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消烦暑》

岳建

<p class="ql-block"> 《何以消烦暑》</p><p class="ql-block"> 摄影、文/岳 建</p><p class="ql-block"> 曾记得在梅雨天,举头望暗无天日的空中,连绵不断的雨线,多么盼望晴空万里,太阳当空照呀。雨停天晴,瞬间毒日炎炎,三天、七天……都是35度以上的高温,热浪滚滚,反而又想念那梅雨季节了。</p><p class="ql-block"> 酷暑严寒,四季交替,如要居住到四季如春鲜花盛开的地方,那只有云南昆明,又称“春城”,好羡慕那里的人们。有条件的人们似“候鸟”,冬天去海南岛御寒,夏天去东北避暑,等一下,现在东三省也常有高温的,难以想象,东北冬天要穿皮装,零下二十度,高温又是35度以上,家中的衣物,从短袖衫到貂皮大衣,如何收藏保管的?家家都有大衣橱?好在东北的高温,昼夜有温差,晚上能睡的好。</p><p class="ql-block"> 年年酷暑,今又高温,而且一年比一年早,一年比一年长,全球气候很异常。惨呀,中暑、热射病等竞夺取了一些生命。每年都有高温,没有现在这样持续时间长的。“农业学大寨”时,插队在农村,要种百分之百的双季稻,什么“两个矮子总比一个长子高”,前季稻亩产有七百斤,后季稻只有三百斤,后季稻气温降了,不利稻谷生长呀。前季稻收割恰好是大暑节气,割稻又栽秧,叫“双抢”,下田时“田水沸如汤”,真是泥里水里干,更可恨的是有种吸血的蠓虫,飞在头发里,痛痒难熬。白天干农活已累了,晚上却夜不能眠,蚊虫叮咬不说,热浪难熬呀,哪来的电扇和空调,芭蕉扇都不能人手一巴,也不知如何熬过那高温的。颂扬炼钢工人战高温,那炉前高温烤人,不停工还要宣传大干的精神,现在可能是机器人干了吧?室外工作的人们,吃不消呀,什么防暑降温,什么人定胜天,那是口号,已超过了人身的极限,只有采取停工休息,才是最好的“战高温”方法,因为人的生命最宝贵。当年最敬佩的是交警,撑把大阳伞,站在地表几十度的十字路中,手执红白指挥棍,分流车辆来往,在这阴井铁盖上能煮熟鸡蛋的环境下,白色制服“背汗湿如泼”,这就是人民警察!现在布满电子监控,交警避免了高温。忘不了高温水稻分蘖期,稻螟虫开始危害了,治虫刻不容缓,我们背着二十公斤的喷雾机,顶着火辣辣的太阳,穿着厚衣服,戴着口罩,在稻田中喷洒农药,一桶又一桶,双肩都红肿了,浑身衣服被汗水湿透。现在操纵无人机治虫,又快又轻松。</p><p class="ql-block"> “宁过三冬,不过一夏”,学校放暑假两个月,寒假一个月都不到。严寒可以多穿些冬装,不出门的。酷暑往哪里躲?现在虽有空调,稍微贪凉,还会生空调病。更有网上传闻,子女为老人装了空调,可为了省点电费,老人舍不得开空调,居然中暑身亡,令人唏嘘。</p><p class="ql-block"> “赤日炎炎似火烧”,说什么“心静自然凉”,此言差矣,那么你去公园树荫下坐一小时,高温下如蒸笼,令你浑身是汗。君不见高温中母鸡撑开了双翅,“飞鸟厌其羽”,狗狗伸长了舌头,“走兽厌其毛”。动物与人类一样,都怕暑热呀。</p><p class="ql-block"> 唐.王维《苦热》诗中写道: “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p><p class="ql-block">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p><p class="ql-block">高温干旱对农作物是摧残的,现在虽然南水北调,水库蓄水灌溉庄稼,但长期不下雨,旱情就严重了。央视报道今年夏粮首次歉收,是河南湖北等地旱情导致粮食减产了。</p><p class="ql-block"> “何以消烦暑”?面对高温,如何安度呢?老人小孩尽量少外出,不在阳光下暴晒,看管好小孩,外出游泳需有成人陪伴,每年都有悲剧发生,生活用品和菜肴一次性多买点,在家中空调开至适宜温度,不可太低。大家夏季饮食要注意卫生,冰镇饮料少喝点,又是肠胃病高发期。上班族,特别是骑电动车者,防护措施要穿戴整齐,皮肤尽量少裸露。唉,看到快递小哥挣点钱真不容易呀。</p><p class="ql-block"> 仰望蓝天,只祈求多来几场雷阵雨降降温,那台风一来,总会带来次生灾害的。形成高温的,什么副热带高压、大陆暖高压、热带气旋等,请你们漂移到太平洋上空去……</p><p class="ql-block"> 安得空调千万台,大庇天下百姓俱欢颜。</p><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14日</p> <p class="ql-block">万里无云,蝉声一片。</p> <p class="ql-block">强烈的光照。</p> <p class="ql-block">孢子甘蓝(小包菜)晒蔫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