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给心放个假 李雨生</b></p> <p class="ql-block"><b> 我是一个很累心的人。</b></p><p class="ql-block"><b> 特别是在进入暮年以后,心里总是被什么事揪着,怎么也松弛不下来。比如我和老伴身体哪里不舒服,就开始疑神疑鬼,如果过了些日子不能自愈,就会跑医院看医生;再如儿子在单位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我比儿子还担心。想问又不敢问,不问心里又放不下,很是纠结。在生活里,大到天气、出行、办事,小到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统统都在思虑的范畴之内,一件事解决了,下一秒又会冒出新的问题,因此,总显得忧心忡忡。我也经常自我解剖,自己是怎样变成这样的?思来想去,可能是多年的工作性质养成的习惯。</b></p> <p class="ql-block"><b> 我在铁路上干了一辈子,铁路讲究的是安全预想,班前预想,班后预想,总要把尚可能发生的事预想在前,拿出对策,以便遇事不慌,有条不紊。后来我从工人走上领导岗位,先是在车务段(公司)当办公室主任,一干十年。两千多人的单位,啥事都要考虑清楚,特别是那点办公经费,总要抠着花;领导出行总要提前安排车辆、行程,事无巨细,都要安排的妥妥的。后来到铁路分局安监室,主管的就是事故分析,从一件事故中的某个环节开始分析,找出发生问题的原因所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严谨、逻辑、甚至刻板的思维方式。工作习惯,渐渐变成了性格,这种性格也逐渐在日常的生活中形成定式。我也力图改变自己,但成效不大。</b></p> <p class="ql-block"><b> 后来,我读了英国作家达芙妮·杜·莫里埃的一段话:“昨日已经逝去,但是昨日的光景会在今天留下印记。不管昨日的境况是好是坏,我们都从中收获了经验和教训。同样,今日的旅程也将影响明日的方向,已经变换了的场景不能重演。但是如果我们把过去留下的宝贵碎片作为负面的经验累积起来,那么从现在开始,你肯定活得很累,也不会有幸福可言。”</b></p><p class="ql-block"><b> 达芙妮的话让我有所领悟,我仔细地回顾自己所走过的历程,渐渐发现自己其实是一个喜欢恬静的人。我喜欢远离城市的喧嚣一个人静伫的日子,在晨曦和暮色中聆听晨钟暮鼓;喜欢凭栏远方的青山绿水,嗅着天地带来的不同气息,携夕阳西归,看暮鸦投林;喜欢让思绪随着斜阳飘飞,伴着晚风吟唱,聆听大自然的旋律,用心数落一个个春夏秋冬的日子。我觉得,适时地给心放个假,把心从无所谓的沉重中解放出来,就是人活着的最大意义。温一壶老酒,品一杯清茶,闲下心来,偶诵佳句,装饰心中的每一个春天。偶尔充数文人,伏案叠串文字,用键盘奏出文字的交响,用潮流的视线,圆人生之梦想,才是我此时应该的作为。我忽然觉得,有时心灵的负荷都是自寻烦恼,从无奈中冲出重围,收起滴落尘埃的珠泪,打开心中的阡陌,在纷繁的尘世里,接受风雨的洗礼,让自己活得更潇洒一点,更通透一点,这样做才是真的快乐。</b></p> <p class="ql-block"><b> 给心放个假,不是啥也不管不问,像个行尸走肉。而是要做个聪明睿智的老人,凡事都不要过度。身体的事,要有个清醒的认知。已经过了古稀数年,哪有金刚不坏之躯。头疼脑热,身体不适有时不是疾病而是衰老。人都在追求长生不老,可从古至今何时见过这样的人。连伟人、帝王都会归于西天,何况我们这些草民百姓?看透了这一点,也就释放了最主要的负面枷锁。孩子们的事不是漠不关心,而是关心有度。他们都已成年,能够处理和应付社会上的事情。不要过度担心,需要我们时,我们责无旁贷,不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最好闭嘴。至于吃喝这类的小事,更无需多虑,日子不错,吃啥都行,不必纠结。再说天气、出行,适可而止,天好了多出去一会,天不好就待在屋里读读书,看看报,永远也不要抱怨天气。给心放个假,就是放慢脚步,给心灵留下片刻的宁静。让它从日常的琐碎中解脱出来,去享受那份久违的平和与自在。给心放个假,就像在人生的旅途中不必匆匆忙忙,偶尔停下脚步,深吸一口新鲜的空气,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去感受那些被忽略的美好,让心重新地充盈起来。给心放个假,就是要学会丢掉那些垃圾情绪,走出去,远处去不了,就在近处看看溪水,听听鸟鸣,欣赏风吹过树梢的婆娑,看看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声和欢闹,把自己融进生活,让疲惫的心也变得快乐起来。</b></p> <p class="ql-block"><b> 当你感觉累的时候,可能是心累了。试着去找一块净土,有效地清除内心的杂质,让真情自然地流露,还自己一个单纯而又宁静的心。</b></p><p class="ql-block"><b> 2025年7月13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