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儿时就开始向往的哈尔滨</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图文/杨柳依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哈尔滨从童年开始就是一个美好的存在,也许最初是因为它洋气的名字。无论何种原因,“哈尔滨”扎根在心中几十年了,哈尔滨的中央大街,哈尔滨的冰雕,哈工大,多年前就想来看看这个遥远而神秘的城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大巴穿过市中心大街,“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之前只知道“哈工大”(有几个学生就读),现在才知道是两个独立的大学,我们熟悉的“哈工大”可能是指“哈尔滨工业大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到达哈尔滨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入住酒店后,几个伙伴邀约去中央大街看夜景和圣索菲亚教堂。从酒店出发,徒步十几分钟就到达中央大街,大街两侧,欧式小洋楼林立,灯火辉煌,随处可见金发碧眼的俄罗斯人,特具异国风情。从头到尾穿过大街,没有预想的热闹,略显冷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圣索菲亚教堂晚上不开灯,只能借助旁边建筑的灯光看出其巍峨肃穆的气势。我们围绕教堂走一圈,沉下心,感受一下,也算是一种体验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天的行程就是游览市区,再次到中央大街和圣索菲亚教堂浏览一圈,却没有多少独特的感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我来到松花江边,心里有些激动,这条在书本里熟悉的大江,壮阔丰沛,汹涌澎湃,没有想象中的浪漫碧波。中东铁路大桥保存完好,如今成了旅游打卡景点,旁边平行修建了一条中俄边贸大桥。为了不留遗憾,在有限的时间里,我在狂风里狂奔,走完横跨松花江的中东铁路大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午参观731部队遗址,心情沉重,悲愤盈怀。铭记历史,勿忘国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次远行,深切体会和理解了“打卡”的含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