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长嘴剑鸻(学名:Charadrius placidus)属中小型涉禽。成鸟(繁殖期):前额白色直抵嘴基部;白色眼纹向后延伸。头顶前部具有较宽黑斑,后部灰褐色;眼先和眼下的暗褐色窄带后延至耳羽;后颈的白色狭窄领环伸至颈侧与颏、喉的白色相连,其下部围绕一狭窄的黑色胸带;黑胸带在胸部变得稍微宽阔。背、肩、两翅覆羽、腰、尾上覆羽、尾羽灰褐色。尾羽近端部渲染黑褐色,外侧尾羽羽端白色。飞羽黑褐色,内侧初级飞羽和外侧次级飞羽有白色或灰白色边缘,与大覆羽羽端的白色共同形成淡淡的翼斑。胸、腹及翅下覆羽、腋羽、尾下覆羽皆纯白色。两性的羽色和大小均相似。</b></p> <p class="ql-block"><b>成鸟(非繁殖羽):胸带经常是灰褐色。身体其他黑色部分也是如此,在更换飞羽期间,羽色灰暗。背羽和两翅覆羽具棕黄色羽缘。亚成鸟:与非繁殖期的成鸟极其相似,缺少黑色的头斑,胸带亦不黑。眼纹黄褐色。上体的羽毛密布棕黄色羽缘。虹膜黑褐色;眼睑黄色,形成比较细的黄色眼圈。嘴黑色,下喙的基部略有黄色;胫、跗蹠和趾土黄色或肉黄色,爪黑色。喜活动于内陆水域附近的沼泽、河滩、田埂上。5月中旬开始在河岸平滩上营巢,保护色极好;每窝产卵3~4枚,产于卵石滩凹陷处,无任何铺垫物。卵呈圆锥形,黄色沾红,具不规则的黑色斑点。此鸟在甘肃有繁殖,《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级。</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