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 称 毛毛(沈明华)</p><p class="ql-block">美篇号 11610052</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踏入西江千户苗寨,就像回到了久违的故乡。这里的一切,依旧是那么熟悉,却又仿佛多了一份岁月沉淀后的韵味。</p><p class="ql-block">还记得六年前第一次来的时候,我被这里的美景所震撼,那层层叠叠的吊脚楼,那璀璨如星河的夜景,都让我流连忘返。而这一次,我更多的是在回忆与感悟。</p><p class="ql-block">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我又吹起了西江的风,它还是那样温柔,带着苗寨独有的质朴与安然,轻吻我的脸庞,像是老友久别重逢的拥抱。</p><p class="ql-block">沿着熟悉的石板路漫步,街边阿婆的银饰依旧闪烁着动人的光泽,苗族姑娘的裙摆依然在微风中轻盈舞动,仿佛时间在这里放慢了脚步。每一间吊脚楼都像是一本古老的书,记载着苗族的历史与文化,等待着人们去翻阅。</p><p class="ql-block">我站在观景台回望,千百座木楼如静默的老者,驮着世代的炊烟。穿红裙的阿妹走过石板路,银饰叮当撞碎了暮色。山风里还飘着酸汤鱼的微辣,混着柴与青草的气息。</p><p class="ql-block">这哪里是游过的一个村寨,分明是把一段鲜活的岁月,折进了记忆的褶皱里。此后每想起西江的苗寨,耳畔总会响起芦笙的余韵,眼前会浮出那些在阳光下发亮的笑脸——那是苗寨最动人的底色,也是行囊里最沉的收获。</p><p class="ql-block">我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和米酒的醇香,那是西江千户苗寨独有的味道。</p><p class="ql-block">再次来到这里,我不再是匆匆过客,而是带着一颗宁静的心,去感受这份独特的美好。让西江的风,吹走我生活中的烦恼与疲惫,只留下内心的宁静与满足。</p> <p class="ql-block">在2025的时光轴里,我奔赴了一场与西江千户苗寨的再次约会。5月26日下午,我踏入这片土地,仿佛一脚迈进了千年前的苗疆旧梦。午后的阳光小心翼翼地穿透雾霭,洒下斑驳光影,给这古朴的寨子披上一层薄纱。漫步在青石板路上,脚下的石板被岁月打磨得光滑温润,发出清脆的声响,似在低声诉说着苗族先辈们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桥在苗族人的日常生活中有着许多特殊的寓意,除具有修阴功、集功德;祈愿家庭添丁加口,保佑小孩茁壮成长,老人福寿康宁等等和方便生产生活交通外,其建桥的用意也各有不同。回龙桥(7号风雨桥)位于西江苗寨的寨尾,也称“拦龙(鱼)桥”,顾名思义就是拦住龙的意思。苗家人认为龙不仅能兴云布雨,保村佑寨,而且还能招财进宝,守护苗寨的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苗家有句谚语“人守寨,龙守财”。就是因为修建了这座拦龙桥,拦住了龙,守住了财富,西江苗寨才人丁兴旺、风调雨顺、财源滚滚。</p> <p class="ql-block">走进苗寨,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历史对话。苗族人民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生活的美好。他们的歌舞,是对生命的赞美。他们的服饰,是对自然的敬畏。他们的习俗,是对传统的坚守。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苗寨就像一个宁静的港湾,让我们的心灵得到片刻的栖息。</p> <p class="ql-block">西江千户苗寨,是苗族文化的活化石。那一座又一座的吊脚楼,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坚韧地矗立在青山之间。它们见证了苗族人民的迁徙与繁衍,承载着千年的文化传承。每一根木梁,每一片青瓦,都诉说着先辈们的智慧与勇气。</p> <p class="ql-block">寨子里,苗族姑娘身着五彩斑斓的服饰,头戴银冠,笑语盈盈。她们的眼眸如同山间的清泉,清澈而明亮,流淌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远方客人的欢迎。芦笙声声,苗歌悠扬,在微风中飘荡,那是苗族文化的独特韵律,直击心灵深处。</p> <p class="ql-block">阳光透过雾气,洒在西江千户苗寨的吊脚楼上,仿佛世界都被洗净了。漫步在吊脚楼之间,感受苗族文化的鲜活与热情,真是身临其境。这里的建筑像是大自然亲手雕刻的艺术品,每一砖每一瓦都在诉说着故事。</p> <p class="ql-block">西江千户苗寨隐藏在青山绿水之中,宛如一座隐藏的桃花源。清澈的小河、别致的风雨桥,还有那隐藏在山间的响水岩瀑布,踏青之旅,流连忘返。这里的每一处自然景观都让人惊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屹立千年的苗族堡垒,上千座吊脚楼依山而建,层层叠叠,气势恢宏。它们如同一个个坚毅的战士,守护着苗族的文化与尊严,历经风雨洗礼,依然傲然挺立。</p> <p class="ql-block">看那白水河,奔腾不息,流淌着苗族千年的历史与文明。风雨桥上,岁月的痕迹清晰可见,但它依然坚实稳固,见证着苗族人民的坚韧与智慧。站在桥上,迎着风,仿佛能听见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感受到苗族先辈们披荆斩棘、开疆拓土的壮志豪情。</p> <p class="ql-block">白水河——又称西江河,发源于雷公山北坡翁巴基,经西江汇入清水江后流入长江。境内河全长16.8公里,流域面积65.39平方公里,天然落差768米,共有大小支流10条。白水河自东向西穿越众多峡谷、瀑布,形如一条美丽的白布而得名。其水质清澈透亮,滋养了一代又一代西江人。</p> <p class="ql-block">在喧嚣尘世中寻寻觅觅,我于西江千户苗寨觅得一片心灵净土。当我走进这片古老的苗疆大地,仿佛跨越了时空的长河,与千年前的苗族先辈们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那依山而建的吊脚楼,是苗族人民智慧与勤劳的结晶,它们历经风雨,见证了苗寨的兴衰变迁,承载着一代又一代苗家人的梦想与希望。</p> <p class="ql-block">苗族的文化,如同璀璨的星辰,在历史的天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他们的歌舞,热情奔放,传递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他们的手工艺,精致细腻,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匠人们的心血与情感。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震撼与感动,那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p> <p class="ql-block">西江千户苗寨,它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一座活着的文化博物馆。它让我明白,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根,不能丢失那些珍贵的传统文化。这一趟苗寨之行,将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激励着我在未来的日子里,去守护和传承那些即将消逝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吹了西江的风,那风里藏着古老苗寨的故事。它穿梭在层层叠叠的吊脚楼间,带着芦笙的悠扬和米酒的醇香。我沿着石板路漫步,风轻拂脸颊,似苗族姑娘温柔的问候。街边绣坊里,丝线在指尖舞动,仿佛能绣出时光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苗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4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他们的先民在贵州地区活动。经过多次迁徙,苗族逐渐定居在贵州。西江千户苗寨的历史至少有800多年,甚至可能超过2000年。传说苗族的祖先蚩尤在涿鹿之战中被黄帝和炎帝打败后,部落南迁。约600多年前,一部分苗族先民从榕江小丹江一带迁徙到西江地区。他们发现猎狗身上沾有浮漂,认为此地适合水稻生长,于是定居下来。“西江”在苗语中有“讨要”之意。</p> <p class="ql-block">走在千户苗寨里,最大的快乐就是穿梭于这些白水河畔,看着一座座百年的吊脚楼,就感觉时光静止了一样,特别的惬意。我们一路从寨尾的7号风雨桥来到了1号风雨桥,从这里可以坐观光车直达山顶的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登上西江千户苗寨观景台,仿若踏入了一个隐匿于尘世之外的梦幻之境。极目远眺,连绵的青山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青绿画卷,将整个苗寨温柔地拥入怀中。白天,错落有致的吊脚楼在阳光的轻抚下,闪耀着温暖的光芒。木质的纹理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层层叠叠的屋顶好似鱼鳞般排列,彰显着苗家建筑的独特韵味。</p> <p class="ql-block">西江千户苗寨观景台,是苗族文化与自然美景完美融合的绝佳之地。傍晚云雾缭绕中的吊脚楼宛如水墨画,观景台上的你被轻柔的云雾环绕,仿佛置身于仙境。错落有致的吊脚楼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宁静而神秘。阳光穿透云雾,洒在青灰色的屋顶上,给人带来温暖与希望。</p> <p class="ql-block">西江千户苗寨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它是历史上苗族人民第三次大迁徙的主要聚集地,苗族迷信鬼神、盛行巫术,主要有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的信仰深刻地影响了苗寨村民的生活习惯和民居建筑的建造。西江千户苗寨是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全寨共有1400余户、6000余人,苗族人口占99.5%,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p> <p class="ql-block">西江牯藏节、苗年,闻名四海,苗族农耕、节日、银饰、歌舞及其遗风古俗在这里世代相传。这里保留着最纯粹的自然美景,而且有着深厚的人文气息,具有“露天博物馆”、“中国最美的苗寨”等美称,是研究与探索苗族文化的绝佳之地。西江千户苗寨的得名源自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它并非指一条江河,而是“西”氏族向“赏”氏族讨来的地方,因此得名“西江”。根据《林荫记》中记录的西江苗族子连父名的世系谱,从蚩尤到1732年间共有284代,说明生活在西江的苗族是蚩尤的直系后裔。</p> <p class="ql-block">西江千户苗寨的建筑独具特色,以吊脚楼为主。这些吊脚楼依山而建,巧妙地利用地形,一半悬空,一半着地。吊脚楼不用一钉一铆,房子框架由榫卯连接,体现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精湛技艺。寨内吊脚楼层层叠叠,顺山而建,又连绵成片,气势恢宏。它们不仅具有简洁、稳固、防潮的优点,还能节省耕地和建材。从外观上看,装饰精美,雕刻细腻,每一处都展现出苗族人民的独特审美。西江千户苗寨的吊脚楼营造技艺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研究苗族建筑科学的重要资源。</p> <p class="ql-block">旅行,不仅是看风景,更是与文化的深情相拥。坐在吊脚楼的阳台上,泡一杯清茶,与苗族的阿婆聊天,听她讲述古老的传说和家族的故事。她的声音温柔而亲切,眼神中透露出岁月沉淀后的智慧与豁达。在她的讲述中,我仿佛穿越了时空,感受到了苗族人民在这片土地上的奋斗与传承。</p> <p class="ql-block">离开观景台下山后,信步走在青石和鹅卵石铺设的街巷,所及视野的是寨内吊脚楼层层叠叠,顺山而建,又连绵成片,气势恢宏。沿街店铺林立,你可以近距离参观银饰坊、农民画家、刺绣坊、米酒坊、起鼓场、鼓藏头家、鼓藏堂、活路头家等文化景点,选择属于自己的浪漫。</p> <p class="ql-block">这里犹如一幅宁静而优美的画卷,宛若仙境,每个转角都可能邂逅不同的风景。或是身着苗族服饰的女子在“美人靠”前刺绣,或是波光粼粼的白水河上横跨的风雨桥,又或是充满神秘文化与传统技艺的嘎歌古巷。这里,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的首选之地,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西江千户苗寨素有“苗都”之称,是一个保存着完整且典型的苗族原始生态文化的地方,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到访时曾赞叹道“以美丽回答一切,看西江知天下苗寨”。心里有花在,走到哪里都会开。坐拥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以美丽回答一切”的西江,正锚定“世界一流苗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发展目标,踔厉奋发,笃定前行。</p> <p class="ql-block">西江千户苗寨,它是人间的仙境,是心灵的净土。在这里,你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忘却生活的烦恼,沉浸在这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文化中。它就像一首古老的歌谣,在岁月的长河中传唱不息。又像一幅绚丽的画卷,在天地间展现着它的独特魅力。如果你也渴望一场心灵的旅行,不妨来西江千户苗寨走一走,看一看,感受这份来自大自然和民族文化的双重馈赠。相信你一定会和我一样,深深爱上这片人间仙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