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2025年7月13日。周日的清晨,我们带着沐沐和几位中国小朋友再次走进芝加哥科学与工业博物馆(The Museum of Science and Industry, MSI)。</span>娃们不知从什么地方打探到科学与工业博物馆针对性免费,于是邀约了其他四个中国家庭去博物馆集体遛娃。其实娃们己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了,因平时需每人约几十美元的门票,不经常来。但这里的确是遛娃的最好去处。我去年骑自行车来周边转过,没进去,今天是第一次进去参观,还与女儿一道去游览了潜水艇内部,大开眼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这座位于芝加哥海德公园、毗邻密歇根湖的宏伟建筑,前身是1893年芝加哥哥伦布世博会的艺术宫(Palace of Fine Arts),1933年正式转型为科技馆,如今已成为西半球最大的科学博物馆之一。博物馆占地14公顷,拥有超过3.5万件展品,涵盖物理、化学、工程、医学、交通等多个领域。博物馆被誉为“美国最优秀博物馆”之一,年接待游客超1500万人次。其融合工业遗产与现代科技的模式,成为全球科技馆的典范。在这里,蒸汽机车、潜艇内部、飞机模型等展品不仅展示了人类科技发展的轨迹,也唤起了孩子们对科学与历史的好奇心。</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 <p class="ql-block">展馆正面。</p> <p class="ql-block">一楼至二楼自动扶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进门大厅旁的火车实体展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二楼主展厅的火车发展史介绍。</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汽车发展历程。</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各式飞机实物展示。</span></p> <p class="ql-block">最早的莱特飞机模型。</p> <p class="ql-block">最早的莱特飞机模型。</p> <p class="ql-block">客机与运输机。</p> <p class="ql-block">宇宙飞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物理原理与自然科学展示。</span></p> <p class="ql-block">闪电的产生。</p> <p class="ql-block">观看刚孵出的小鸡。</p> <p class="ql-block">观看芝加哥铁路及交通模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span class="ql-cursor"></span>U-505潜艇展示。</span></p> <p class="ql-block"> 女儿和我专门买了U505潜艇的参观门票,目睹这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p><p class="ql-block"> U-505是纳粹德国海军的一艘IXC型远洋潜艇,于1940年6月12日在汉堡德意志造船厂开工建造,1941年5月25日下水,同年8月26日正式服役。该艇执行了12次巡逻任务,击沉8艘盟军商船(3艘美国船、2艘英国船、1艘挪威船、1艘荷兰船、1艘哥伦比亚船),总吨位约45,000吨。1942年11月,在特立尼达附近遭遇英军轰炸机袭击,严重受损但仍成功返航,成为“二战中受损最严重却仍能返港的U艇”。1943年10月,艇长彼得·策歇赫因不堪深水炸弹攻击压力,在指挥舱内自杀,成为唯一一位在潜艇内自杀的德军艇长。1944年6月4日,在西非海岸被美军第22.3特遣舰队(包括护航航母“瓜达尔卡纳尔”号和5艘驱逐舰)发现并攻击,仅7分钟后被迫浮出水面。美军登艇小组成功阻止其自沉,缴获密码机、航海日志和声自导鱼雷等机密资料。为避免德军察觉,美军秘密将潜艇拖至百慕大,船员被关押至1947年。美军对U-505进行技术分析,并短暂更名为“尼莫号”(USS Nemo)用于宣传。原计划作为靶船击沉,但在退役海军少将丹尼尔·盖勒里的建议下,1954年捐赠给芝加哥科学与工业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潜艇头部。</p> <p class="ql-block">潜艇中部。</p> <p class="ql-block">潜艇尾部。</p> <p class="ql-block">解说员在潜艇舱内解说。</p> <p class="ql-block">舱内的解说员。</p> <p class="ql-block">前端的艇员休息舱。</p> <p class="ql-block">潜艇进出舱口。</p> <p class="ql-block">发动机舱。</p> <p class="ql-block">发动机舱与控制舱门。</p> <p class="ql-block">发动机舱内仪表。</p> <p class="ql-block">艇舱内壁上的装饰浮雕。</p> <p class="ql-block">后部艇员休息舱门。</p> <p class="ql-block">后部艇员休息舱。</p> <p class="ql-block">潜艇尾翼。</p> <p class="ql-block">二战海战场境。</p> <p class="ql-block">美海军司令介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span class="ql-cursor"></span>博物馆里精心打造的芝加哥城铁路及公路交通网络实体光电模型也很亮眼。</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该博物馆不愧为全球科技馆的典范。博物馆通过真实工业遗产(如潜艇、矿井)与尖端科技结合,打造“沉浸式学习”模式,弥补了传统科技馆缺乏历史深度的短板,被誉为“硬件最气派”的科学场馆。其教育理念强调从互动中理解科学原理,如通过傅科摆证明地球自转、超长斜面实验验证伽利略理论等。设有13个学习实验室、五层圆顶影院和3个剧院,每年为2.2万名学生提供实验课程。不仅如此, 还有专为幼儿设计的实验室,通过搭建积木、操作水流管道等简单实验,探索基础物理原理。迷你梦幻屋展区,激发想象力,观察精细的微缩场景设计。在小鸡孵化场观察小鸡破壳过程,直观理解生命科学,以故事形式介绍孵化知识。森林生态展厅模拟真实森林环境,娃娃们可触摸动物标本、聆听自然声音,培养生态意识。在真人尺寸的仓鼠滚轮上奔跑,或通过3D心脏模型观察心跳与运动的关系,等等身临其境的自主动手项。真正的寓教于乐。同时,展馆的设计十分科学与考究,恃别是对残疾人和幼儿的行动考虑周全,轮椅及婴儿车可无处不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一天下来,孩子们意犹未尽。从蒸汽机车到潜艇,从飞机模型到科技互动装置,这里不仅是展示过去的窗口,更是激发未来梦想的舞台。</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