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行之壮族民居博物馆

伙夫

<p class="ql-block">走进壮族民居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关于壮族民居的介绍海报。海报上详细介绍了“干栏”这一壮族传统建筑形式。干栏由树积木搭建,悬空于地面,形成一座座空中阁楼,既防潮又避虫,体现了壮族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我站在海报前细细品读,仿佛能感受到那种高悬于空中的宁静与安全。</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一幅关于壮族美食的介绍图吸引了我。五色糯米饭、糍粑、油堆等特色美食的制作过程被一一展示出来。五色糯米饭色泽鲜艳,寓意五谷丰登;糍粑软糯香甜,是节日必备;油堆则外酥里嫩,香气扑鼻。看着这些美食的图片,我忍不住想象起它们的香味,仿佛已经置身于壮族人家的厨房,感受着那份热闹与温馨。</p> <p class="ql-block">在博物馆的另一角,我看到了关于土官时期官田和民田经济的介绍。背景图是桂林山水的风景,文字部分详细解释了土官制度的历史背景及其与民田经济的关系。土官不仅是地方的治理者,还掌握着大量的官田,对地方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我站在展板前,仿佛穿越回那个时代,看到土官在田间巡视,百姓在田地里辛勤劳作,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p> <p class="ql-block">走出展厅,我来到了博物馆的入口。这座建筑具有传统风格,入口上方是一个镂空的三角形装饰结构,屋顶覆盖着灰色瓦片,两侧悬挂着红色灯笼。背景中有茂密的树木,天空阴沉,给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感觉。我站在“博物馆售票处”的标识前,回望这座古朴的建筑,心中充满了对壮族文化的敬仰与好奇。</p> <p class="ql-block">继续向前,我看到了一座具有传统风格的建筑,屋顶有翘角,墙面由红砖砌成,旁边还有一座带有尖顶的凉亭。背景是郁郁葱葱的山峦和阴沉的天空,整体氛围宁静而古朴。我站在建筑前,仿佛能听到风吹过瓦片的声音,感受到那份来自历史深处的沉静与安详。</p> <p class="ql-block">在博物馆的另一侧,我看到了一块介绍壮族服饰的展板。展板上详细介绍了壮族服饰的特点、颜色和风格,并配有壮族服饰的图案和相关人物照片。壮族服饰色彩鲜艳,图案精美,体现了壮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我站在展板前,仿佛看到了那些身着传统服饰的壮族姑娘,她们在节日里翩翩起舞,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走出博物馆,我来到了外面的山坡上。远处是一座高耸的山峰,山体表面覆盖着绿色植被,山脚下有茂密的树木。山前有一个大型的风车装置,风车由金属材料制成,背景是阴沉的天空。我站在山坡上,看着风车缓缓转动,仿佛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与壮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我又看到了另一个风车装置。风车由金属材料制成,叶片由多根金属杆组成,背景是高耸的山峰和茂密的绿色植被,山脚下还有水面,风车旁边有一些绿色植物。我站在风车旁,感受着微风吹拂,仿佛能听到风车转动时发出的轻柔声响,那是大自然与人类智慧的交响曲。</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来到了一块大石头前,石头上用红色字体写着“松溪民居博物馆”,背景是茂密的绿色植被和几棵高大的树木,环境显得非常自然和宁静。我站在石头前,回望整个旅程,心中充满了对壮族文化的敬仰与对自然的热爱。这次崇左之行,不仅让我了解了壮族民居的历史与文化,更让我感受到了那份来自大自然与人类智慧交融的宁静与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