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白朗县</p><p class="ql-block">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辖县。</p><p class="ql-block">白朗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隶属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地理位置位于北纬28°17′-29°18′和东经88°53′-89°25′。总面积2759平方千米。白朗县城北距日喀则市49千米,南距江孜45千米,日江公路横穿县城。白朗县北距日喀则市49千米,辖11个乡(镇)、111个行政村,平均海拔4200米,县城驻地海拔3890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白朗县常住人口为44564人。2020年,白朗县生产总值完成13.74亿元、同比增长8%。2019年12月,成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p> <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唐开元八年(公元720年),置白朗宗。</p><p class="ql-block">11世纪,白朗宗由琼氏、哲氏及杰氏分别统治。</p><p class="ql-block">13世纪中叶,元朝中央政府在西藏实行“十三万户行政体制”,并在各地建立由万户管理的行政区域。</p><p class="ql-block">14世纪后期,帕木竹巴政权取得西藏的统治权,并在西藏地方实施“宗”制。白朗县形成一级的行政单位。</p><p class="ql-block">15世纪~16世纪,白朗县先后历经帕竹、仁蚌巴、藏巴第悉政权的统治。</p><p class="ql-block">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白朗宗仍属西藏嘎厦政府管理。</p><p class="ql-block">1956年10月,在白朗宗、旺丹宗、杜琼宗分别成立办事处,隶属江孜县基巧办事处。</p><p class="ql-block">1959年8月,白朗、旺丹、杜琼三宗精减合并,成立白朗县人民政府,隶属江孜。</p><p class="ql-block">2014年7月,日喀则撤地设市,白朗县属日喀则市至今。</p> <p class="ql-block">行政区划</p><p class="ql-block">截至2020年11月,白朗县辖2镇9乡(洛江、嘎东2镇,东喜、者下、嘎普、旺丹、玛、曲奴、杜琼、强堆、巴扎9乡,其中牧业乡2个,农业乡2镇5乡,半农半牧乡2个),111个行政村(其中13个纯牧业村)。</p> <p class="ql-block">地理环境</p><p class="ql-block">位置境域</p><p class="ql-block">白朗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北靠日喀则,南望亚东县,东西毗邻江孜县和萨迦县。地处北纬28°17′~29°18′,东经88°53′~89°25′之间,南北长约120千米,东西宽约50千米,总面积2759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p><p class="ql-block">地形地貌</p><p class="ql-block">白朗县受雅鲁藏布江大断裂活动带的影响,白朗县地质总体构造线方向呈近东西向展布,为断裂、褶皱构造发育,地层中主要包括砂页岩、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泥灰岩、页岩、凝灰岩等。</p> <p class="ql-block">气候</p><p class="ql-block">白朗县属高原温带季风半干旱季候,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干湿冷暖季节分明,年平均降水量361毫米,降水一般集中在每年5月-10月,而又以夜雨为主,地域上从北向向南逐步减退。白朗县年平均气温5.9℃,气温日差较大,年差较小,最高气温26℃,最低气温-24.6℃,全年日照时数3200小时,无霜期120-140天,风期100天左右,最大风力8级以上。</p><p class="ql-block">水文</p><p class="ql-block">白朗县境内较大的河流有10条,以年楚河与江嘎雄曲河两大河流为主,流经本县38千米的年楚河,长年不断。6月-9月为丰水期,10月-5月为平水期。最大流量为41.70米3/s,最小流量为11.07立方米/s,年平均流量为25.7立方米/s,是沿河四乡(镇)农田灌溉的主要依托。</p> <p class="ql-block">自然资源</p><p class="ql-block">水资源</p><p class="ql-block">白朗县境内北部水资源较为丰富,中南部水资源相对贫乏,北部山间河谷地下水供源主要是降水、年楚河及其支流,浅层地下水深度在4-6米之间,中南部高海拔山区地下水供源主要是降水、冰雪融水,浅层地下水深度在8-10米之间。</p><p class="ql-block">土地资源</p><p class="ql-block">白朗县总耕地面积18.17万亩,人均耕地4.2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492.24公顷;草原畜牧业和农区畜牧业潜力巨大,天然草场273.1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175838.34公顷,已利用草场面积175838.34公顷。</p><p class="ql-block">矿产资源</p><p class="ql-block">白朗县已初步探明有深层封闭式地热田,铜、磷、铅、锌、铬铁、泥炭、水晶等矿藏。</p><p class="ql-block">生物资源</p><p class="ql-block">白朗县动物资源相对缺乏,主要有喜马拉雅旱獭、野驴、狐狸、鹿、长嘴百灵、黑颈鹤、斑头雁、斑鸠、拉萨裂腹鱼、双须重唇鱼等。</p><p class="ql-block">白朗县境内分布有多大近200种各类植被资源,它们构成了高山寒漠植被、高山草甸植被、亚高山草甸植被、亚高山草原植被、灌丛草原植被、草甸植被、沼泽植被等七个植被类型。</p> <p class="ql-block">人口</p><p class="ql-block">截止到2020年末,白朗县常住人口51145人,比上一年增加669人,其中农业人口43559人,牧业人口3574人,非农牧业人口2678人。平均人口50810人,人口出生率11‰,死亡率5.1‰,人口自然增长率6‰,城镇化率达38%。</p> <p class="ql-block">历史文化</p><p class="ql-block">地名由来</p><p class="ql-block">1300年前,西藏著名的喇嘛译师巴扎·尼玛扎巴和纳朗·多吉登雄两人曾在巴雪(今白朗县嘎东镇白雪村)译过经。后来人们为纪念这两位德高望重的大师,取二人姓名首字合成“巴朗”,几经人们译音和择字,后定为“白朗”。</p><p class="ql-block">民族文化</p><p class="ql-block">白朗县境内盛行的传统歌舞与西藏其他地区相似、内容相关劳动、娱乐、庆典、出征、祭祀等有锅庄舞、踢踏舞、神舞、藏戏等众多形式。</p> <p class="ql-block">风景名胜</p><p class="ql-block">白朗县有颇罗鼎运朗多吉旧居遗址等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著名人物</p><p class="ql-block">颇罗鼐</p><p class="ql-block">一代藏王颇罗鼐出生于白朗县杜琼乡,颇罗鼐执政期间,实行了安定西藏社会秩序、促进藏族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措施。</p> <p class="ql-block">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2020年7月,白朗县入选2020中国最具安全感百佳县市。</p><p class="ql-block">2020年10月,白朗县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p><p class="ql-block">2021年,白朗县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p><p class="ql-block">2021年12月7日,白朗县被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列入2021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