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美篇号:5285514 </p><p class="ql-block"> 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位于黄浦区人民大道201号人民广场附近。</p> <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底,我们参观了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参观了火爆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上)“法老的国度”展。</p> <p class="ql-block"> 法老的国度展.在适逢中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和“中埃伙伴年”之际,与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携手,在上海博物馆举办“对话世界”文物艺术系列的大展,旨在介绍古埃及文明及其最新考古发现。</p> <p class="ql-block"> 展览是中国官方博物馆与埃及政府间的首次合作,也是有史以来全球最大规模、亚洲最高等级的埃及文物出境展,倍受参观者好评。</p> <p class="ql-block"> 作为“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的核心板块,法老的国度展,系统呈现古埃及文明的宇宙观、社会秩序、宗教信仰及墓葬习俗。</p> <p class="ql-block"> 以及以尼罗河地理环境为背景,探讨法老作为神权与王权象征的核心地位,展现古埃及“生命复新”的永恒观念。</p> <p class="ql-block"> “法老的国度”以创世神话为起点,聚焦古埃及文明的地标神庙与金字塔,探寻古埃及文明的底色,追溯文明的轨迹。当秩序诞生、王权始兴,法老时代的历史叙事由此展开,奠定了此后数千年的灵魂基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众神初生 秩序且始</span></p><p class="ql-block"> 尼罗河穿过千里沙漠,注入地中海,是古代最发达的高速通道。它定期泛滥,带来肥沃的黑土地,孕育了人类的早期文明。每天太阳东升西落,每年尼罗河泛滥又退去,这种对立统一、促生了秩序与混乱对立共生的宇宙观,贯穿古埃及文明的始终。</p> <p class="ql-block"> 为战胜混乱带来的恐惧,古埃及人将对大自然的认知演绎为上千个神祇的形象,通过供奉众神维护宇宙秩序。这种根植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宇宙观使得古埃及人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归属感与文化凝聚力,推动了王权的诞生和早期国家的形成。</p> <p class="ql-block">彩陶几何网格纹壶</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距今约4700-4400年) </p><p class="ql-block">上海博物馆 藏</p><p class="ql-block"> 展览将中国文物与埃及文物共同陈列,通过对比古埃及前王朝时期陶器和中国马家窑文化时期陶器等, 探讨不同文明对人类永恒命题的理解,回顾埃及学在近代中国的萌芽,引发对文明古国现代转型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石罐</p><p class="ql-block">第2王朝(公元前2890-前2686年) </p><p class="ql-block">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古埃及在文明之初就表现出了对动植物和自然环境的细致观察和敬畏之心。陶碗上的几何图案描绘了河马的形象,这种动物具有双重的象征含义,既是混沌和破坏力的化身,也象征着生育、母性与再生。</p> <p class="ql-block"> 这尊雕像相当罕见地表现了冥界之主复活的一幕。奥赛里斯俯卧在制作木乃伊用的石床上, 手臂僵直地放在身体两侧,头部抬起,直视前方,显示了他从死亡中重生的神秘能力。</p><p class="ql-block">复活的奥赛里斯像</p><p class="ql-block">第26王朝(公元前664一前525年) </p><p class="ql-block">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伊西斯咖乳荷鲁斯像</p><p class="ql-block">青铜</p><p class="ql-block">后期埃及(公元前664一前332年) </p><p class="ql-block">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奥赛里斯三神像</p><p class="ql-block">石灰岩</p><p class="ql-block">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一前2160年) </p><p class="ql-block">伊斯梅利亚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秩序典章 王权王道</span></p><p class="ql-block"> 神人关系和谐、王权与神权结合,是古埃及人信仰世界的突出特点。神创造世界及其秩序,人以维持秩序的方式对神表示感激,而国王是维护秩序的核心。在古埃及辞书的分类中,神、人、死者分属天界、地界、冥界,而国王同时属于三界:他是神与人之间的中介,又是人间的法官,还是死者的保护人。</p> <p class="ql-block">阿蒙涅姆赫特</p><p class="ql-block">三世像</p><p class="ql-block">花岗闪长岩</p><p class="ql-block">第12王朝(公元前1985一前1773年) </p><p class="ql-block">1901至1905年间于卡纳克出土</p><p class="ql-block">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阿蒙荷太普一世碑</p><p class="ql-block">(有拉美西斯四世铭文) </p><p class="ql-block">石灰岩、颜料</p><p class="ql-block">第20王朝(公元前1186一前1069年) </p><p class="ql-block">戴尔·埃尔-麦迪纳工匠村出土</p><p class="ql-block">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石碑描绘了身着盛装的第18王朝国王阿蒙荷太普一世,左上角是他的两个王名国,周围一国铭文则是拉美西斯四世的王名,表明石碑制作时间远晚于阿蒙荷太普一世的统治时期。麦迪纳工匠村中的工匠群体将国王阿蒙荷太普一世及其母后神化并奉为自己的保护神,</p> <p class="ql-block">图特摩斯三世坐像</p><p class="ql-block">石灰岩</p><p class="ql-block">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 </p><p class="ql-block">索哈杰省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二世像</p><p class="ql-block">花岗岩</p><p class="ql-block">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 </p><p class="ql-block">马特鲁省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黄金舍布伊项圈</p><p class="ql-block">金、青金石、</p><p class="ql-block">第21王朝(公元前1069-前945年) </p><p class="ql-block">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仪式生活 等级社会</span></p><p class="ql-block">古埃及人很早就意识到了自然界的变幻莫测,他们试图用神话去解释自然万物的变化,用各类仪式、魔法和巫术与神明沟通,以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这些仪式往往配合着自然的节律和星象的变化。从供奉诸神到祭祀祖先,从国王加冕到亡者下 葬,古埃及人活在仪式的世界里,以这种方式化无常为恒常。 </p> <p class="ql-block"> 通过对仪式的解读,一个等级分明的金字塔形社会呈现在我们眼前。贵族精英阶层在各种仪式中扮演的角色最大程度地彰显着他们的社会地位,我们了解最多的也是这部分人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卡埃姆赫塞特及妻儿彩绘雕像</p><p class="ql-block">石灰岩、颜料</p><p class="ql-block">第6王朝(公元前2345一前2181年) </p><p class="ql-block">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卡埃姆赫塞特站像</p><p class="ql-block">石灰岩、颜料</p><p class="ql-block">第6王朝(公元前2345-前2181年) </p><p class="ql-block">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彩绘太阳船模型</p><p class="ql-block">木、颜料</p><p class="ql-block">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一前2160年) </p><p class="ql-block">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仆人磨谷物像</p><p class="ql-block">石灰岩、颜料</p><p class="ql-block">第5王朝(公元前2494-前2345年) </p><p class="ql-block">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仆人酿啤酒像</p><p class="ql-block">木、颜料</p><p class="ql-block">第6王朝(公元前2345-前2181年) </p><p class="ql-block">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模型展示了啤酒的酿造过程。放置在大桶口上的圆形板被用于过滤醪液,过滤后的啤酒从桶底附近的孔中流出,随后被储存在底座另一侧的罐子里。古埃及是最早掌握用酵母酿造啤酒的国度,考古分析表明他们在酿造中更多使用了小麦。</p> <p class="ql-block">仆人和牛犁地像</p><p class="ql-block">木</p><p class="ql-block">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一前2160年</p><p class="ql-block">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伊蒙荷太普铜坐像</p><p class="ql-block">青铜、金、银</p><p class="ql-block">后期埃及(公元前664一前332年) </p><p class="ql-block">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普塔站像</p><p class="ql-block">玄武岩</p><p class="ql-block">第19王朝(公元前1295一前1186年) </p><p class="ql-block">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合本索普度特坐像</p><p class="ql-block">花岗闪长岩</p><p class="ql-block">第22王朝(公元前945一前715年) </p><p class="ql-block">埃及国家博物</p> <p class="ql-block">国王头像</p><p class="ql-block">石灰岩</p><p class="ql-block">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一前1069年) </p><p class="ql-block">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斯文斯道 文人雅士</span></p><p class="ql-block">“象形文字"是古埃及人描绘和建构客观世界的一种尝试,赋予这些图画以超越词汇表达能力的含义,也是古埃及人特殊思维方式的体现。</p><p class="ql-block"> 智慧之神图特被认为是象形文字的发明者,也是书吏们的保护神。在古埃及, 要想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出仕为官是一条必经之路,其中最基层的职位是书吏。书吏负责书写、记录和计算,通过在这些微小工作中体现自己的文字才能,而一步步走上政府管理职位。</p> <p class="ql-block">僧侣体文字石片</p><p class="ql-block">第20王朝(公元前1186一前10 </p><p class="ql-block">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高级书吏霍尔-马赫贾的方雕</p><p class="ql-block">花岗岩</p><p class="ql-block">后期埃及(公元前664一前332年) </p><p class="ql-block">马特鲁省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阿赫孔苏之子霍尔的方雕</p><p class="ql-block">杂砂岩</p><p class="ql-block">第25王朝(公元前747一前656年) </p><p class="ql-block">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二世石碑</p><p class="ql-block">公元前2一前11年</p> <p class="ql-block">门图霍特普拱顶彩绘碑</p><p class="ql-block">第12王朝(公元航1985-前1773年) </p><p class="ql-block">石灰岩、颜料</p><p class="ql-block">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凯伊彩绘石碑</p><p class="ql-block">石灰岩、颜料</p><p class="ql-block">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055-前1650年) </p><p class="ql-block">阿拜多斯出土</p><p class="ql-block">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森奈穆特与公主奈笑尔拉像</p><p class="ql-block">灰花岗岩</p><p class="ql-block">18王朝公元前1550-响1295年) </p><p class="ql-block">1904年下卡克出土</p><p class="ql-block">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内萨蒙之子霍尔的方雕</p><p class="ql-block">第12朝(公元m8s-m15年) </p><p class="ql-block">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交融再造--埃及与地中海世界</span></p><p class="ql-block">埃及人最初使用了12位神祇的名字,这些名字后来被希腊人采用了。他们是最先给诸神设坛、造像。</p> <p class="ql-block">舍尚克二世与阿蒙神像</p><p class="ql-block">花岗岩</p><p class="ql-block">第22王朝(公元前945一前715年) </p><p class="ql-block">马特鲁省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斯芬克斯像</p><p class="ql-block">石灰岩</p><p class="ql-block">后期埃及(公元前664一前332年) </p><p class="ql-block">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鹰头鳄鱼像</p><p class="ql-block">石灰岩</p><p class="ql-block">后期埃及(公元前664一前332年</p><p class="ql-block">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哈托尔坐像</p><p class="ql-block">青铜</p><p class="ql-block">后期埃及(公元前664一前332年) </p><p class="ql-block">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哈珀克雷特斯站像</p><p class="ql-block">青铜</p><p class="ql-block">托勒密埃及时期(公元前332一前30年) </p><p class="ql-block">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彩绘镀金奥赛里斯像</p><p class="ql-block">木、颜料</p><p class="ql-block">托勒密埃及时期(公元前332一前30年) </p><p class="ql-block">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伊西斯怀抱荷鲁斯像</p><p class="ql-block">青铜</p><p class="ql-block">后期埃及(公元前664一前332年) </p><p class="ql-block">萨卡拉出土</p><p class="ql-block">埃及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伊西斯怀抱荷鲁斯的主题在后期埃及时期盛行,并延续至希腊罗马时期,可能是基督教中圣母玛利亚怀抱圣子这一主题的灵感来源。</p> <p class="ql-block">伊奥尼特女神坐像</p><p class="ql-block">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 </p><p class="ql-block">卢克索阿蒙荷太普三世神庙出土</p><p class="ql-block">卢克索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守护国王的鹰神雕像</p><p class="ql-block">石灰岩 拉希纳出土</p><p class="ql-block">第30王朝(公元前380一前343年) </p><p class="ql-block">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木乃伊面具</p><p class="ql-block">粘合材料</p><p class="ql-block">希腊罗马时期(公元前332-公元395年) </p><p class="ql-block">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木乃伊面具旨在保护木乃伊的头部和上部躯干, 确保主人能恢复呼吸和进食等重要功能,最早出现于中王国时期。古埃及人认为灵魂能识别身体,所以面具也起到维持个人特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永恒回归 来世信仰</span></p><p class="ql-block">以来世信仰为核心的宗教体系,是古埃及早期国家形成时期创造出来的高级文化的主要内容,这种高级文化是当时社会精英综合各种地方传统打造而成的,是统治手段的核心部分。在埃及,高级文化与国家产生同步,确定了此后三千年古埃及文明的灵魂基调。</p> <p class="ql-block"> 古埃及人认为,人由以下几个元素组成:肉体、卡(ka)、巴(ba)、名字、影子。“卡”是人的生命力所在,在人死后继续存在,因此需要不间断的供养,墓室里死者的雕像就是卡的化身。“巴”是人的灵魂或人格,是一种动态的力量, 显现为人头鸟身的形象。构成人的元素在人死亡时解体,通过丧葬仪式,以坟墓为中心,它们被重新连接。</p><p class="ql-block">巴斯马提彩绘人形棺</p><p class="ql-block">木</p><p class="ql-block">后期埃及(公元前664一前332年) </p><p class="ql-block">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赛提尔伯尼的卡诺匹克罐(1组4只) </p><p class="ql-block">方解石-雪花石膏(石灰华) </p><p class="ql-block">第26王朝(公元前664-前525年) </p><p class="ql-block">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狮形浇祭供桌</p><p class="ql-block">方解石-雪花石膏(石灰华) </p><p class="ql-block">第3王朝(公元前2686一前2613年) </p><p class="ql-block">1860年于萨卡拉出土</p><p class="ql-block">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阿蒙纽特纳赫特彩绘人形内棺</p><p class="ql-block">木、颜料</p><p class="ql-block">第21王朝(公元前1069-前945年) </p><p class="ql-block">代尔,巴哈里出土</p><p class="ql-block">埃及国家傅物馆</p> <p class="ql-block">佩德阿蒙的彩绘人形棺</p><p class="ql-block">西克美元花木</p><p class="ql-block">第21王朝(公元</p><p class="ql-block">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人形棺盖</p><p class="ql-block">石灰岩</p><p class="ql-block">托勒密埃及时期(公元前332-前30年) </p><p class="ql-block">埃及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希腊罗马时期(公元前332-公元395年) </p><p class="ql-block">女性木乃伊面具</p> <p class="ql-block"> 埃及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通过文物展示,可以让参观者了解古埃及的政治、宗教、艺术、科技等方面的成就。 这有助于提升公众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认识,促进跨文化的理解和尊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