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故宫,是北京这座都城最耀眼的明珠,它是一部立体的史书,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故事。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向往,我们踏入了这座神秘的紫禁城。</p> <p class="ql-block">经西华门前往故宫,一边是高大雄伟的城墙,一边是宽阔清澈的护城河,迎着朝阳,走在城墙边的道路上,仿佛有一种赶“早朝”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城墙转角处,角楼巍然矗立。角楼的建筑风格独特,飞檐翘角,造型精美。</p> <p class="ql-block">初春天气渐暖,护城河岸的柳树抽出了长长的细条,随风摇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故宫简介</p> <p class="ql-block">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p> <p class="ql-block">午门是故宫的正门,位于故宫南北轴线,平面呈“凹”字形,通高37.95米,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顺治四年(1647年)重修,清嘉庆六年(1801年)再修。</p> <p class="ql-block">广场前,满满的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和外国游人,排起长队接受安捡,依次有序进入午门。</p> <p class="ql-block">进入午门,看到的就是太和门。</p> <p class="ql-block">太和门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宫门,也是外朝宫殿的正门。太和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当时称奉天门。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门,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名太和门。</p> <p class="ql-block">太和殿自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重建成保存至今已有310年。太和殿作为中国宫殿建筑的代表,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规模最大,建筑形制、装饰与陈设等级最高的殿宇。太和殿在明清时期是皇帝举行大朝会的场所,“每岁元旦、冬至、万寿三大节及国家有大庆典,则御殿受贺”,皇帝登极、命将出师也多在此殿举行。</p> <p class="ql-block">太和殿被誉为“金銮殿”,是紫禁城中最为壮观的建筑之一。它高耸入云,高达35.05米,东西宽63米,南北长35米,占地广阔,总面积超过2380平方米。其长宽比设计为9:5,寓意着皇权的至高无上。</p> <p class="ql-block">中和殿,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紫禁城太和殿、保和殿之间。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初称华盖殿,嘉靖时遭遇火灾,重修后改称中极殿,现天花内构件上仍遗留有明代“中极殿”墨迹。</p> <p class="ql-block">它高耸而立,达到了27米的高度,平面布局宽敞,由三间房屋深三进组成,四面环绕着走廊。殿内铺就的金砖地板熠熠生辉,彰显着皇家的尊贵与奢华。其屋顶覆盖着黄色的琉璃瓦,仅有一个屋檐,而四个角则装饰着尖顶,中央则是一座镀金的屋顶。四个脊的顶端巧妙地汇聚成尖形,并装饰着镀金青铜球形冠状件,使得整个建筑在视觉上更为生动与庄重。</p> <p class="ql-block">保和殿,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中和殿后,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谨身殿,嘉靖时遭火灾,重修后改称建极殿。清顺治二年改为保和殿。</p> <p class="ql-block">保和殿以其29米的高耸身姿和矩形平面布局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内部宽敞,由宽9间、深5间的房间组成,总面积达到1240平方米,彰显着皇家的气派与庄重。其屋顶采用黄琉璃瓦双檐斜山式设计,中间主脊与前后两对竖脊共同构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值得一提的是,保和殿不仅是皇室举办宴会的场所,还承载着科举考试的重要功能,见证了无数学子的荣耀时刻。</p> <p class="ql-block">乾清门为紫禁城内廷的正宫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乾清门后的区域是帝后寝宫以及嫔妃、皇子等居住生活区域,内廷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的正门,在清代是皇帝“御门听政”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乾清宫是故宫内廷的核心建筑之一,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兼具帝王寝宫与政务处理功能,现存建筑为清嘉庆三年重建形制,集中体现了古代皇家建筑的礼制精髓和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殿前宽敞的月台上,左右分别有铜龟、铜鹤,日晷、嘉量,前设鎏金香炉4座,正中出丹陛,接高台甬路与乾清门相连。</p> <p class="ql-block">从午门进来到乾清宫,随着人流走了一上午,被故宫的恢宏气势深深吸引,十分震撼。下午重点参观了九龙壁、珍宝馆和御花园。</p> <p class="ql-block">九龙壁,位于故宫后宫东路宁寿宫区皇极门外,是一座背倚宫墙而建的单面琉璃影壁,为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改建宁寿宫时烧造,因影壁上刻有九条龙而得名“九龙壁”。</p> <p class="ql-block">九龙壁长29.4米,高3.5米,厚0.45米,壁上部为黄琉璃瓦庑殿式顶,檐下为仿木结构的椽、檩、斗栱。壁面雕有九龙,被分隔为五个空间。下部为汉白玉石须弥座,端庄凝重。此九龙壁与山西大同九龙壁、北京北海公园九龙壁合称“中国三大九龙壁”。</p> <p class="ql-block">珍宝馆收藏了许多珍贵文物,大开眼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延禧宫内西洋建筑——灵沼轩</p> <p class="ql-block">御花园是紫禁城中轴线上保存最完整的明清皇家园林,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1.2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御花园的优美景观体现在其精巧的建筑布局、四季轮转的植物意境与深厚的文化意蕴之中,红墙黄瓦与奇花古木共同勾勒出皇家园林的典雅画卷。</p> <p class="ql-block">御花园是中国皇家园林的精髓,精致的楼台亭阁,别致的园林景观,让人眼花缭乱,是故宫博物院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走出神武门,回望故宫那巍峨的宫墙、庄严的殿宇,每一砖每一瓦,每一座宫殿、每一件文物,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故宫见证了朝代的更替与变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p><p class="ql-block">北京故宫——中国的骄傲!世界的瑰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