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市中的古观雅韵——太原纯阳宫参观记

默默

<p class="ql-block">久闻太原五一广场西北隅藏着一座底蕴深厚的纯阳宫,那日路过广场,瞥见街边宣传牌上对它的介绍,这座集道观灵气与文物精华于一身的古建,瞬间勾起了我的探访欲。</p> 初入仙祠,邂逅知音 <p class="ql-block">6月25日,天朗气清,一碧如洗。乘公交至纯阳宫前,红墙绿瓦的拱形宫门上,“纯阳宫”三个大字苍劲有力,左右门楣分别悬挂着“山西古建筑博物馆”与“山西省艺术博物馆”的牌匾,门前一对石狮左右对望,威严中透着古朴。30元的门票入手,刚踏入宫门,便幸运地遇上了义务讲解的志愿者——一位头发微白、面带微笑的女士。她轻言细语,将建筑的巧思与文物的故事娓娓道来,让这段旅程从一开始就充满温度。</p> 五进院落,一步一景 <p class="ql-block">纯阳宫以五进院落串联起万千风华,明清遗构的亭台楼阁与园林景致巧妙融合,打破了北方建筑的恢宏定式,反倒透着几分江南园林的婉约。</p> <p class="ql-block">刚入内,一对铁狮子镇守的四柱三楼木牌坊便吸引了目光。这座清代牌坊高8.8米,单檐歇山顶覆着绿色琉璃瓦,檐下九踩斗拱繁复精美,明额“吕天仙祠”与背书“蓬莱仙境”相映成趣,仿佛一步跨进了道教传说中的秘境。</p> <p class="ql-block">穿过“道德之门”,便从世俗踏入了清净之境。门后墙上方“蓬壶佳瑞”的九叠篆文,配上院中攀援的紫藤、成荫的国槐,真如匾额所书,似蓬莱仙境落人间。献殿内,弥勒坐像居中,明代铜铸青狮、白象与汉代圆雕蹲虎分列两侧,柱上“脱俗归真诚向吾门求觉路,超凡入道更宜此地问玄津”的楹联,道尽了道观的精神内核。</p> <p class="ql-block">吕祖殿作为主殿,气势尤盛。殿柱楹联“幻梦熟黄粱,太息功名兼富贵;真传受丹诀,居然儒雅作神仙”,恰是对“纯阳祖师”吕洞宾一生的注解。殿内明代铜铸吕洞宾像面容慈祥,背景仿芮城永乐宫壁画,再现了钟汉离为其说法的场景,古意盎然。</p> <p class="ql-block">最令人称奇的是第四进院的“九宫八卦院”。院落依八卦方位而建,“九窑十八洞”环绕中央的八角攒尖亭,楼亭以回廊相连,曲径通幽。砖券拱门上方“虚无洞”与“别有洞天”的题字,恰如其分地道出了这份巧思——站在院中,仿佛置身道家的“洞天福地”,一步一景皆藏玄机。</p> <p class="ql-block">行至五进院,“纯阳三绝”之一的常阳天尊像静静伫立。这尊唐开元七年的汉白玉雕像,通高2.56米,线条流畅,神态庄严。作为老子的化身,它不仅是唐代道教兴盛的见证,更藏着皇室与道教的渊源往事。</p> 碑刻琳琅,瑰宝无言 <p class="ql-block">纯阳宫的西侧碑廊长达六十米,堪称一部“石头上的史书”。汉、北魏、唐代的碑刻静静陈列,其中唐代“涅槃变相碑”尤为夺目。作为国家一级文物、禁止出境展览的国宝,碑上雕刻的释迦牟尼涅槃场景栩栩如生,“大周大云寺奉为圣神皇帝敬造”的刻铭,更揭开了武则天借宗教巩固政权的一段秘史。志愿者细致讲解着碑上的每一处细节,让冰冷的石头绽放出历史的温度。</p> 离宫有感 <p class="ql-block">走出宫门,街市的高楼林立与宫内的古朴静谧形成鲜明对比。这座“中宫”与芮城永乐宫、大同纯阳宫南北呼应,不仅承载着吕洞宾的传说,更藏着山西古建筑的精髓与文物的芳华。</p> <p class="ql-block">临别时,再次望向那红墙绿瓦,忽然懂得:纯阳宫之所以动人,不仅在于亭台楼阁的精巧、文物珍宝的璀璨,更在于它在闹市中守住的那份清幽——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在历史与当下的碰撞中,读懂一方水土的文化根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