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出了鳌江一路前行,暴雨骤然而起。大珠小珠落玉盘,在车玻璃上水花四溅,雨刮器缓缓启动,视线在雨线中穿梭。远山在雨布中绿意盎然,山顶云雾氤氲。盘桓的山路九曲十八弯,山路右侧不断闪现着莒溪的婀娜身姿。</p> <p class="ql-block">这是七月的一个平常的周六早晨,在心泉公益基金会薛理事长的组织下,志愿者们又一次踏上了去往矴步头村探望孤寡老人的蜿蜒山路。</p> <p class="ql-block">心泉公益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就陆续开展了关爱孤寡老人、资助留守儿童、情绪梳理心理项目、爱心粥、爱心茶等公益活动。以“慈心与人,上善若水”的仁爱宗旨,默默地为社会做着力所能及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远远的门牌楼渐渐进入视野,预示着我们已经进入了矴步头村地界。门牌楼传统的中式结构与雕刻工艺,蕴含着浓郁的浙南闽东传统文化气息,承载着宗族记忆,象征着村民对本土文化、家族脉络的敬重与传承。</p> <p class="ql-block">在雨巷间穿梭,一路走走停停,流连于孤寡老人的家中。这些老人中大部分一辈子没有结婚,随着兄弟姐妹的离世,更显孤独。</p> <p class="ql-block">走进一位91岁的阿婆家,昏暗的简陋的房屋裸露着青砖的本色。阿婆虽然白发苍苍,但是行动自如,消瘦的身体看起来比较硬朗。寒暄几句之后,志愿者中的大夫为阿婆量血压,——血压正常,但重度贫血,血红蛋白仅6g/dL,大夫特别叮嘱她要注意行走安全,防止跌倒,尽量补充叶酸、含铁营养剂等。“咳咳……”里屋的床上,躺着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是阿婆的儿子,身形消瘦佝偻,蜷曲在床上,不时咳出浓痰——他透析已经两三年了,一直靠着九十一岁的老妈妈勉强活着。(后来理事长告诉我。)家里确实贫困,连门也是几年前基金会装的。</p> <p class="ql-block">又连续走了两家,一位老人外出打针,一位老人去了亲戚家。</p> <p class="ql-block">来到一个大的庭院里,两位少许年轻的老人坐在那里给购物袋手工挂牌。左边一间矮小的角屋里,是我们要探望的又一位老人。询问身体状况、量血压、提醒注意事项、送上一份礼物……老人很开心,八十多岁了,腰椎间盘突出,使得他右腿不适,但气色不错,尤其见到我们,他眉眼间更多了几分笑意。离开时老人将我们送到屋外,有几分愉悦也有几分不舍。</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小心翼翼地踏在石矴步上,步齿间水流泛波,鱼群成阵,周边溪滩绿树成荫,山溪冲击石矴步的哗哗声,仿佛是在弹奏山水和谐的爱的圆舞曲。</p> <p class="ql-block">这些被救助的老人大都是低保户,国家会给他们提供补贴,而公益组织为他们提供的人文关怀,无疑是必要的补充。正如这默默流淌的莒溪,汇入鳌江,最终汇入东海,爱也是点滴间的积累,是默默无闻的微小奉献,是绵延不绝的坚持,是人淡如菊的从容,是穿越岁月的温暖,是沉淀心底的真诚。</p> <p class="ql-block">参与此次公益活动最小的志愿者是八岁的荣耀,他双手托着礼物,笑眼盈盈,步履坚定,将爱传递……</p> <p class="ql-block">“老吾老及人之老”“使老有所终,……,矜(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p><p class="ql-block">的美好世界,正在我们爱心接力中传递传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雨后的矴步头,朗润清新,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气息。我看到,草叶上滚动的水珠正闪耀着生命的绿色,“慈心与人,上善若水”,爱就是雨露,就是阳光,就是自然,就是永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