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过清明,朝朝布谷鸣

李青帝

<p class="ql-block">也就刚刚四点钟,那只布谷鸟就开始在楼前叫了,“布谷、布谷……”,声声清亮,划破寂静的黎明,驱散了夜色,也入了万户,真正万籁此俱寂,惟闻布谷音,这个穿着斑马裤的家伙耐心十足,直到你起床。想象一下,夏日的黎明,凉爽而寂静,正是酣睡时刻,这个早起的精灵,就站在你家窗前,“布谷、布谷”一声一声毫不停歇,让你爱不是恨不是,恼不是怒不是,翻来覆去也只能任它聒噪,像一个顽皮孩子的恶作剧,当其它鸟雀上场的时候它突然就没了声息,无影无踪了。它搅了我的好梦,我本该厌恶,可就像我们喜欢一个孩子,任他怎么淘气你都不能改变对其偏爱。或许这只小布谷也知道人们对它的喜爱吧,它常被视作吉祥的象征。听说大清早听到布谷鸟叫,是好运降临的预兆呢,谁又忍心去责备它呢。</p><p class="ql-block">可能没有更多人注意,这只小布谷已经在这里有些时日了,它从芒种前后就出现在这里,注意听几乎每天都能感知它,有时候在东边,有时候在西边,偶尔会在我家楼前,一声声“布谷布谷”是聒噪也是天籁,对我而言亲切美妙,好像来自记忆深处。城市的忙碌生活,早已忽略了节气的变化,感知变得麻木,此时,终于有心聆听自然之声,打开窗户,微风入室,鸟鸣入耳 ,自然惬意。</p><p class="ql-block">记忆中的小布谷通体灰色,腹部有灰白相间的斑纹,站立时像穿着一条时尚的斑马裤,大自然用最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那深深浅浅浑然天成的一抹灰,美丽灵动,小时候我曾经追逐过它,印象深刻。它飞一截走几步,频频回头,好像在等我,我走近了它又飞起,我快它快,始终在我面前几步之遥,像配合我的节奏,瞪着那双机灵的小眼睛,伸着脖子,拖着长尾巴,在新翻的地里深一脚浅一脚,歪歪扭扭地一步一回头,我追它跑,那挑逗与试探的眼神,明知追不上却欲罢不能,当我累得气喘吁吁时,它飞上了高高的树枝,“布谷、布谷”开始了它不变的歌唱。我对布谷鸟的偏爱大概就是那时候开始的。</p><p class="ql-block">后来才知道布谷鸟又叫杜鹃、杜宇、子规、望帝、蜀鸟、鶗鴂等,其实杜鹃是一个大科,有大杜鹃小杜鹃,有四声杜鹃也有八声杜鹃,种类很多,布谷鸟是大杜鹃。在古老的传说和故事中,布谷鸟有着特殊的寓意,它像一位神秘的使者,传递者大自然的信息。有道“时令过清明,朝朝布谷鸣”,农耕文明之下,时令尤为重要,布谷鸟叫声自然具有独特的农事意义。在北方,那一声布谷是麦收信号,农人开始磨刀霍霍积极备割。在南方那是插秧号角,准备栽秧插苗,水田劳作。“布谷、布谷”自古就是农耕韵律,无人不晓。</p><p class="ql-block">杜鹃的由来还有一段凄美的故事。相传古时候,蜀地有一位很贤明的首领望帝,名叫杜宇,非常爱他的百姓,他有一位能干的宰相憋灵,因治理水患有功,望帝念他劳苦功高,便将王位禅让,自己归隐了山林。可是憋灵称帝以后,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以致民不聊生,望帝十分后悔,不久便抑郁而终。死后灵魂化作杜鹃,因惦着百姓生计,每年的农耕时节便发出“布谷、布谷”的叫声,催促老百姓下田耕种,因日夜啼鸣直至口中流血,血染山坡化为杜鹃花,民间由此形成“子规啼血”的传说。布谷声声承载着望帝对百姓至死不渝的爱,鸟生的世代轮回中也拉满了他对故国永世不变的思念。人类生生不息,小小布谷鸟成了链接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美丽和谐的小天使。因为人们对其特殊的情感,所以它自古就是文人笔下的常客,关于它的诗词不胜枚举,文化意蕴更是丰富多彩。‌苏世让《初见杜鹃花》‌:“‌杜鹃也报春消息,先放东风一树花‌。” 首先杜鹃是春之使者。李白《宣城见杜鹃花》‌中:“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借杜鹃花与子规鸟的意象交织,抒发游子思乡,情真意切;‌‌‌柳永《安公子》:“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也是表达思乡之情。苏轼《浣溪沙》:“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幅美妙的乡间风景画,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再如,王维《送梓州李使君》:“万壑树参天,干山响杜鹃。”也是绝妙之笔,视听盛宴。李商隐《锦瑟》中有:“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诗人巧妙地化用了杜宇典故,写尽自己满腹悲苦哀怨。张献翼《杜鹃花漫兴》‌:“何事江南春去尽,子规声里驻年光‌。”是韶华易逝。……诸多的文学意象都借小小杜鹃升华,杜鹃对文学的贡献不可说不大。</p><p class="ql-block">杜鹃是夏候鸟,每年4至5月迁徙而来,到9至10月迁徙而去。分布广泛。据说我们国家主要是大杜鹃和四声杜鹃,是益虫,杂食,对农作物非常友好。俗话说物是千般好,也总有一事不如人,所谓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杜鹃也有一事让人诟病,那就是“鸠占鹊巢”。杜鹃科的鸟类以其残忍的“巢寄生”而闻名,它们会把卵产在其他鸟类的巢中,让寄主代自己孵化并养育后代。更糟糕的是,幼鸟孵化后还会将寄主的卵或幼鸟推出巢外,以获得更多的照顾。每每看到杜鹃幼鸟使出浑身解数将寄主幼崽推向巢外的视频,那强盗行径往往让人深恶痛绝,杜鹃也因此背负了诸多骂名,但这终究是人类一厢情愿的解读,在鸟类的世界里,这事见怪不怪,也许这正是自然赋予它们的生存智慧,自然生存法则永远都是弱肉强食,我们何必去苛责一只小鸟,也正是借助这种繁衍方式它们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有人曾追踪过布谷鸟的迁徙路线,那是跨越半个地球的迁徙之旅,谁也没有想到它们迁徙的终点竟然是非洲,迁徙路线途径多个国家和地区,看不出来它们用自己小小的身躯,将遥远的东方与非洲大草原紧密相连。看到这些报道我肃然起敬,这个小小的生命竟如此非凡坚韧,不能不令人惊叹。大自然总是充满着惊喜与未知,面对这些虽小却无比神奇的小家伙,我们没有理由不热爱不尊重它们。如果你也听到了布谷鸟的叫声,不妨停下脚步,用心去感受一下这个美妙的大自然精灵,你一定会捕捉点什么。</p> <p class="ql-block">注:图片来源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