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原 文 / YUANWEN</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本于立志,志立而学问之功已过半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出 处 / CHUCHU</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与克彰太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译 文 / YIWEN</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做学问的根本在于树立志向。志向一旦立定,做学问的功夫就已成功了一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解 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世人普遍认同“学本于及第”时,王阳明不仅提出“学本于立志”,更进一步强调“志立而学问之功已过半矣”。<b>在王阳明看来,做学问的根本在于立志,志向一旦立定,做学问的功夫就已成功了一半。</b>因为明晰的志向就是一个好的开始,有了这个开始,求学之人不仅能明确前进的方向,还能未雨绸缪,早做准备,自然能少走弯路、学有所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让求学之人从“无头苍蝇”到“心中有数”,这是为学立志带来的第一项成功。西方有句谚语:“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儿去,那通常你哪儿也去不了。”不知道去哪儿的人,缺少的正是方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叫比塞尔的村庄,建在一块1.5平方千米的绿洲旁,从村庄走出沙漠只需要三天时间。但是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儿的人从没走出过沙漠,原因是当地人不懂得利用北斗星辨别方向,只能凭感觉向前走,所以永远是绕一大圈又回到原点,又或是迷失在茫茫大漠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肯·莱文把识别北斗星的方法教给当地的居民后,他们相继走出了沙漠,也让比塞尔走向世界,成为沙漠旅游的胜地。对于学习者来说,志向就如同这颗引导比塞尔人走出沙漠的北极星,能够指明正确的方向,确保所有的努力都在向成功靠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除了知道去哪儿,怎么去也同样重要。正如毛泽东所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对于学习者来说,能够立定志向就是求学之路上最基础、最扎实、最周全的准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充满智慧的中国民间故事里有这样一则:老和尚打算出门访友,途中要横穿一片沙漠,便决定带小和尚历练一番,并嘱咐小和尚说:“这一趟要走三天,中途还有一片沙漠,你记得做些准备。”听闻要出远门,小和尚只顾兴奋,全然忘了需要有所准备,直到临行前才匆匆包上一些干粮和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天,小和尚继续兴高采烈,在繁华的街市左顾右盼,却没注意自己的干粮和水只剩一半。第二天,他们走进了沙漠,小和尚的水很快被喝完,口渴难忍的小和尚只好向老和尚求救。当看到老和尚还有许多水时,他惊讶地问:“师父,为什么你还有这么多水?”老和尚笑着说:“因为我有准备。”两人继续前行,突然间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而下,小和尚拉着老和尚就要往前跑,老和尚却笑着说:“前面也在下雨,能往哪里跑?”边说边拿出了雨伞。小和尚羞愧地说:“师父,你准备得真充分,而我准备得太少了。”老和尚点点头:“不管去哪儿、不管做什么,只有做好准备,才能有备无患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如老和尚所说,人生的旅途处处离不开未雨绸缪。不只是求学时需要早明方向、早做准备,工作也同样“本于立志”。哈佛大学曾进行过一项跟踪调查,先挑选一群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的毕业生,询问他们关于人生的目标,其中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只有3%的人有着清晰且长远的目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5年后,哈佛大学再次对这些人展开调查,结果发现:目标清晰且长远的人,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或各个领域的专家;目标清晰但短期的人,也进入了社会的中上层;目标模糊的人安稳地工作生活,但没有什么突出成绩;没有目标的人,则过得很不如意,只会抱怨人生不得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礼记·中庸》说:“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b>不管是工作学习,还是处理具体事务,如果事先有周全的考虑、清晰的目标、明确的方向、缜密的计划,实施起来都会更加得心应手。而一切准备的核心,当然是立定志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