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每年暑假,学校总会安排老师对部分学生进行家访,这次,儿子刚好是家访对象。班主任提前打来电话告知时,我心里藏着几分欣喜——这学期他的进步实在太大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儿子成绩一直稳在中等,全级两千多名学生里,他之前总在五百名左右徘徊。可这次期末考,竟一下子往前冲了几十名,硬生生从五百多名跃到了更靠前的位置。这份突破,绝非偶然。我看在眼里:那些夜晚,他书桌上的台灯总是熄得很晚;错题本上,红笔蓝笔标注得密密麻麻;就连周末,手机也不玩了,多了伏案刷题的专注。也正因如此,期末总结会上,全级老师特意围绕他的进步做了各科成绩分析,还给他颁发了“优秀奖”和“进步奖”的奖状。当时他站在台上,接过证书时指尖微微发颤,脸颊泛着红,那份藏不住的雀跃,我隔着手机屏幕都能感受得到。</p><p class="ql-block"> 可当我把家访的消息告诉儿子时,他却急了。“妈,你跟老师说别来了好不好?”他拉着我的胳膊,声音带着点恳求,眼神躲闪着不敢看我,“我……我不太想让老师来,”儿子反复劝我回绝老师。我有些纳闷,明明是值得骄傲的事,他怎么反倒觉得难以面对了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