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师14年育儿日记:前言

不内卷的杨老师

<p class="ql-block">曾经,我也执着于寻找一个“万能”的育儿公式,幻想能有一种方法,用了孩子就会立刻改变,让教育变得轻松无比。然而,现实很快让我明白:家庭教育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说明书”。即便是同样的理念,面对不同的父母和孩子个体,也会衍生出千差万别的问题,最终指向“因材施教”这个朴素却深刻的真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首育儿14年,我常戏谑地觉得儿子是来“报仇”的——那些挑战、摩擦和疲惫,几乎让我怀疑自己。然而,进入初中后,他的蜕变让我恍然大悟:原来他竟是来“报恩”的!这段经历让我深刻领悟到:孩子是“报仇”还是“报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选择的教育方式。 这正如常言所说,“先苦后甜”。育儿路上,前期的用心耕耘、耐心陪伴,甚至是痛苦的自我修正,往往预示着后期的甘甜收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当我整理14年前写下的这些心路历程,内心充满庆幸。庆幸自己当时拥有“自我革命”的勇气,敢于直面并改变那些不当的教育方式。我深切体会到:错误的教育方式,真的越早改变越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此,我决定将这些文字整理成册。谨以此日记,献给所有在育儿路上曾感焦虑或正在迷茫的妈妈们。希望我的故事、我的困惑、我的转变,能为你带来一丝慰藉或一点启发,助你找到那条真正适合自己、也适合你独一无二孩子的育儿之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请永远相信母爱的自觉与力量。</p><p class="ql-block">也请坚信,科学、温暖、持续优化的教育模式,终将指引我们收获理想的教育果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