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白板≠先进,黑板≠落后:课堂教学不能“一刀切”

龙Per

<p class="ql-block">如今,很多学校将电子白板视为现代教室的标配,认为传统黑板已成了可有可无的教学工具。</p> <p class="ql-block">我觉得这种看法有些片面,尤其在突然停电时,它更站不住脚:一旦停电,电子白板瞬间“黑屏”,老师无法在上面书写或展示任何内容,而黑板则因为不需要电力,依然能保证老师的教学思路不中断,课程得以不受干扰地继续。</p> <p class="ql-block">我认为,评价教学工具的价值,从来不在于它是否现代——就像不同工具适合不同的活,电子白板和黑板在课堂上本就各有各的优势,要是盲目只认准一种工具,课堂反而可能偏离教学的根本目的。</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们具体分析一下这两种工具各自的优势体现,我们先来看看黑板教学。黑板教学除了不会因为停电的影响,让老师的教学思路不中断的优势之外,还有很多优势。比如,数学老师一步步推导公式,语文老师边写边梳理文章脉络……这种边写边讲的方式,让学生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会因为信息跳得太快而跟不上,学生也能清楚地看到知识是怎么构建起来的,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更容易理解。</p><p class="ql-block">更重要的是,黑板教学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老师离开讲台走近学生时的眼神交流,老师写板书时的语气变化,学生上台做题时的当场纠错……这些充满温度的教学瞬间,对于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建立师生情感连接至关重要。尤其在历史、文学等课堂上,能引发更深的情感共鸣。</p><p class="ql-block">此外,老师工整的板书本身便是对学生的示范。如果长期不在黑板上书写,教师的板书能力会生疏,学生也失去模仿对象,导致今后学生办黑板报时连字都写不美观。其次,老师和学生在黑板上写字的过程,本身就是锻炼手脑协调、加深记忆的过程,尤其是老师这项基本功不该丢掉。</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们再看看电子白板教学。电子白板教学,它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的表现形式。比如,它能快速把文字、图片、视频放在一起展示:物理课上,电磁感应的过程用动画一放,学生能更清晰地理解其中的原理和动态变化,不再是抽象的概念;地理课上,三维模型能把地壳运动“立起来”—— 就是说,能让平面的知识变成立体的,学生更容易看懂地壳是怎么挤压、断裂和移动的。</p><p class="ql-block">然而,过度依赖电子白板教学可能引发多重问题:学生视力损伤、课堂注意力分散,教师备课负担加重、知识点讲解深度不足,板书能力退化……这些并非危言耸听,而是真实存在的教学困境。</p><p class="ql-block">但令人困惑的是,为何很多学校仍强制要求使用电子白板教学呢?我猜想,可能是学校的领导外出学习或考察时,看到别的学校老师用电子白板上公开课或赛课,效果很好,所以回来就要求本校老师也这么做。但学校的领导们可能没意识到,公开课、赛课,上课老师选的都是特别适合用电子白板展示的课文;这些学校的领导们可能还没意识到,为了上好这堂课,这些老师的公开课、赛课课件不知道反复修改了多少遍,也不知道练了多少次。这种精心准备的“表演课”效果当然好了,但日常教学面对的是所有类型的课文,不可能每堂课都这样去准备。把这种特殊情况下展示出来的效果,当成日常必须达到的标准,可能就有些理想化。</p> <p class="ql-block">总之,电子白板不等于先进,黑板也不等于落后,课堂教学不能为了用技术而用技术,更不能搞“一刀切”,要求所有课都必须用电子白板教学或黑板教学。</p> <p class="ql-block">喜欢就点个赞,观看更多类型文章,请加个关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