象形文字</p><p class="ql-block">书写在莎草纸上的象形文字。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莎草纸就成为古埃及人广泛采用的书写载体,它用当时盛产于尼罗河三角洲的纸莎草的茎制成。虽比蔡伦的造纸术要早,但是莎草的确不能算是纸。我们的造纸术传播到埃及后纸莎草也就成为了历史……</p> <p class="ql-block">古埃及人用纸莎草的根茎制成书写载体,这种纸叫做莎草纸,在古时也被古希腊人、腓尼基人、罗马人、阿拉伯人使用,直到中国的造纸术传到中东,莎草纸才逐渐被取代了。</p> <p class="ql-block">这幅图从右往左看,整个过程它描绘了人死后灵魂如何经历天神的“审判”。</p><p class="ql-block">第一步:由阿努比斯神 把死者的心脏拿到天平上称,如果心脏的重量重于天平另一边的羽毛(真理的化身)说明这个人是坏人,不能上天堂。第二步:看到左边这一只像狗一样的怪兽,等候在天平旁。如果称重的结果显示心脏比真理羽毛重,说明他是一个在世间做了恶事的人,那么怪兽阿米特就会立刻扑上去把心吃掉,并把他带到地狱里去。总之死者要经历重重审判最终才能决定是否能上天堂或是地狱。也是一种教人向善的朴素文化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从二楼往下拍摄的底楼石棺大厅,古埃及历代法老的木乃伊,都曾经安躺在这些石棺中。</p> <p class="ql-block">西南角的木乃伊陈列室是埃及博物馆最吸引人的地方。里面安放有20余具埃及历代法老及其后妃们的木乃伊。木乃伊是几千年前经过制作的干尸。在存放木乃伊的人形棺木的盖上和内部,绘有死者的守护神或经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如阿斯特姆卡布的彩色木棺棺盖,高205厘米,眼睛、眉毛用珐琅镶嵌,给人以雍容华贵之感。埃及博物馆存放的木乃伊,有的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但仍保存完好,有的还可以清楚地看到头发和脚指甲。其中保存最好的是新王国第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约公元前1317年至公元前1251年)的遗体。</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数千年前的石像与木雕,历代法老的宝座与遮阳伞和古埃及法老的手绢及内衣 ; 也可以看到数千年前留下的纸莎草纸文稿及笔墨、笔筒和镇纸 ; 还可以看到古代针线、剪刀、玩具与五谷杂粮和化妆用品 ; 还可以看到古代埃及人民的各种日常生活用品以及当铺的单据和死亡证明书。耳濡目染可以使你深深地领略古埃及劳动人民的文明、智慧和生活面貌。</p><p class="ql-block">令人感慨不已的是从第十八王朝法老图坦卡蒙(公元前14世纪)墓内发掘出的珍品共1700多件,堪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他的陵墓是卢克索国王谷陵墓群中最小的,但其陪葬品之丰富震惊世界。他的陵墓1922年才被发现,墓中一切物品保存完好并移至博物馆中展出。其中有图坦卡蒙的雕像与石碑,有他的刻满各种人物和天神图案的450磅重四层黄金棺材,有镶嵌他妻子雕像的黄金宝座,还有凝脂般的雪花石膏花瓶、制作精良的手镯、胸饰等。</p><p class="ql-block">木乃伊陈列室里安放着11具埃及历代法老及其后妃们的木乃伊。有的木乃伊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但仍然保存完好。保存得最好的木乃伊是埃及著名的第十九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约公元前1317至1251年)的遗体。展室幽静肃穆,紧裹着亚麻布的木乃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仿佛正在安睡。图坦卡蒙宝座是从法老陵墓中被发现的1700多件文物中最珍贵的一件。1922年出土,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至今金光闪闪。</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在埃及国家博物馆中最著名的展品就是二层图担卡蒙的陪葬品。他就是最年轻的法老——图坦卡蒙。8岁登基,18岁英年早逝。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28王朝的法老。他的墓葬是1922年11月4日,由英国考古学家发现的,在墓中出土了大量真贵文物,成为全球最为知名的考古发现之一,如今这些文物的原件就在埃及国家博物馆内。在今天,他的名气和胡夫、拉美西斯二世 两位法老一样大!因为她的墓室保存得最最完好,是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由于他死的太年轻、太突然,工匠们根本没来得及为他建造好一座金字塔墓葬,只能比较简单的埋在了帝王谷。过了没多久,墓室的地图也丢了。渐渐的人们就忘记他的墓葬在哪里了?几十年后,另外一位法老,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碰巧就在图坦卡蒙的墓葬上面,直接建造了一座自己的墓葬。因此盗墓者盗完上面这位法老的墓之后,没有再继续往下挖。这才躲过一劫!</p> <p class="ql-block">贴金的法老立像。图坦卡蒙法老墓出土的金冠、金杖、木制黑体雕像。黑色法老立像金人,木质涂黑色,身穿金裙,足踏金履,手执权杖,几乎是真人大小。</p> <p class="ql-block">1922年英国考古学家历时19年,在卢克索的帝王谷中发现了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之墓,这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图坦阿蒙御座金光闪闪,座椅的正面两侧各有一个金制的狮子头,扶手为蛇首鹰身的雕像,分别代表上下埃及的王权。御座的靠背是一幅王室家庭生活的画面:在阳光照耀下,王后含情脉脉地抚摸御座上的国王,二人目光相对,和美温馨。</p><p class="ql-block">比如这个木质贴满金箔的椅子,正是图坦卡蒙的黄金王座。展现了图担卡蒙和妻子,温馨而充满情意的日常生活,</p><p class="ql-block">木制靠背及扶手上镶着黄金、琉璃陶、银与宝石等物。座椅的扶手为蛇首鹰身的雕像,分别代表上下埃及的王权。座椅两边靠档,饰有羚羊的头面;在前腿的扶手上,则雕着护卫神狮子的头像。</p><p class="ql-block">椅背上雕刻着王后正在为他涂抹香精,香精可是古埃及人的宝贝哦。木制靠背及扶手上镶着黄金、琉璃陶、银与宝石等物。座椅的扶手为蛇首鹰身的雕像,分别代表上下埃及的王权。座椅两边靠档,饰有羚羊的头面;在前腿的扶手上,则雕着护卫神狮子的头像。</p><p class="ql-block">画面上的太阳神荷鲁斯也不再作为鹰的形象,而直接以光芒四射的太阳直接呈现,被置于全画的正中顶部,衬托得整个画面金光四射,贵气逼人。右上角刻有一些象形文字,右下角是一只宫内的熏香炉。椅背黄金板上镶石加彩,与中国的景泰兰有异曲同工之妙。</p> <p class="ql-block">椅背是一块黄金板上镶石加彩,宝座背后有莲花和纸莎草,象征埃及南、北方。</p> <p class="ql-block">图坦卡蒙黄金王座,看这椅子的侧面扶手,一条眼镜蛇和老鹰缠绕着。这两种动物分别是上埃及,下埃及两个地区的保护神,它们在国王宝座上缠绕,寓意着国王统一管理着上下埃及。</p> <p class="ql-block">这是埃及第十八王朝,图坦卡蒙王朝时期(前1333-前1323)的香水瓶。香水瓶由雪花石膏制成,高70.5厘米,宽36厘米,深18.5厘米,发掘于帝王谷图坦卡蒙墓。这个香水瓶是在保护法老棺椁的圣器中发现的。这个器皿被雕刻成莲花和纸莎草图案,两种植物分别握在两名男性手中,他们是尼罗河神的化身。两人戴着被梳成莲花和纸莎草的样子的假发,身形丰满,胸部下垂,肚子突出,这象征着尼罗河的灌溉所带来的富庶和生命。在莲花和纸莎草上方耸立的两条眼镜蛇分别戴有下埃及和上埃及的王冠,这也是埃及南北方统一和平衡的象征。瓶的底座上刻有两只鹰的图案,它们正在保护图坦卡蒙的王名圈。瓶上绘有法老的名字,同时还有他年轻的妻子安克赫森纳蒙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图坦卡蒙生前用的包金坐椅、脚垫镶嵌宝石和象牙的图坦卡蒙御用座椅。</p> <p class="ql-block">还有图担卡蒙墓的守护神“阿努比斯”。木乃伊制作神,也是法老前往生后世界的引路人。</p><p class="ql-block">阿努比斯,是埃及神话中的亡灵的引导者和守护者,掌管和守护亡者的灵魂化身。图为阿努比斯而成的胡狼,是图坦卡蒙的陪葬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埃及博物馆镇馆之一,最著名的图坦卡蒙内层金棺:它与图坦卡蒙黄金面具同出一墓,上面布满各色宝石,以及彩绘,3500年来,依然保持着光彩。表面的细节和美感,让人不由的赞叹。简介</p><p class="ql-block">《图坦卡蒙金棺具》制作于公元前1500年,是为存放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木乃伊所制作的彩石镶嵌的黄金棺具,图坦卡蒙的木乃伊头戴彩石镶嵌的金面具,装在一个长187厘米、宽71厘米的纯金人形内棺里,金棺内板厚达3厘米,总重134公斤。金棺外还有一个2米长的高级乌木人形棺,这个木棺又被装在一个大石棺内,整个金棺相互套在一起,用黄金镶嵌包裹,配嵌以琉璃石和珍贵的蓝宝石,极为精美。他右手执象征君主至高无上权力的节杖,左手握奥西里斯的神鞭,两手交叉在胸前,前额所镶的宝石徽章是一条蛇和一头鹰的形象。而图坦卡蒙金棺具的面部表情一改以往国王像冷酷漠然的雕刻风格多了一些人间温情,这一变化后来带给埃及雕刻艺术家一种新的灵感,该金棺具现藏埃及开罗博物馆内。</p><p class="ql-block">法老右手执权杖,左手握冥王神鞭,两手在胸前交叉。金像棺里又是一具人形镀金木棺,再打开棺盖,里面有一用布包裹的长形物。是木乃伊吗?现场情绪紧张起来,裹布被小心打开后,人们无不汗颜,原来里面还有一具人形棺,只不过换成了纯金的。这口棺材中才是被层层麻布包裹着的法老木乃伊。只见他浑身布满了宝石和护身符,脸上覆盖着黄金面具,胸膛上摆放着花圈。</p><p class="ql-block">图坦卡蒙金棺是用450磅纯金制成的,是人类历史上最精致、最伟大的金制品。年轻的图坦卡蒙国王18岁时死去,用三层棺匣来装殓王身。埃及博物馆有最内层和最外层的棺匣。金棺均用3厘米厚的金板制成,长1.83米,宽0.51米,重110.4公斤。黄金棺上的法老两臂相互交叠,手里握着权杖和神鞭,守护女神的羽翼环抱着金棺,金制彩漆雕刻细腻,工艺精湛,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p> <p class="ql-block">在图担卡蒙墓中出土最著名就是图担卡蒙的金面具。他的高度54厘米,宽39.3厘米,重10.23千克,整个面具的主要材料就是纯金,面具还镶嵌着各种宝石,如今它是埃及的第一国宝,也是世界级的无价之宝。</p><p class="ql-block"> 图坦卡蒙墓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墓中出土的文物,金银器众多,这个面具刚出土的时候虽然历经千年,但是依然金光闪闪,光彩夺目,犹如刚刚被放置在墓中一般。当你真正地站在它面前时,仍然会为它的精湛工艺和栩栩如生的雕刻艺术所震撼,这毕竟是公元前的作品啊!尽管是金器,完全按照法老脸型打造,蓝色的条纹金饰,与前额上天青石、绿松石、光玉髓组成王国标志,使面具显得极为优雅。作为古埃及文明最具代表性的物品之一,法老的面具以其神秘的面貌和象征意义成为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面具的制作精细,上面镶嵌着各种宝石和珍贵的材料,代表了法老的权力和地位。</p> <p class="ql-block">二层西南角的木乃伊陈列室是埃及博物馆最吸引人的地方。里面安放有20余具埃及历代法老及其后妃们的木乃伊。木乃伊是几千年前经过制作的干尸。</p><p class="ql-block"> 古埃及国王和王后的十几具木乃伊在法老木乃伊展厅展出。曾经的君临天下,曾经的倾国佳人,在现在却只是一具具裹着层层米黄色亚麻布的干尸了,他们躺在玻璃罩里,双臂蜷曲在胸前,安静而神秘。</p><p class="ql-block"> 这一只只橱柜里展出的,都是真实的木乃伊,这些是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木乃伊。</p><p class="ql-block"> 古埃及人的来世哲学。他们认为,人死后只要保持肉体不腐,就能使人复活再生。因此,他们制造坚固的坟墓,广泛制作木乃伊,以待游荡的灵魂再次进入。</p> <p class="ql-block">橱柜里展示的木乃伊。所谓“木乃伊”,实际上就是用人工方法加工而成的“人工干尸”或“人工僵尸”。“木乃伊”这个词译自于英语词汇,源自于波斯语,意为“沥青”,而我们中国人则习惯把沥青俗名叫“柏油”。</p><p class="ql-block"> 在古埃及,人们把死亡看成是进入另一个世界的重要过渡期,笃信人死后,其灵魂不会消亡,仍会依附在尸体或雕像上,神灵赋予力量后能继续在神界生活。所以,上至国王法老,下至普通百姓,都希望在自己死后,能够把尸体进行认真细致的处理,制作成木乃伊,千年百世,永远保存下来。</p> <p class="ql-block">这是进入“皇家木乃伊陈列室“里安放有 20余具古埃及历代法老及其后妃们的木乃伊,包括拉美西斯二世、赛提一世、图特摩斯二世 等著名法老和王后。他们的木乃伊被分别安放在恒温、恒湿的玻璃罩里,身体外面盖着米黄色的亚麻布,两条胳膊弯曲交叉放在胸前,肌肉已被风化成薄薄的一层纤维。仿佛正在安睡。著名的拉美西斯二世的遗体也静静地躺在这里。曾经君临天下,不可一世的法老,曾经万人之母,倾国倾城的佳人,现在却躺在玻璃罩里,安静而神秘地由人瞻仰。但总体来说:这些木乃伊保存得不错。在幽暗的灯光下,头发和胡须等都清晰可见,其中一位王后的脸上还涂着彩油,色彩鲜艳,经过了数千年仍未褪色,面部轮廓清晰看得见,还能看出当年的大致容貌,真是大开眼界了!</p> <p class="ql-block">虽然最早的尸体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但仍保存完好,还可以清楚地看到头发和脚指甲。其中保存最好的是新王国第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约公元前1317年至公元前1251年)的遗体。拉美西斯二世在埃及历史上,第一个与外敌赫梯人之间缔结了和平条约,所以安放拉美西斯二世遗体的展室叫“战争与和平展览室”。</p> <p class="ql-block">放置木乃伊的人形棺和石棺。通常是先将木乃伊放入人形棺,然后再放进石棺。石棺的盖上和内部,还会放有死者的守护神或经文。图坦卡蒙陈列室中的人形金棺。在存放木乃伊的人形棺木的盖上和内部。</p> <p class="ql-block">如阿斯特姆卡布的彩色木棺棺盖,高205厘米,盖上人物眼睛、眉毛用珐琅镶嵌,给人以雍容华贵之感。</p> <p class="ql-block">放置木乃伊石棺最外层石棺,绘有死者的守护神或经文。</p> <p class="ql-block">古埃及人相信人的轮回再生,人死后制作木乃伊,要将肝、肺、肠、肾取出,放在四个盒子里,仅留心脏在体内。然后在体内放防腐草药,用麻布层层包裹风干。这里图中四个石头盒子就是用来装内备用。</p> <p class="ql-block">这块石头,就是制作木乃伊的案台。尸体用特制的香精涂抹。干燥后,从左边把肠、胃、肝、肺四个内脏掏出,分别放在四个罐子里封存好。但是心脏不会被取出,因为他们认为,心脏被取出之后,死者将无法复活。之后放在太阳下40天干燥,最后用亚麻布包裹起来后放入棺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制作木乃伊成为古埃及宗教信仰和殡葬习俗中最迷人的内容,甚至整个制作过程,就好似一条专门的流水线。在我们旅游过程中,导游曾给我们作过一些介绍,我也就在这里给大家作一个转介绍,就算增长一点知识吧。制作木乃伊,首先把遗体清洗干净,由专门的祭祀神职人员,面对遗体作祷告,祈祷制作木乃伊的整个过程,能够得到犬首神的保护,护佑木乃伊制作成功。清理防腐。</p><p class="ql-block"> 1、用融化的松脂油,涂抹在死者脸部,以保护脸部形象,防止脸部干燥太快,脱水增加皱纹。</p><p class="ql-block"> 2、对脑浆进行处理。脑浆是容易变质发臭之物,所以要去除,不能保存。工匠将凿子从死者左边鼻孔塞进去,将鼻腔中的筛骨捣碎;再用专用的工具伸进鼻腔至颅脑,转动工具破坏脑髓;然后用一根很细小的长柄勺从鼻孔里伸进大脑,将脑浆舀出来;最后把一些药物和香料填塞进已经空空了的头骨中去。3、取出内脏。内脏也是容易腐烂的部分。通常是在尸体的左侧切开一个口子,把肝、肺、胃、肠 等内脏全部拿出来;但心脏不拿掉,因为古埃及人认为心脏是智慧的象征,是思维和理解的器官,所以必须留在体内。新王国时期的《亡灵书》中就有三个人轮流值守心脏的记载。 4、随后进行防腐处理,用棕榈酒或椰枣酒作清洗液,对胸腔、腹腔进行清洗消毒,彻底洗干净后,把尸体倾斜,使体腔内的体液和药酒流出体外,流到桌子下;然后将一种含盐的混合物,叫做“泡碱”,以一定的数量用亚麻布包好,放进体腔,当作防腐剂和干燥剂,以使尸体内腔的剩余体液被吸干,并减少气味。</p><p class="ql-block"> 为防止尸体干瘪,在体腔的空余部分,要用稻草、布条等作为临时填充物,填塞满整个体腔,以使尸体在干燥过程中,始终保持饱满,如常形态。 第二步骤:脱水干燥。木乃伊要长期保存,脱水干燥是很重要、很关键的一道程序。</p><p class="ql-block"> 6、把一个可以容得下一个人的大“马槽”,底下铺上一层白花花的泡碱粉,将尸体放进“马槽”,把很多的泡碱粉将尸体上下前后全部复盖起来,大约需要 180公斤左右的泡碱。这种泡碱有温和的消毒杀菌作用和吸水作用,能够把尸体全身的体液水分都充分吸收,彻底干燥。这个干燥过程,大约需要40天时间。盖上了很多泡碱粉的尸体。</p><p class="ql-block"> 7、整个干燥过程,需要 40天时间。等尸体里里外外都已经彻底干燥,变成干尸了。这时将复盖在尸体表面和体腔内的泡碱和稻草、布条等临时填充物全部拿掉,体腔内放入用碾碎的药物、桂皮、泡碱等填充的布包,然后细心地缝上尸体上的刀口,缝合处贴上一块画有荷拉斯眼睛的皮,因为古埃及人相信这种皮有强大的愈合力和保护力。 第三步骤:美容整容。 8、为了保持法老尸体良好的容貌,需要给尸体美容整容,以表示对死者永生的敬意。 在尸体全身皮肤上分别涂上牛奶、葡萄酒、香料、蜂蜡、松脂和柏油等混合物,以使皮肤保持柔软性。然后要为尸体开眼、开鼻、开耳、开口,尸体的眼睛里要用亚麻布或石头填进眼窝,或装上人造眼睛,使眼皮呈睁开状态,神态安祥、生动、形象,鼻子因抽取脑浆时遭到破坏,弯斜,所以就给安上一个木制的假鼻子。 见上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干尸上最后还要涂上一层有药料配方调制成的香油或松脂油,用于防潮、防腐;化妆师还要在干尸的面颊上扑上一层胭脂红;头上戴好编辫的假发套;把食物塞进它的嘴里。据说,这样就能像活人一样呼吸、说话、吃饭了;然后给干尸穿上最好的衣服,配上最珍贵的珠宝首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四步骤:护身包裹。 9、用白色亚麻布绷带,对遗体干尸进行包裹。这些亚麻布绷带是需要经过专门配方的药水充分浸润,消毒干燥处理后,才能使用的,足有 1200英尺的总长度。</p><p class="ql-block"> 10、包裹尸体前,要在尸体二侧及心脏位置摆放护身符和护心符,见上图。 上图中:放在尸体二侧,写或画满各种字符的布片,就是护身符。</p><p class="ql-block"> 放在头部脸面下面的四颗石头和一串环形的小石头串,就是护心符。护心符一般用绿色石头做成圣甲虫或人心的形状,石头上刻写着“保持死者的心,使它不产生危害主人的东西”之类的词句。然后把护心符摆放在尸体的心脏位置。由于心脏是尸体中唯一保留的内脏器官,所以神职人员要验视护心符的摆放正确位置,然后祈念经文,进行祷告。</p><p class="ql-block"> 把尸体的两手交叉放在胸前,然后对指、掌、脚和驱干,依次密密麻麻地层层缠绕,完整的全部包裹住。包裹必须十分紧凑,不能有任何空懈漏气之缝。古埃及人认为遗体干尸的包裹,是一个充满凶险的过程,包裹的不好,就不能保证干尸千年不腐。因此包裹过程中,需要以神职人员的祷告,伴随整个包裹过程。 每包裹到一个新的部位,都必须伴有一次神密的祈祷或神奇的符咒,以祈祷神的护佑。整个包裹过程,一般需要 15天时间。 11、包裹完成后,需要在木乃伊的表面,浑身上下饰满祷文,以护佑主人永生。见上图: 最后再用一种特制的树胶,涂刷在包裹亚麻布绷带的每一条接缝处,将整个木乃伊严密地封存起来,以免空气和细菌从绷带接缝处侵袭进尸体。待树胶干躁后,一个硬绑绑的木乃伊,就算制作完成了。这样整个制作过程,一般需要70天时间。</p><p class="ql-block"> 12、把制作好的 木乃伊 放入石棺,然后带上面具,由专职的祭祀神职人员对着木乃伊祈念经文,进行祷告。还要拿起权杖,敲打木乃伊,诵念“你会复活,你将永远年轻……”等词语,最后把木乃伊放入石棺,盖上石盖。石盖一般还雕塑成死者的容貌样,见上图。 放在地上的那些大大小小陶器罐坮,都是放置制作木乃伊时取出来的人体内脏的。</p><p class="ql-block"> 经过以上四大步骤12个程序的操作以后,木乃伊终于制作完成,并装进石棺,由哀伤的亲人和神职人员送往他们生前为自己精心打造好了的“永恒住所”埋葬地。 </p> <p class="ql-block">图坦卡蒙墓里的纸莎草书卷</p><p class="ql-block">博物馆设施落后,令人吃惊的是文物展柜只用普通挂锁作安全保险。陈设说明简单,都是阿拉伯语和英语,中国游客只能从外形上引发兴趣。这是纸莎草文献。</p><p class="ql-block">3000多年前的纸草画经历了数千年的腐败,虽已支离破碎,但图画色彩依然艳丽,上面的希腊文、拉丁文、罗马文、阿拉伯文以及古埃及文字依然清晰可辨。</p> <p class="ql-block">法老的辇车</p> <p class="ql-block">第十八朝法老图坦卡蒙的器官箱,,这个箱子十分精美,箱内装的是法老内脏,四个角分别立有四个守护神。保护着箱子里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镀金神堂内装的图坦卡蒙内脏罐雪花石箱体.里面4个卡诺匹斯罐盖均雕刻着图坦卡蒙法老头像.罐里分别装着法老的肝、脾、肺、胃。这些内脏罐用雪花石膏制成,金色箱子周围有四个保护死者的女神。这些文物为我们揭示了古埃及的葬礼习俗和宗教信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卡诺匹斯雪花石箱体,四角有守护神浮雕。面面相觑的头像,面容年轻俊美。</p> <p class="ql-block">埃及博物馆镇馆之一“美杜姆鸭群图”</p><p class="ql-block">第四王朝斯奈夫鲁王时期(公元前2575年前后,距今4500多年)墓中壁画的残片,对于研究古埃及文化和艺术具有重要的意义。画中的六只大雁正在湖边觅食,如今它们已被制成各种纸莎草画、书签、画册,传播到世界各地。</p> <p class="ql-block">位于埃及博物馆的一层前侧。这幅画作是埃及绘画的杰作之一,被誉为埃及版寒江独钓图2.0版,画面上每对鸭子羽毛上均有差异,就连鸭子的嘴部特征都刻画的相当细致,它展现了古埃及艺术家的精湛技艺。</p> <p class="ql-block">尤亚和图雅的葬祭面具。尤亚和图雅是阿蒙霍特普三世妻子的父母,也葬在了帝王谷,在图坦卡蒙被发掘出来前,曾经是保存最完好的古埃及最大发现。</p> <p class="ql-block">孟卡拉三人组雕像,孟卡拉是胡夫的孙子,两位女神分列左右。左边女神头戴莲花,右边戴莎草花,中间法老戴的白色王冠。那时代埃及分上埃及和下埃及,上埃及王冠是白色高冠,国花为莲花;下埃及王冠是红色低冠,国花是纸莎草。</p><p class="ql-block">吉萨三大金字塔的主人当中,属于孙子辈的门卡拉法老三人像,这是古埃及雕塑史上最早的三人组像。中间的法老头戴上埃及白冠,身穿皇家短褶裙,手持皇家印章, 身材魁梧健美。女神哈托尔站在法老的右边,头顶上面顶着两根牛角、中间是日盘状的头发,身穿紧身裙,身段曲线毕露,左边是法老统治下一个地方的化身女神。雕像塑造了门卡拉法老英伟、健美的形象,被后人誉为古埃及最帅气的法老。</p><p class="ql-block">门卡拉法老的三人组雕像,距今4600多年,法老右边是哈托尔女神,左边是女神化身像。</p> <p class="ql-block"> 祭拜阿吞神的浮雕(公元前1350年)。埃赫那吞时期典型的法老埃赫那吞、王后娜芙提提和他们的女儿向太阳神Aten进行祭拜的场景,这里太阳神是一个圆盘形象,它的每一道光芒末端化为带有一个小手,手掌中握有权力和生命之符。</p> <p class="ql-block">百诺</p><p class="ql-block">神鹰守护着童年的拉美西斯二世。这尊雕像是在塔尼斯的阿蒙神庙附近发现的,用石灰岩雕刻而成的鹰的头部则是在邻近的一个地方出土的,负责修复雕像的人随后将头部与用花岗岩雕刻的其他部分拼接在一起。整尊雕像十分坚固厚重,有一些令人非常感兴趣的特点。拉美西斯二世像儿童一样蹲坐着,带有儿童的典型特征(手指放在嘴里),头上顶着光轮,额前饰有眼镜蛇,这些都是王权的象征。法老左手握着芦苇,这是不太常见的王权象征。事实上,将将赫伦神与朝之太阳神同化,与巨大的斯芬克斯像产生联系,以此强调拉美西斯二世登基的合法性。</p> <p class="ql-block">是石棺椁展室,陈列各种形态的石棺椁。这么多漂亮的石棺和彩绘人形棺,形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这些不同时期出土的棺椁,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古老且华美。有的石棺和人形棺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一直以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据首要地位。当我看到埃及博物馆4000多年前的法老石棺依然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这是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的主人胡夫法老的暗红色坚硬花岗岩石棺,四周雕刻着人物头像及其他花卉图案。</p> <p class="ql-block">埃及博物馆镇馆之一“狮身人面的法老像”。这是一个缩小版的女性狮身人面像,是法老图坦卡蒙父亲时期所建造的,保存相当完整,埃及狮身人面像石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早期的文明时期,大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早王朝时期。它们最初出现在埃及的神庙和陵墓中,被用作宗教仪式和崇拜的象征。石雕的起源与古埃及的宗教和信仰体系密切相关。古埃及人相信法老是神的化身,具有神圣的权威和地位。埃及狮身人面像石雕被认为是法老的象征,将人的面孔与狮子的身体结合在一起,象征着法老的神性和王权。古埃及人崇拜多神教,他们相信各种神灵掌管着自然界和人类的命运。狮身人面像被视为一种神圣的形象,代表着力量、保护和权威。古埃及人相信,这些石雕能够保护法老和王国免受邪恶和灾难的侵袭。法老是最高统治者,被认为是神的化身,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边上是它的创建者——法国著名考古学家马里埃特的墓园,雕像下面周围半圆形上是历史上埃及学杰出人物的半身塑像。</p> <p class="ql-block">埃及是人类社会中最早进入国家这个高级社会组织形态的,埃及文明国家的出现,要早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早在公元前4000年前,这里便形成了上埃及、下埃及两个独立王国,而我们传说中的黄帝在它之后1000年才出现。</p> <p class="ql-block">我国历史教科书宣称的四大文明古国中,埃及是当之无愧的霸主,是人类早期文明的巅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