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线条小狗想到的“痛文化”

甘草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海惊现线条小狗“痛楼”!因一条新媒体推文的吸引,昨日去位于徐汇漕河泾的“鑫耀·光环Live”打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刚进入商区,就被一只手捧爱心的白色狗狗吸引,原来这就是迷倒无数人的线条小狗。线条小狗出自韩国画师moonlab_studio笔下,原型是马尔济斯犬和小金毛两只小狗,因其活泼可爱、温暖治愈的形象,收获众多粉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越往里走,线条小狗越来越多,各式造型,表情各异。尤其是下沉式广场那里,沿着上下楼梯依次有十几只小狗造型,直引得家长、孩子争相留影。进入商场,空中悬挂着的,扶手围栏上贴着的,也到处都是线条小狗,确实让人心情愉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最近,也不知什么原因,各种“痛”,如痛城、痛楼、痛车、痛衣、痛包等等,如同夏日热浪,一阵阵扑面而来。上了年纪的人,如果不知道这个痛那个痛,简直无法和年轻人交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何为“痛文化”?据网络资料,最早起源于日本动漫中“痛车”,即在车身以彩绘或贴纸等方式装饰动漫人物图案的车辆。之所以称其“痛”,说法不一,比如痛车好似给车“纹身”一般,感觉很痛;又如装点痛车需要花费大量金钱或者缴纳额外税收,使车主们很心痛等。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着“痛文化”传入中国,其内涵与表现形式也有了本土化的发展与演绎,主要指用动漫、游戏等二次元元素对物品进行装饰,来表达对特定角色喜爱的文化。“痛文化”的核心诉求是“晒”,比如年初,当贴着《原神》角色贴纸的成队跑车从武康路街头路过,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媒体上瞬时出现网友晒出在上海偶遇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近沪上最热的文化盛宴当属BW2025,这场为期三天的BILIBILI WORLD 2025,是亚洲规模最大的ACGN(动画、漫画、游戏、小说)综合性展会,吸引了700余家展商、超过1000位全球嘉宾UP主参加。展会首轮售票在35秒内即告罄,第二轮更是6秒一抢而空,吸引近30万人次参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二次元的世界里,万物皆可痛,怎么痛怎么来。在很多人直呼看不懂时,沪上传统媒体一点也不落后。7月11日,新闻晨报和B站联合推出上海首份《痛报》,共16个版面,在BW展会现场引发领取热潮,让动漫爱好者直呼“痛快”。看公众号评论留言有点意思:“好帅啊,纸媒的正确打开方式哈哈!”“这得要求编辑也得懂二次元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近一年,跟随年轻人的脚步,我也逛了不少“谷子店”。谷子又为何物?谷子,由Goods(商品)音译而来,即漫画、动画、游戏、偶像、特摄等版权作品衍生出的周边产品,属于二次元相关产品,包括海报、徽章(吧唧)、卡片、挂件、娃娃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静安嘉里城、杨浦大学路、徐汇西岸以及愚园路商圈等,凡是有二次元的地方,年轻人必去打卡。看着很多年轻人穿着奇装异服、排队购买玩偶盲盒,有时真想不明白,二次元潮流下的年轻人是以此为乐,还是逃避卷不动的现实以此治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日本东京的秋叶元是全球闻名的二次元文化圣地,我曾在东京看到过很多的动漫买手店,确实生意火爆。当二次元经济席卷上海时,其爆发力强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数据显示,2024年上海网络游戏行业高速增长,实现销售收入1558亿元,同比增长7.8%,连续13年保持正向增长,产业规模扩增8倍。另一项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的泛二次元用户已达5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月8日,徐汇区宣布在漕河泾打造长约1.9公里的“元界Neo World”元宇宙街区;9日,杨浦区宣布启动上海国际动漫月杨浦区活动,特别是要在上海首个二次元商圈——五角场推出一系列活动;今年8月1日至4日,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第22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Joy)……</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媒体报道:上海拥有全国百强二次元商场15家、知名二次元品牌门店80家,两项指标均排名全国第一。以静安大悦城为例,去年,二次元品牌和IP快闪的总销售金额近3.5亿元,创历史新高。在浦东,位于金桥的啦啦宝都,我去过多次,那座高18米的大自由高达立像,还有诸多日系店铺,很吸引人,商场开业以来生意一直很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越来越多的情绪价值需要被满足,当更多的体验式、沉浸式、角色扮演式的项目被市场认可,“谷子店”也好,“痛文化”也罢,成为了一个时代、一座城市链接一群人的物理接口和精神纽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曾看到一篇文章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追求,老一辈人追求的可能是爱马仕包、茅台酒和名表,并以此在家里装饰柜中予以展示。而当下Z世代追捧的“痛柜”,以收藏吧唧谷子、盲盒潮玩等为乐趣和身份象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确实,在一些年轻人的家里,我看到这样的“痛柜”,甚至有的在单位办公室做些摆设,或许正如同他们说的背着“痛包”上班一样,减少些班味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夏天,当互联网的风吹来,我在想,是否可以多关注“痛文化”的内容生产,多关注Z世代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与线条小狗展一路之隔的桂林公园,静美自然。</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