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老同学,你是否还记得那句深情款款的同学会主题词:“四十年,一世缘。你系我的,同学情!”是的,五世修得同窗读,一日同学终生情。同学情,像一坛陈年普洱,岁月越久,滋味越甘甜。它是一段剪不断、抹不去的岁月印记,是一份悠远而绵长的情感寄托。老同学,当你为精彩纷呈的晚会而欢呼雀跃,当你满载而归分享聚会的喜悦时,你是否知道,有一群人,默默无闻地付出,用行动诠释着真正的同学情。</p> <p class="ql-block">谭锦洪同学在筹备聚会期间,因劳累过度伤了肩膀,同学们纷纷表达关心,嘘寒问暖。几位从事医护工作的女同学更是主动请缨,要求轮流照顾他。冯丽华同学更是抢得先机,亲自为谭锦洪换药,使他的伤口得以迅速恢复。老同学,你知道吗?这种情,是一种无声的温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负重前行时最坚实的“肩膀”。可惜这暖心的“肩膀”给予我们的时间太短,短到令人痛彻心扉,难以释怀。多想告诉你,这种深入心底的温暖,是难以忘怀的,有时候,一次感动,便能铭记一生。这不仅是同学友情的延续,更是爱心的传递与升华。</p> <p class="ql-block">多年来,无论是扶贫救助,还是举办同学聚会,老生常谭总是义无反顾地冲在最前面,出钱出力,以身作则,并积极号召亲朋好友一同参与。同学中的叶向前、叶小碧、袁水祥、李秀梅、梁伟玲、张子秋、钟秀霞、陈穗玲、蒋洪、李耀棠、熊丽、骆克、毛映红、吴观强等人也纷纷响应,不甘人后。可惜纸短情长,难以一一列举。短短半月,便筹集了十多万元资金和数万元奖品,为四十周年大聚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p> <p class="ql-block">四十年前的缘分,为我们每个人埋下了一笔无价的财富。四十年后,大家不约而同捧出的,是一颗颗纯金般闪耀的童心。这穿越花甲的纯真友情,是如此温馨、如此醇厚、如此珍贵。为了这次聚会,多少同学彻夜难眠,多少同学倾囊相助,默默奉献。瑞麟同学平日对珍藏的茶叶都舍不得多饮一口,却为了同学会慷慨捐助多年收藏,不愧“舍得”二字。李向武不仅出资,还与老生一同为聚会送壶增福。李卫新以伟岸之躯为同学们遮风挡雨,撑起一片蓝天,成为大家坚实的后盾。张丽君同学更是以柔弱之躯,怀抱博大胸怀,为每位同学购买了十多万元的意外险。小小同学名,大大善心行。她做起善事从不小气,常常走在前列,默默支持多届聚会,时不时在群里洒下红包雨,豪气不输男儿。</p> <p class="ql-block">此刻,我们仿佛从岁月的尘封中取出一生的积蓄。蓦然发现,我们竟是最富有的人。世间金银财宝、荣华富贵,在我们面前黯然失色。那些曾经的艰难困苦、辛酸苦辣,也在这一刻悄然消散,无影无踪。</p> <p class="ql-block">聚会期间,或许大家的兴奋点都集中在晚上的文艺汇演和老友重逢的激动时刻,但你是否注意到了那个感人至深的画面?陈家夫同学带着痊愈的身体来到聚会现场,与同学们执手相看,泪眼相对,最终相拥而泣。这不是生活的重压,而是重逢的喜悦与感恩的泪水。他专程请陈志宏同学带他前来,只为向全体同学表达感激之情——感谢大家在他生命危急之时伸出援手,捐款相助。廖燕玲同学也曾特别叮嘱我,在动笔时务必代她向全体同学致谢。人生在世,谁无困境?当他人给予你帮助时,请记得感恩。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常怀感恩之心,人生便充满喜乐。知恩图报,是心灵最美好的回响。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付出,是一种快乐;帮助他人,成就了别人,也升华了自己。</p> <p class="ql-block">其实,生活与工作中,有同学与朋友的支持与陪伴,往往能事半功倍。借此机会,我想由衷地说一声:“老同学,真的感谢你!”毕业四十周年,这是我们七八届首次大规模的同学聚会。在此,我要特别感谢同学聚会组委会的老生、梅芳、张琦、唐丽英、张丽君、王屏、何浩棠、蒋洪、李伟新、杜定强等同学,为这次聚会所付出的辛勤努力。还有自发组织的财务组、安保组、医疗救助组、后勤保障组的成员,是他们为我们促成了今天的盛会。尤其是筹备组龙门的组员,如梅芳、骆克夫妇、王屏、杜定强、唐丽英等人,从策划到聚会结束,一个多月来,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公差吃饭用车全部自掏腰包,不花集体一分钱,只为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同学们身上。他们的付出,值得我们由衷点赞。聚会期间,还有许多同学默默奉献。老班长于杰良为确保几位女同学安全到家,一个一个亲自送,送完最后一个已是凌晨三点多。这样的善举还有很多,全体同学为你们点赞。在此,也感谢历届同学聚会中积极贡献的陈建文、谭志强及一些做好事不留名的同学,是你们搭建并延续了同学情谊的桥梁。谢谢你们,亲爱的老同学!</p> <p class="ql-block">有外人评价说,这次同学会从内容到形式,在省内都属罕见。是否罕见我们不敢自夸,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七八届同学,是一个有情、有爱、有温度的集体。这次聚会的成功举办,圆满落幕,从策划到最后一人离场,场面壮观,秩序井然,同学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归。除了善长仁翁的慷慨支持,强大的物质基础之外,更重要的是同学之间的团结一心,这种凝聚力,是金钱无法衡量的。如此顺利的成果,离不开筹备组全体成员的辛勤努力,也离不开全体同学的信任与支持!</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对这次聚会高度重视,为了准时参加,许多尚未退休的同学提前请假调班。李灶容、杜定强同学家中都有需要照顾的老人,为做到忠孝两全,他们特地请来亲友帮忙照看数小时,聚会结束后又连夜赶回家。他们来回奔波,只为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聚会,珍惜这四十年的同学情。陈建平与黄伟群同学更是为了参加聚会,特地取消了早已计划好的国外旅行。他们说:“旅游随时都可以,但四十年一次的同学大聚会,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即便将来同学们有财力、有动力,恐怕也难以再有人有精力和魄力组织如此规模的聚会。可见大家对这次聚会的重视与珍惜。正因为大家热爱这个集体,才愿意团结一致,共同办聚会。有了团结协作的氛围,筹备组才能搭建起一个自娱自乐、自我展示的平台,才有了今天聚会的丰硕成果。在此,筹委会向所有为聚会鼓劲添彩的同学,致以最诚挚的感谢!</p> <p class="ql-block">四十年后的重逢,我们依旧是当初那个少年心,感动于每一个相聚的片段,同学情,一直在。相聚虽短暂,却无比温馨。在激情澎湃的聚会之后,我们互道珍重,又要各奔东西。但同学情的芬芳,会为我们平淡的生活增添一抹温暖的阳光。那段青春岁月,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卷,永远镌刻在我们的记忆深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