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城公园抗日献金盛况记录

瞿人犁石

<p class="ql-block"> 作者 熊德成</p> <p class="ql-block">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而作。</p> <p class="ql-block">成都市少城公园当年献金会人山人海会场一角。</p> <p class="ql-block">冯玉祥1943年在成都抗战募金,是12月24日抵蓉的,他先后在蓉城等各地,奔波25天,筹集千万资金。1944年1月16日,是他在成都最繁华的少城公园组织的最后一场献金活动,盛况空前。双流区档案馆保管的《冯玉祥给爱国朋友的第六封信》档案,详细记载了当时这场献金盛况。</p><p class="ql-block">其况当时中央日报记者唐贤龙先生撰文作过精彩记载,《冯玉祥给爱国朋友的第六封信》有保存,档案照录:</p> <p class="ql-block">1944年,昨天,即1月16日,早上,还不到九点钟,当太阳尚躲在云端里的时候,少城公园里的体育场上,便挤满了各色各样的人群,有气宇轩昂的军人,有文质彬彬的学生,大腹便便的银行家,穷苦辛劳的工人,有花枝招展的仕女,有头发斑白的老太婆,有天真烂漫的小孩子,甚至连一向修心学道的和尚道士们,也都精神抖擞的挤在那儿,一阵一阵的都涌向那一块广场上。赶往那里献金去!</p><p class="ql-block">“中国国民节约献金救国运动成都分会献金大会”的红布白字的横匾,在阳光照耀下,向每一个踏进少城公园里的人,闪着微笑的脸。台上三十几个同盟国家的国旗,飘扬着欢迎每一个来参加献金的人。</p> <p class="ql-block"> 冯玉祥将军个人肖像</p> <p class="ql-block">九点多钟张主席(张群)便到了。他今天穿着一件蓝布大褂。他先站在主席台的右后侧,不时的指挥着一些人。余市长中英,方局长超,严司令啸虎等,都忙得东奔西跑,一刻都未停。台右边的各机关团体献金处,更是挤得水泄不通:忙煞了二十多个中央银行的职员。这个刚挤上来,那个便又涌上去;前边的还未办完手续,后面的人又如潮似的挤到前面,这个说:“让我先来缴一缴嘛!”那个叫:“你别急,稍微等一下嘛!”那种拥挤的情形,比买“平价米”或“平价布”的时候还要热烈。因为机关太多,人也太多,故一直到十点二十分,大会才正式开始。</p><p class="ql-block">在军乐悠扬声中,当冯玉祥将军穿着老蓝土布的棉袍,走进少城公园时,台上与台下的人,都不约而同的热烈鼓着掌。冯将军笑了,这是他二十多天来宣讲的辛劳和一腔赤忱所换得来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  成都市当年的少城公园大门</p> <p class="ql-block">张群主席先演说。他说,要想赶走日本鬼子,大家应该出钱出力!当播音机宏亮播送出他的训词时,全场都肃穆了,都在静听他一句句的有力的讲词。张主席激昂而又兴奋的说:“今年是战争胜负决战的一年,也是要花钱最多的一年。现代的战争就是金钱的战争,没有钱,就不能打仗。四川在抗战中,固然已尽了很大的力量,但在后方,却依然有很多醉生梦死,花天酒地的,在过着极奢侈的生活。中国要想早点把日本鬼子赶出去,大家便应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务使每一个钱都应用到前方战士们的身上去;务使每一分力,都能用在抗战方面。”最后张主席比喻“冯玉祥将军为一个警钟,为一个教育家,为一个伟人,把后方的人民都震醒了,并教育着后方的人民,应该有钱的多出钱。”张主席的话句句都简明有力,简直象一个铁锤一样,深深的敲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使我们每个人都感到惭愧和警惕。</p><p class="ql-block">张主席演说完后,冯玉祥将军接着演说。台下掌声雷动。冯将军说:“我今天来参加这个会,除了感到很荣幸以外,我觉得十二万分的光荣。玉祥看到各位这种热烈的情形,实在觉得非常高兴。”说到这里,他笑了,底下所有的人都笑了。接着,他又说:“我希望每一个中国人,都要拿出他的良心来,有钱的多出钱,有力的便出力。”最后,他还谦虚的说了一句:“谢谢各位”!</p> <p class="ql-block">冯玉祥将军题写的“还我河山”豪言花瓶在献金会上迫卖!</p> <p class="ql-block">冯将军的话说完,正式献金便开始,于是,乐声大作,鞭炮齐鸣。尽管寒风凛冽,但每个人的心里,却感到暖洋洋的,仿佛是三月的阳春天气。献金是由余市长唱名,由每一队的领队在播音机前报告数目。计银行队献金总数为一百二十四万六千元。商人队一百六十万元。学校队:各大学为五十三万四千七百元(尚有两大学未统计在内),各中学为一百四十一万二千五百七十九元,各小学为十一万五千七百六十八元(尚有廿五个小学未计算在内)。工人队二十三万五千元。工厂队一百万三千六百四十六元八角七分。机关队一百一十一万七千元。绅民队一百一十八万二千七百九十四元。特种队七十四万四千二百五十九元。外加中央军校五万元,空军各联合机关二十三万九千一百八十九元。另尚有成都市基督徒节约献金分会五十三万零七百八十四元,及僧伽四万四千零九十元,成都市妇女会</p><p class="ql-block">三千元,成都市各慈惠堂六千二百元。成都市救济队节省三天菜钱洋一千元,天成贫儿教养工厂九百六十八元。明星火柴公司捐献火柴三大箱,约七万余元。此外张主席捐一万元,严啸虎八千元,毛泰昌二万元,罗文漠鬻书义卖十万元,西蜀小学一小学生乐进敏每月献五百元(直至抗战胜利为止),一五岁幼儿王泽忠捐一千元,及自由献金六千八百三十六元,蔬菜业职业公会献一万元。小朋友唐希林、唐民固、叶思熏、钟茂轩、初必鸿五人更将平日所储扑满打破,约计五千元。本报全体员工献金一万元,由本报记者唐贤龙呈献。</p><p class="ql-block">冯玉祥信陈述,据中央银行负责会计的人说,今天的献金总数,合计为一千零九万一千四百一十六元九角。其中最令人感动的,便是五个妓女共献金十二万元,计悦宾女士三万元,桂玉元女士二万元,朱绍华女士一万元,易明伦女士三万元,李老八女士三万元。有位远征军人董其昌当时把他的皮包、皮夹、日记本、手套、钢笔一件一件的取下来捐献,张主席以五千元义买,又将原物奉还给他,他坚持不接受,说了好久,他才收下。</p><p class="ql-block">但媒体也批评了当时的银行界,捐献不理想。媒体说,献金开始时,全场都以最愉悦的心情,等候着银行队的代表报告数字,但结果,七十几家银行和银号,却一共也不过献了一百二十四万六千元,平均每家不到两万元。</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砸开存錢罐,捐出自己的零用錢。</p> <p class="ql-block">献金活动中,情绪最激烈,恐怕要算义卖了!献金场上,不到半点钟,便卖了二三十万元,东西却反而越卖越多。如张主席首先以五千元买了一件绒绳衣,后来又捐献给冯将军;川剧训练班的竞华女士以一万元买了一床绣花桌毯,话剧名演员路曦小姐以二万元买了一件豹皮大衣,一编烧箕的老太婆杜玉珍以一万元买了一个扑满,陈雪君小姐以四万元买了一个砚台,市府秘书长刘砻潮以二万元买了一副魏碑帖,张国瑞先生以十万元买了一件狐裘皮袍等,都是马上买了,又马上献给冯将军。一六十岁之老太婆王清云女士,更将她四代家传的一颗珍贵玛瑙(每时颜色不同,一天共换十二个颜色)亲自到台上献给冯将军。象这一切的一切,无不令人感动流泪。</p> <p class="ql-block">少城公园献金会上群众踊跃献金的激烈热闹场面。</p> <p class="ql-block">献金场上,当义卖到最热烈的时候,右侧的台子都被挤得倒下来了,而台右的各机关团体献金处,却依然人山人海,就象是在买发财票。这真是成都十几年来未有的盛事。一直到下午一时四十分,大家才在成都市音乐馆的《团结奋起》、《革命进行曲》和《光明已在望》三只雄壮激昂的歌声中,结束了这一个不平凡的盛会。当中央日报记者唐贤龙先生临行时候,冯玉祥将军还一再的对他说:“你应该要‘大声疾呼’啊!”</p><p class="ql-block">注:本文根据双流区档案馆保管的《冯玉祥给爱国朋友的第六封信》整理。</p><p class="ql-block">原件存双流区档案馆。原件内容曾载《双流政协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p> <p class="ql-block">(欢迎朋友们观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文、美篇编辑/熊德成(瞿人犁石) 图片/网络下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