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的纪念

幻想星空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自己的故事——知青雕塑</div> 在网上收集一些知青纪念碑、知青雕塑,贴出来与朋友共享,回忆那永远的知青岁月。 1990.11.25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展出北大荒知青回顾展--魂系黑土地 在北大荒农场的边缘,一座灰白色的知青纪念碑静静矗立。碑身上"知青足迹"四个字早已被风雨磨出细密的裂痕,像极了当年那些少年被冻伤的脸颊。 <br> 纪念馆的玻璃柜里,褪色的日记本摊开在1974年10月15日:"今天割完最后一片麦子,我的手在流血,但比不过李燕去卫生所时雪地上的红脚印。"墙角堆着生锈的锄头和搪瓷缸,缸底还粘着半世纪前的玉米糊。 <br> 纪念园的杨树林是返城知青们栽的,如今已亭亭如盖。每片叶子都记得,那些在油灯下读《第二次握手》的夜晚,也记得返城时月台上撕心裂肺的哭声。有个总来扫墓的老人说,他们纪念的不是苦难,是冻土里居然也能长出希望的奇迹。 <br> 夕阳把纪念碑的影子拉得很长,像条通往过去的铁轨。一群中学生来研学,有个女孩突然指着展板问:"老师,这些哥哥姐姐的梦想,后来都实现了吗?"风穿过白桦林,把答案吹散在漫天飞舞的杨花里。 <div>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九团雕塑《曾经》<br></div> 2020年9月29日,绥滨农场有限公司隆重举行知青雕塑落成典礼,这座知青雕塑命名为“曾经”,由北京、上海、哈尔滨、天津、杭州、温州、佳木斯、鹤岗等地知青战友以及曾与知青一起工作生活过的1500多名农场青年捐款建造,共收到捐建资金109万多元,其中润新公司董事长杨润德赞助80万元,由知名雕塑家、曾担任毛主席纪念堂雕塑组组长的盛杨教授及其设计团队设计制作。<br> “曾经”知青雕塑揭幕仪式上,杨润德董事长参加典礼剪彩、揭幕仪式,并作为知青代表深情讲述了他与绥滨农场的故事,表示黑龙江的艰苦生活培养了他坚强执着的性格,成为了人生的一大财富,如今润新公司经营企业、扩建厂房的基础知识、关爱员工的暖心举措等种种行为,都与他的知青经历不无关系。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九团雕塑《曾经》局部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一团知青纪念亭<br>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一团知青亭于2021年9月16日举行落成典礼,地点在军川农场的万源广场。以下是关于知青亭的具体介绍:<br> 建设背景:知青们为纪念在军川农场度过的青春岁月,自发筹资建设知青亭,得到了农场的大力支持。<br> 设计特点:知青亭由设计师乐嘉龙设计,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高约9.5米,占地6米×6米,两层檐口,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点。<br> 文化内涵:亭中央上方有“知青亭”三个黑色大字,两根柱子上挂有楹联,右侧为“百年日月戍边四海情”,左侧为“半世春秋屯垦军川恋”。亭东侧竖立着刻有“知青足迹”的石碑,背面碑文对知青进行了客观注解。<br>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二团知青园正在筹建中<div>知青园简介<br> 知青园坐落在名山农场和顺小区,占地1000平方米。<br> 知青园由知青石、知青椅、知青路、知青广场和知青林构成,是2703名在名山农场工作过的各地知青留在名山的一份纪念,也是献给名山乡亲的一份心念。<br> 知青园于2025年8月建成,名山农场党委及各部门给予极大的支持,投入了基建施工资金。各地知青和农场子弟以及原隶属二师师部的名山木材厂、名山淀粉厂部分知青共590人为知青园建设捐款18.5380万元。<br> 在此,我们感谢支持知青园建设的名山农场,致敬所有支持和为知青园做出贡献的荒友。<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名山农场知青园建设筹备组 2025年8月</div></div> 《知青园》开园揭幕 乌拉盖兵团小镇<br> 乌拉盖兵团小镇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的乌拉盖管理区,是一个以兵团文化为主题打造的特色旅游小镇。这里曾是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具体为51团或相关连队)的驻地(1970年代),保留了浓厚的兵团历史氛围,那段特殊的岁月里,大量的知识青年(知青)响应国家号召,从城市来到这片草原,参与开垦、建设,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现通过文旅开发成为展示兵团精神、草原风情和红色文化的独特景点。<br> 主要特色与体验:<br>1.兵团文化遗址﹕保留兵团时期的建筑、礼堂、标语等,设有兵团文化展馆,展示当年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和历史照片,再现知青屯垦戍边的岁月。<br>2.影视取景地﹕电影《狼图腾》曾在此取景,部分拍摄场景保留为景点,如兵团礼堂、知青宿舍等,吸引影迷打卡。<br>3.草原风光﹕地处乌拉盖草原腹地,夏季绿草如茵,可体验骑马、射箭、牧羊等游牧活动,夜晚欣赏星空。<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