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兵秣马启新程,凝心聚力结硕果 监利市陈礼民德育名师工作室课题结题推进会圆满举行

陈礼民的班级后花园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会议方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工作室导师:现场参会</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其他成员: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听会</b></p> <p class="ql-block"><b>  为积极响应新时代教育变革的号召,深度推动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发展,7月13日上午,监利市陈礼民德育名师工作室的核心课题《新形势下班主任班级管理应对策略》结题推进会,在监利市第一初级中学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导师陈凡担任主持人,市教研室领导、德育领域专家以及工作室全体成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汇聚一堂,围绕“总结成果、凝聚共识、谋划未来”核心,共同为班级管理的创新发展描绘新的蓝图。</b></p> 聚焦时代变革,课题研究直面教育新挑战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会议以监利市第一初级中学的副校长朱红亚同志发表热情洋溢的欢迎辞拉开序幕。他着重指出:“德育是教育的灵魂所在,而班主任则是德育工作的中流砥柱。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让班级管理既有温度又有力度,既能坚守育人的初心,又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是我们亟待探索的重要课题。”他希望工作室早日结题,让这朵德育之花开遍全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工作室主持人陈礼民老师,以《齐心聚力同研究,课题结题展硕果》为题,回顾了工作室四年来的辛勤耕耘历程,明确了本次结题研讨会的重要意义,并对全体成员寄予厚望:“结题并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不要说过去做了多少事,而要说今后怎么做!他告诫全体成员,要放眼未来,思考如何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持续推动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强大动力。”</b></p> 智慧深度碰撞,专家引领明晰发展新路径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在研讨环节,导师杨雄老师聚焦“课题结题微写作”,从选材聚焦、切入视角、呈现形式、文字规范四个关键维度,深入指导成员们如何有效地提炼研究亮点,精准地撰写结题报告。他特别强调:“成果表达应形式多样,可以从家长、老师、学生等不同角度展开;文体也不拘一格,书信、论文及教育手记等皆可尝试。核心在于紧密结合新时代学生的新特点、新问题,展现具有针对性的创新管理策略与实际成效。”</b></p> <p class="ql-block"><b>  监利市教研室副主任李维定同志在总结讲话中,高度赞扬了陈礼民德育名师工作室正在形成的成果以及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他指出:“教育研究永远在路上。工作室应着力构建研究成果迭代优化的长效机制,搭建实效性强的成果转化平台,不断拓展区域辐射引领的广度和深度,努力打造具有监利辨识度的德育品牌。”同时,他殷切鼓励全体成员:“要以此次结题为全新的起点,将研究成果内化为日常工作的‘智慧行囊’,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伟大征程中,书写更多‘让每个生命都精彩绽放’的教育华章。”</b></p> 使命催人奋进,凝心聚力共绘育人新篇章 <p class="ql-block"><b>  会议期间,工作室举行了新聘导师聘任仪式,并布署了下一阶段深化研究的具体任务。</b></p> <p class="ql-block"><b>  导师代表张珂芬老师率先表态:“我们将秉持‘问题即课题’的研究理念,持续深耕细作,助力班主任实现从‘经验型’向‘研究型’的深刻转型,推动研究成果真正落地课堂、惠及学生。”其他导师也相继作了精彩表态发言。</b></p> <p class="ql-block"><b>  行远自迩,笃行不怠。此次结题推进会,既是对过往四年潜心研究的全面总结与成果检验,更是工作室再度启航的激昂号角。监利市陈礼民德育名师工作室将迅速梳理会议精华,凝练研究成果,精心编撰成集,为课题画上圆满的句号。同时,也将为区域德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可借鉴、可推广的“监利经验”,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注入新的活力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报 道:陈 凡</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摄 影:张轶闽 陈礼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技术指导:陈池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审 核:陈礼民</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