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梧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岭南古城。<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苍梧文化是西江文化的根源,梧州市也是岭南和珠江流域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span>隋朝,梧州先后属成州、封州、广州苍梧郡,为苍梧郡及苍梧县治。到了唐朝,梧州市属岭南西道梧州,为州治。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唐朝置梧州,领苍梧、豪静、开江3县,此为"梧州"得名之始。</p><p class="ql-block">梧州是岭南名郡(西汉高后五年(公元前183年)赵佗称帝,在今梧州地区分封苍梧王,并在今梧州河东选址修建苍梧王城至今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 军事要塞、两粤重镇(独特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了岭南千古要塞和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成为了历代军事家、政治家、农民起义首领运筹帷幄的重要舞台,成为了近代广西革命的发源地和近代广西反侵略斗争的前沿阵地。</p><p class="ql-block">了解了梧州的历史,便有了去梧州寻踪的想法。7月1日,恰逢小外孙学年结束,在网上订好酒店,买好高铁票,收拾行囊,独自一人踏上了征程。</p> <p class="ql-block">乘坐8:37分由广州南开往梧州南的高铁。</p> <p class="ql-block">经过约1个半小时的车程,于10:06分顺利抵达梧州南站。</p> <p class="ql-block">出站后坐网约车,约40分钟到达泊客酒店(骑楼城店),把行李放在酒店前台保管后,便又坐上网约车,前往梧州博物馆参观。</p> <p class="ql-block">梧州博物馆座落在梧州市蝶山区大学路20号珠山顶河滨公园内。</p> <p class="ql-block">从博物馆大门口往博物馆方向行走,途经建道圣经学院旧址,建道圣经学院旧址1896年美籍希酒锡(Isaac L.Hess) (1855-1920)牧师向梧州绅士陈太龙以白银400两购得珠山9亩地作为宣道会华南区总部和宣教士居所。</p> <p class="ql-block">梧州市博物馆建筑结合中西建筑的艺术风格,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错落有致,气势雄浑庄重,融入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于一体。</p> <p class="ql-block">明朝浮桥铁柱</p><p class="ql-block">桂江浮桥始建于明代成化七年(1471年),由两广总督韩雍主持修建,是梧州历史上首座跨越桂江的浮桥。<span style="font-size:18px;">该桥采用铁柱与铁链固定56艘木船连接两岸,桥面铺设木板并设置护栏,东西两端分别通向石灰巷和三角嘴码头。</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梧州市博物馆藏品主要来源为社会搜集、考古发掘、标本采集。</p><p class="ql-block">梧州市博物馆馆藏着新旧石器、陶、瓷、玉、滑石器、金、银、铜、铁器、石刻、书画以及历代古钱币等众多类型的文物。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弦纹蹄足大铜鼎(战国)</p> <p class="ql-block">羽人铜灯(东汉)</p> <p class="ql-block">青瓷鸡首壶(西晋)</p> <p class="ql-block">青瓷骑马俑(南朝)</p> <p class="ql-block">铜钟(南汉)</p> <p class="ql-block">陶牛车(东汉)</p> <p class="ql-block">两广总督府石碑</p> <p class="ql-block">明代彩瓷</p> <p class="ql-block">明代铜器</p> <p class="ql-block">粉彩“万寿无疆〞大盘(清)</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李济深,有极强的故土情结,他将平生所收藏的208件珍贵文物无偿地捐献给家乡人民。</p> <p class="ql-block">缅甸模印花卉镀银铜钵</p> <p class="ql-block">梧州白鹤观(或可能被称作白鹤楼)是广西保存最完好的道教宫观之一,始建于唐开元年间(713-714年),历经唐、清、近代多次修缮,现存清代建筑风格,兼具宗教与教育功能,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鸳鸯江〞即桂江、浔江(西江上游)汇合后,桂江的清水与西江的浊流同时流动,一浊一清、一急一缓,泾渭分明,俗称鸳鸯江,被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盛誉为"鸳鸯秀水世无双"。</p><p class="ql-block">鸳鸯江景色秀美,放眼望去,只见西江浩淼,水流滔滔;桂江碧绿、波光粼粼。两水交汇处,恰似戏水鸳鸯,相互依偎,相互拥抱,长相厮守,难舍难分。相传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当年获赦路经梧州,适逢中秋之夜,泛舟于鸳鸯江,面对清浊江水不禁思绪万千,吟诗赞道:"我爱清流频击楫,鸳鸯秀水世无双。"鸳鸯江水之名也从民间传开来。</p> <p class="ql-block">龙母太庙,始建于北宋初年,是为纪念战国时期我国南方百越民族女首领“龙母”而兴建的庙宇,建有牌坊、前殿、龙母宝殿、龙母寝宫、钟楼、鼓楼、塔楼等,以及中国最高的38米龙母圣像。是粤港澳乃至东南亚的祈福圣地,堪称中国龙母第一庙。</p> <p class="ql-block">岭南文化园是位于中国广西梧州万秀区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前身为明代两广总督府旧址,2023年开园后以仿古建筑群和数字展陈技术生动展现岭南历史文化。</p><p class="ql-block">该园是一座蕴含厚重明代文化内涵、具有浓郁岭南文化特色的大型建筑群。</p><p class="ql-block">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梧州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岭南文化园的基本定位是以岭南文化为主题的新型旅游景区,目标是打造中国第一个综合性的岭南文化公园、梧州市建设岭南文化名城的标志性项目、梧州市文化旅游新地标。</p><p class="ql-block">岭南文化园展示的岭南文化以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范围内获得世界级和国家级的文化品牌为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梧州中山公园位于梧州市万秀区的北山上。公园依山构筑,占地面积125公顷。园内林木苍翠,绿茵整齐,曲径通幽,各种景物浑然一体。</p><p class="ql-block">1921年10月至次年4月,孙中山为筹备北伐,曾三次驻节梧州,发表演说,宣传革命。孙中山逝世后,梧州市人民为纪念这位伟人,于1926年奠基,1930年在北山公园内建成中山纪念堂,公园改名为中山公园。</p> <p class="ql-block">中山纪念堂处于公园中心北山顶上,坐北向南,东西宽44米,南北长35米,主楼高约20米,建筑面积1630平方米,是中国最早的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建筑物。</p><p class="ql-block">民国10年(1921年)10月中旬,孙中山准备北伐,亲自来广西筹划,打算集师桂林,北进两湖,后因军阀陈炯明谋反,被迫回师广东。</p> <p class="ql-block">这是可容纳一千人座的会堂,主席台上方有古铜色的孙中山先生头像浮雕和孙中山遗嘱全文,两侧有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遗训。</p> <p class="ql-block">堂内展出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时期的史迹,陈列孙中山生平事迹图片和文物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晨钟亭位于中山纪念堂后侧,是1座绿瓦黄柱的亭子,匾题“晨钟”2字。亭中梁上悬挂着南汉乾和十六年(958年)名将(太监)吴怀恩所铸的铜钟1口。钟高1.2米,径0.56米,重250公斤;钟面铸有由十字线隔开的花纹、兽首,并有87字铭文。</p> <p class="ql-block">大革命时期右江农民运动主要领导人韦拔群(1894——1932)遇害后,其头颅被装在玻璃缸内,在各地“示众”,最后在梧州中山公园内秘密掩埋。1961年12月13日,梧州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在中山公园的明秀园门外发掘到韦拔群头骨。后来在韦拔群头骨出土处附近建成韦拔群烈士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韦拔群烈烈士一家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十七人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梧州东正路是当地最古老的街道之一,说起东正路的历史,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当时的梧州名为“苍梧王城”,城址就在现在的东中路和东正路南。东正路作为当时的城北一直存在了370多年。</p> <p class="ql-block">火烛楼:1934年为应对火灾隐患而建,高五层,可瞭望全城,消防员通过钟声辨别火情区域。</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火烛楼〞现在是交警办公楼。</p> <p class="ql-block">当地居民或游客走在青石板路上,看着眼前的青砖黛瓦,黄色外墙和复古传统的红色门窗,开始寻找这条梧州最老街的历史踪迹。</p> <p class="ql-block">百年老树依然屹立在老街上,它在向人们诉说着这条老街历史沧桑。</p> <p class="ql-block">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梧州是广西的革命摇篮。1925年,当时领导广东、广西、闽南及南洋地区革命的中共广东区委,根据梧州靠近当时全国革命的中心广州,产业工人相对集中,革命蓬勃发展等有利条件,作出首先在梧州建立中共党组织,然后向广西各地发展的决定,接连派出多批中共党员到梧州开展建党工作。梧州市建设路兴仁巷4号——中共梧州地委、广西特委旧址,就是广西最早建立的中共党组织机关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陈列馆展览分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梧州”、“梧州人民反帝、反封建历史壮举”、“中共梧州支部诞生”、“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等四个部分,通过大量的实物、照片、书籍等珍贵文物,并辅之以声、光、电、多媒体等布展手段,全面系统地反映1921年至1929年中共党组织领导广西各地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壮丽篇章,突出表现了当时广西一大批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解救劳苦大众于水深火热,不畏艰险、英勇奋斗,敢于牺牲、勇于奉献的大无畏精神。</p> <p class="ql-block">大同酒店旧址,1925年9月,时任中共广东区委常委兼军事部部长(军事委员会书记)的周恩来同志来到梧州,下榻大同酒店,主持召开梧州党团骨干会议,指导广西建立党组织,推动了广西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p> <p class="ql-block">漫步于梧州维新里历史文化街区,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街区内的古宅错落有致,每一砖每一瓦都仿佛在诉说着千年古城的故事与变迁。</p><p class="ql-block">街区南北长200米、东西宽55米,现存39座清末民初特色民宅,形成近代民居建筑聚集地。作为苍梧古城遗址核心区,街区内有中共广西特委旧址、梧州府衙旧址、天主教堂旧址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兼具革命活动策源地属性。</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是广西革命活动的关键策源地,如今依然矗立着中共广西特委旧址等多处全国重点文物单位,它们静默地诉说着中国共产党在广西早期的奋斗足迹。</p> <p class="ql-block">西式建筑特征:拱券窗、水磨石装饰</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是梧州府衙的驻地,见证了明清两代的沧桑变迁,直至1913年,历经了长达544年的风霜。如今,脚下这片遗址,依然能感受到它曾经作为明清州府行政中枢的威严。</p> <p class="ql-block">街区现存建筑以青砖木结构为主,融合中西风格。</p><p class="ql-block">岭南民居元素:趟栊门、青砖门面、镂花雕窗</p> <p class="ql-block">富荣里,取富足繁荣之义,为典型的清末民初岭南风格建筑。巷口牌坊建于民国六年(1917年),为梧州目前仅存的水磨清砖牌坊,其建筑砖块均从香港运进。巷内存十多座对开的三层青砖大宅,每座大宅由前厅、中房、后天井组成;护宅大门由青石门框、通花栅栏、木趟栊以及厚板殊砂门四部分组成。整条巷里的建筑古朴凝重,精巧雅致。</p> <p class="ql-block">在街尾的转角处,天主教堂的尖顶高耸入云,成为了梧州对外交往的标志性建筑。2013年3月,维新里天主教堂旧址更是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彰显了其深厚的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维新里原名“合益街”,后更名为维新里,寓意着“弃旧图新”的精神。街区内巷道交织,共有55条小巷,其中保存完好的近代民居建筑多达39座。这些建筑中,不乏百年前房地产开发的先驱之作,如富商吕缉堂精心打造的建筑,以及梧州首间戏院——合益戏院的旧址。这些建筑都是梧州商业繁荣的有力见证。</p> <p class="ql-block">梧州骑楼城形成于1897年梧州开埠后,作为珠江流域著名商埠的商贸中心,鼎盛时期聚集商号超过1500家。现存骑楼街道22条,总长7公里,最长街道达2530米,骑楼建筑560幢,其规模与数量国内罕见,被誉为“中国骑楼博物城”。这些骑楼风格多样,既有巴洛克式的穹顶、罗马式的立柱,又有中式传统的浮雕、花窗,完美体现了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漫步在骑楼城的街道上,仿佛穿越时空:斑驳的墙面诉说着岁月的沧桑,精美的雕花展示着工匠的巧思,而骑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则延续着这座城市的商业活力。这里不仅是岭南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梧州百年商埠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骑楼城旅游商品步行街</p> <p class="ql-block">骑楼下的老字号店铺,如“粤友餐厅”“大东酒家”等,至今仍在经营,传承着梧州传统的饮食文化。</p> <p class="ql-block">梧州海关旧址是广西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清末至民国时期海关建筑群,位于梧州市西江三路5号梧州地委大院内,建于1918年,占地面积约3200平方米。该建筑群由7栋中西合璧式建筑组成,融合了欧陆风格与岭南传统建筑特色,见证了梧州作为百年商埠的历史变迁。</p><p class="ql-block">梧州海关采用中西结合的建筑设计,欧陆建筑和传统岭南建筑风格在此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为同时期梧州城建筑风格提供参照样本,同时也是岭南传统文化与西洋风格相融合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中国当代著名国学家、文化学者肖健指出,根据司马迁《史记》“(舜帝)南巡狩,崩于苍梧(今广西梧州)之野,葬于江南九疑(白云山)。”的史实和当代专家学者们的学术成果,可以确认,梧州是一座有着4100年以上历史的古老城市,梧州的文明史始于舜帝,梧州是岭南文化和珠江文化的发祥地,古代岭南地区和珠江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珠江流域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多元的、光辉灿烂的上下五千年文明! —梧州白云山(古称九疑),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有神鹿台、光华亭、锦鸡岩等舜帝遗迹,是海内外中华子孙寻根问祖、怀古凭吊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半山亭位于白云山半山腰,可同时欣赏山间幽静环境和远处江景,雨后初晴时云雾缭绕尤为梦幻。</p> <p class="ql-block">梧州西江明珠塔是位于中国广西梧州市白云山山顶的标志性建筑,融合‘大门’与‘宝石’设计理念,总高度128.77米,兼具观光、文化展示和休闲功能,现为梧州城市新地标及热门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梧州白云山位于中国广西梧州市区东北部,最高峰386米,占地面积346公顷,有遥连五岭、总纳三江之势,云峰亭<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白云山最高峰所在地。从云峰亭可俯瞰梧州全城及三江(浔江、桂江、西江)交汇的壮丽景象。</span></p> <p class="ql-block">李济深(1885—1959)是中国近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和爱国民主人士,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要创始人,曾任黄埔军校副校长、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等职。</p> <p class="ql-block">李济深故居,建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龙圩区大坡镇坡头村,料神自然村,距梧州市区约30千米,距离龙圩区18千米,距离大坡镇7千米。2</p><p class="ql-block">李济深故居整体成庄园形式,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约2010平方米,庄园式砖木结构建筑,围墙四隅有炮楼,内有四合院式厢房和三层青砖楼房,中西式风格,有大小厅房53间,占地1.35万平方米。院落大门上有前中央总书记胡耀所提“李济深故居”的牌匾。故居一、二进为两层,第三进则是三层,是一座既具有中国传统艺术又有西洋装饰风格的近代建筑体。</p> <p class="ql-block">故居的二楼,是李济深先生的生平事迹展览。</p> <p class="ql-block">教思廊主要展出李济深先生各个时期的部分佳作和捐赠文物的图片,展现了李济深热爱国家、坚持民主、情系家乡的赤子之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梧州美食</p><p class="ql-block">梧州美食是以传统粤菜为主,因此非常合我的口味,是我在历次旅游中最中意的一次,梧州的美食很多,如包鸡、冰泉豆浆、梧州龟苓膏、炒田螺、纸包排骨、葱油鱼、等等,可惜因时间有限,不能一一品尝。</p> <p class="ql-block">冰泉豆浆馆是广西梧州本土餐饮品牌,始创于1935年,总店位于白云山脚下的冰泉冲,该馆以传统柴火熬制的滴珠豆浆闻名,选用脱除外衣的非转基因黄豆,经8小时冰泉水浸泡,采用传统扯布筛浆工艺,柴火慢熬形成"锅焦味"独特香气,冷却后可凝结滴珠不散,豆浆浓度达普通豆浆3倍。7月2日上午去白云山公园游玩,下山后便慕名来到总店品尝豆浆。</p> <p class="ql-block">冰泉井</p> <p class="ql-block">店内坐无虚席</p> <p class="ql-block">我要了一碗热豆浆,在店外场找了个坐位坐下品尝。果不其然,只见豆浆色泽微黄,香味浓郁,入口无渣,真正儿时的味道,“广西老字号""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称号不是浪得虚名。</p> <p class="ql-block">位于梧州市南环路20号的梧州大东大酒楼(原南华酒家)是由爱国人士李济深等人于1928年牵头创立,最初以提供餐饮和娱乐设施闻名,曾是桂粤港澳地区的知名酒家。1947年重建后更名为“大东酒家”,并在1983年全国烹饪比赛中凭借“纸包鸡”荣获“中国一绝”称号,成为梧州美食文化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我于7月2日中午12时来慕名来到酒楼,一楼的大厅左侧坐满了用餐的顾客,我便在右侧择一桌坐下,毫不犹豫地点了一份该店获“中国一绝”称号的“纸包鸡〞(20元一份),(来梧州前在网上查找梧州美食,得知梧州纸包鸡以其肉质鲜嫩,口感醇厚,汁多味浓,色泽金黄,香气四溢的特性,成为了人们赞美的美食。吃上一口,便能沉醉在薄如蝉翼的玉扣纸包裹下的鸡肉的鲜美之中。经资料查询,梧州纸包鸡制作技艺起源于清代咸丰年间,该技艺以三黄鸡为主料,采用玉扣纸包裹后经隔纸浸炸工艺制作而成,形成鲜嫩甘滑、纸香渗透的独特风味。作为粤菜代表品种,该技艺承载着西江流域饮食文化记忆。其"玉纸轻挑满堂香"的食用仪式,成为广西宴席文化的重要符号。)故来梧州一趟,“纸包鸡”自然不能错过。</p> <p class="ql-block">7月3日上午逛骑楼城,自然又到大东大酒楼吃午餐,这次占一点了一份该酒楼的另一名菜:六堡茶虾皇,不一会,服务员端上一大盘茶虾皇(38元),其虾肉弹牙,鲜年甜多汁,果然是名家名菜。</p> <p class="ql-block">〝梧州龟苓膏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的一种特产,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也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药膳,相传最初是清宫中专供皇帝食用的名贵药物,它主要以鹰嘴龟和土茯苓为原料,再配生地等药物精制而成。其性温和,具有清热去湿、滋阴补肾、养颜提神等功效,因而备受两广一带以及东南亚人的喜爱,并畅销中外,远近闻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当我顶着烈日行走在东正路上,看到这间“老梧州龟苓膏〞,便进入店里,要了一碗原味龟苓膏坐下来慢慢品尝,原味的龟苓膏味微苦,QQ的,一碗下肚,果然神清气爽。</p> <p class="ql-block">此次四天三晚的悟州之行匆匆结束了,此行,我被梧州市的厚重历史深深地震撼到了,同时也被它的美食而吸引,真的是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