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医手术历史悠久,其最早起源可追溯至远古时期,历经多个朝代的发展,在不同阶段都有重要成果,以下是相关介绍:</p><p class="ql-block">• 起源: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已开始用草药、树叶包扎伤口,拔出体内异物,压迫止血,这是中医外科治疗的雏形。</p><p class="ql-block">• 先秦时期:《山海经·东山经》记载了最早的外科手术器械砭针,可用于切开排脓。《周礼》中记载有“疡医”,负责治疗疮疡、痈肿和跌打损伤等,手术成为内科与外科的重要区别之一。《黄帝内经》中记载了腹腔穿刺术等,还提到了“解剖”,并有关于人体脏器尺寸的描述。</p><p class="ql-block">• 秦汉时期:据《史记·楚世家》记载,“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这是关于剖腹产手术的早期记载。东汉末年华佗发明麻沸散,为外科手术奠定了麻醉基础,他还能开展开腹手术等复杂手术。</p><p class="ql-block">• 隋唐时期:中医外科手术达到很高水平。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记载了肠吻合术、大网膜血管结扎术等,详细描述了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手术中去掉碎骨、复位、缝合创口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唐宋时期:唐代针拨白内障术(金篦术)运用广泛,该手术由古印度传入,经中医改良。宋代以后,记述针拨白内障的医书众多,如《龙木论》《太平圣惠方》等。</p><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医家陈实功与王肯堂实施了气管、食管缝合术,是世界上该种术式的最早记录。顾世澄在《疡医大全》中详细记载了唇裂修补、女性先天性阴道闭锁、耳鼻再植等手术。陈实功还强调了综合止血方法。</p><p class="ql-block">近百年来,由于多种原因,中医外科手术的发展受到一定阻碍。但现代中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技术,不断探索中医手术的新应用,如中医在肛肠、骨伤等领域,仍会运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疗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