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寻迹:一池荷影,半卷沧桑

山清水秀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2日午后,我与妻子踏入圆明园。盛夏的暑气被湖面吹来的风轻轻拂散,天空阴沉,却为这座历史遗址增添了几分凝重与静谧。游人不多,脚步声在石板路上轻轻回响,仿佛怕惊扰了沉睡的旧时光。</p> <p class="ql-block">穿过几处废墟遗迹,映入眼帘的是坍塌的石柱与散落的雕梁。那些残存的拱形结构、精美的花纹石碑,仿佛在诉说着昔日“万园之园”的辉煌。我们在一处香水池前驻足,红字标识下二维码静默无声,似乎也在提醒我们勿忘那段被焚毁的历史。风吹过,池水泛起涟漪,也泛起了心底的波澜。</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来到湖畔莲池。粉荷点点,绿意盎然,湖水倒映着远处残存的建筑轮廓,恍若一幅水墨画卷在我眼前缓缓展开。走过一座八角穹顶凉亭,石柱上的雕花虽已斑驳,仍可见当年匠心独运。我们站在栏杆边远眺,思绪随风飘向那个烟雨晚清。荷花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也在低语那段被尘封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石阶蜿蜒而下,栏杆上的花纹虽已模糊,却仍能辨出昔日的精致。我们缓步而行,脚下的石阶仿佛承载着无数脚步的回响。背景中的树木在风中轻轻摇曳,天空依旧阴沉,却为这片遗迹添了几分沉静与庄严。</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来到一处古色古香的中式门前,门楣上“四时圆明”四个金字熠熠生辉。石狮威严守望,地面湿润如洗,仿佛刚经历一场洗礼。游客稀少,更添几分幽静。我们站在门前,仿佛与历史隔空对话,感受着这座园林的四季轮回与岁月沧桑。</p> <p class="ql-block">归途中,我翻阅博物馆展出的书法作品,那“狮子林”、“虹桥”等字迹苍劲有力,似在书写一段段被遗忘的故事。而我们,只是这片土地上短暂的过客。那些曾经的繁华与辉煌,如今都化作一声叹息,随风飘散。</p> <p class="ql-block">一个小女孩站在展柜前,专注地看着古籍与石碑,眼神中透着好奇与敬畏。她穿着白色上衣,扎着马尾辫,显得格外认真。我站在她身后,仿佛也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年代,听那些石碑在低语,讲述着圆明园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草地上的石柱依旧挺立,雕刻的纹路虽已斑驳,却依旧能看出当年的匠心。远处的游客三三两两地走过,仿佛在寻找什么,又仿佛只是来此凭吊一段逝去的时光。石柱静静矗立,像守望者,也像诉说者,将那段沧桑娓娓道来。</p> <p class="ql-block">莲池边,荷叶随风摇曳,粉色的荷花点缀其间,远处垂柳轻拂水面,仿佛在为这片宁静添上一抹温柔。我们坐在池边,看着湖水泛起涟漪,听着风声与蝉鸣交织,这一刻,历史与当下仿佛重叠,圆明园的美,不只是风景,更是时光深处的一声轻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