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遐想

张顺彬

<p class="ql-block">  集安,鸭绿江畔。当秋风掠过群山时,总会掀起一阵细碎的声响,像无数片陶瓦在低声絮语。那些散落在山谷间的石墙残垣,被岁月磨得温润混沌,指尖抚过之处,仿佛能触到一千六百年前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  丸都山城,王城的象征,只是城砖棱角被风雨磨成了残垣。这些带着绳纹的泥土曾托起过旌旗猎猎的宫殿,也曾在烽火中见证过刀剑相击的寒光。考古队员说,城墙上的每一道裂痕都藏着故事——或许是某个守城士兵刻下的思念,或许是某次暴雨冲刷出的时光印记。山风穿过残破的瓮城,呜咽声里仿佛还能听见当年市集的喧嚣,小贩的吆喝混着马嘶,在山谷间久久回荡。</p> <p class="ql-block">  伫立将军坟前,仰望那由巨大玄武岩堆砌的王陵,每一块石头都沉默如谜。据说当年工匠们将糯米汁混合黏土作为黏合剂,让这些巨石历经千年风雨仍紧密相依。阳光穿过石缝投下斑驳的光影,恍惚间似有甲胄铿锵之声从历史深处传来,那是高句丽勇士出征前的呐喊,还是匠人凿石时的号子?</p><p class="ql-block"> 好太王碑矗立在旷野中,青苔爬满了斑驳的碑文。那些模糊的汉字里藏着王朝的兴衰:从朱蒙建国的传说,到与中原王朝的交锋;从丸都山城的险峻,到国内城的繁华。风吹过碑体,仿佛在诵读那些被时光掩埋的故事,而碑前的野草年复一年枯荣,恰如一个王朝的轮回。</p> <p class="ql-block">  那些散落山间的古墓最是让人心神摇曳。壁画上的朱雀玄武依旧色彩鲜明,仕女裙摆的褶皱里似乎还沾着当年的胭脂香,骑士铠甲的鳞片在幽暗光线下闪着冷冽的光。当指尖轻轻叩击墓室的石壁,回声竟带着奇异的温润,仿佛千年前的体温尚未散尽。那些长眠于此的王者与贵族,是否也曾在某个月色如水的夜晚,凭栏眺望这片他们守护的山河?他们的雄心与柔情,都随着时光沉淀进这方水土,化作泥土里的养分,滋养出漫山遍野的野花。</p> <p class="ql-block">  山脚下的博物馆里,陈列着几块砖瓦。玻璃柜里的铭文砖上,“愿太王陵安如山固如岳”几个字还清晰可辨。太王的陵墓确实坚固,历千年而不坏,只是太王的尸骨早已不知去向,想来这砖上的祝祷,终究是落了空。一对年轻情侣在展柜前自拍,那姑娘将嘴唇涂得鲜红,对着手机镜头比出剪刀手,背景恰是那块灰扑扑的古砖。</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鸭绿江畔,江水依旧清澈如镜。对岸就是朝鲜,暮色中只见山影起伏,不见人烟。江水平缓,偶尔泛起几道波纹,想是鱼儿在下面游动。高句丽极盛时,疆域直达朝鲜半岛中部,如今却被这条江水生生劈成两半,分属两个国度。历史总是如此,将完整的撕碎,又给碎片镀上怀旧的金光。当年高句丽的使者或许曾沿着这条江顺流而下,带着贡品与使命;而戍边的士兵也曾在此饮马,望着对岸的炊烟思念故乡。如今江水流淌依旧,却再也映不出当年的旌旗与战船,只有岸边的芦苇在风中摇曳,像在诉说着那些被江水带走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  群山被晚霞染成金红色,远处的村庄升起袅袅炊烟,古老的城郭在暮色中渐渐模糊。我站在山巅回望,高句丽的身影已融入苍茫暮色,唯有那些镌刻在时光里的印记,在心底轻轻漾开,化作一声悠长的叹息,与江风一同消散在夜色中。忽然明白,所谓王朝的遗迹,从来不止于砖石与碑文。它藏在山间的风里,在江水流淌的韵律中,在这片土地上世代相传的呼吸里。高句丽早已远去,但那些关于勇气、智慧与生存的记忆,早已化作山脉的骨骼,融入江河的血脉,成为这片土地永恒的一部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