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屋山一道家的圣地,开辟的旅游风景区时间不长,但有历史悠久的天下第一洞天。2025年6月19日,,,

高山

<p class="ql-block">王屋山因状如王者之屋(或日王者车盖)而得名。</p><p class="ql-block">走进王屋山景区,迎面是一座古式石雕牌坊,石坊宽42米,高16.8米。“第一洞天”匾额,为元代大学士许有壬所书,与背面的“道镜极地”相对应。六根石柱上分别刻有发生在王屋山区的女娲补天造人、伏羲演卦推历、神农尝百草播五谷、黄帝设坛祭天、鲧禹疏堵治水、后羿嫦娥传说等中华六大系列创世神话。五门分别代表“福、禄、寿、喜、财”;其上还有愚公移山图、紫气东来图、商山四皓图、葛洪炼丹图、药王行医图、麻姑献寿图、卢仝烹茶图、荊浩匡庐图等。大牌坊周围地形起伏,随其自然,绿草茵茵,奇松点缀,衬托石雕牌坊分外高雅。</p><p class="ql-block">向前就是道德经墙、五行四象广场、蘸坛、道之化人物长廊等建筑,统揽了王屋山的道教文化精髓,展示了道教的历史、教义、神仙体系等,成为了道教文化传承和展示的重要平台。</p><p class="ql-block">王屋山“以其山形若王者之屋”而得名,衔晋接冀,脉承京师,为中国古代九大名山之一,主峰天坛山,海拔1715米。据文献记载:轩辕黄帝于元年正月甲子登天王屋山设坛祭天,大战蚩尤,一统华夏,从此开创了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天下太平,海内安然。黄帝在此拜广成子为师,得道成仙。以后每年的八月十五,四方善士云集于此,道教鼻祖老子李耳以及仙人王子晋、著名方士于吉、南岳夫人魏华存、道教理论家葛洪都曾在此问道,奠定了王屋山在中国道教十大洞天中的宗首地位,被称为“天下第一洞天”。唐代,这里相继建成了紫微宫、阳台宫、总仙宫、清虚宫、十方院、灵都观等规模宏大的道教建筑,可以说是三里一宫、五里一殿。从此,王屋山宫观林立,高道如云,香客如流,成为全国道教活动中心。后来,逐年衰败。近年又有了新的发展。 </p><p class="ql-block">王屋山的云、树、溪、山妙如仙境,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前来寻幽访胜。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孟浩然、李商隐、韩愈在此留连忘返,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篇佳作。“药王”孙思邈晚年曾结庐于王屋山翠微庵,直至仙逝。沿天坛神路登山,大小庙宇如金丝串珠,经瘦龙岭、转十八盘、度仙人桥、攀紫金崖,方可到达天坛极顶。如今天坛索道,是目前中原地区游线最长、落差最大的观光索道,为王屋山增添了现代化。</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牌坊前合影留念。提起王屋山,想起了毛主席著名老三篇(愚公移山),想起了老愚公挖山不止,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坚韧不拔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这是王屋山迎宾石,正面是毛泽东主席“王屋山”亲笔手书,雄秀奔放;奇石纹理,与李白书赞王屋山“山高水长、物象千万”意境相合。背面孙中山书体“道教十大洞天图志碑”,雄浑端庄;十大洞天图,为唐代高道司马承祯首创;图文书法釆用颜真卿书体,刚劲有力。</p><p class="ql-block">大家在迎宾石前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首先是五行四象广场,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四象指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玄为黑色)四个标志物,铜质铸造,栩栩如生。四象分别对应五行,即东青木,西白金,南红火,北黑水,四象之中为黄土。给人以道家神秘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再向前是王屋老街。穿过门洞,沿街向前,综合商业街:涵盖茶艺酒吧、青旅客栈等,传统文化街:非遗展示、国学体验等文化空间,特色小吃街:聚集河南各地风味美食等,因因游客稀少,都没有开放。</p><p class="ql-block">老街是新建的 古式建筑 。</p> <p class="ql-block">古人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晚年主要在王屋山隐居、采药和行医。‌</p><p class="ql-block">孙思邈晚年选择在王屋山隐居,这里中药材资源丰富,被誉为“天然药库”。他在山中采药行医,悬壶济世,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王屋山上的药王孙思邈文化博物馆详细介绍了孙思邈与王屋山的不解之缘,展示了他的生平、医药著作和中医理念等‌。</p><p class="ql-block">此外,孙思邈在王屋山的墓地也位于该地。他的墓地被称为孙真人坟,坐落在王屋山主峰天坛山东南麓的林山村庙岭上,背靠王母洞,面向三宫岭,周围群山环绕,环境清幽‌。</p><p class="ql-block">这是在老街留下的石龛。</p> <p class="ql-block">走进综合商业街:据说这里,涵盖茶艺酒吧、青旅客栈等十余类商业项目。传统文化街:设置非遗展示、国学体验等文化空间,特色小吃街:聚集河南各地风味美食。。</p><p class="ql-block">可惜现在游客稀少,都已关门谢客。</p> <p class="ql-block">从老街出来,向前,道境广场上有一条壁画文化长廊,壁画上展现了历代与王屋山息息相关的文人墨客、得道高人。其中,葛洪是其中之一。葛洪是魏晋道士、著名道教理论家、医学家和炼丹家,壁画中描绘了他的形象,展示了他在医学和道教理论上的贡献‌。</p><p class="ql-block">此壁画不仅展示了王屋山的历史文化底蕴,还让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深入了解华夏民族的历史和文化。</p> <p class="ql-block">壁画活灵活现十分逼真 ,都有一个传说故事。</p> <p class="ql-block">在壁画尽头,塑有愚公铜像。旁边有几副画像,表达着愚公子子孙孙挖山不止的故事,表现了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这是“道德经”z石刻,据介绍,这部原土石刻《道德经》长101米,寓意老子在世101载,高8.1米寓意《道德经》81章,刻字用的石头取自王屋山中散落的天然五彩石,大小共计5210块。寓意老子在世101载;高8.1米,寓意《道德经》共81章;坡度为51.9度,寓意老子50岁知天命之时,到王屋山悟道19年。刻字用的石头全部取自王屋山中散落的天然五彩石,共计5210块。</p> <p class="ql-block">越过天王门,直上阳台宫。</p> <p class="ql-block">从“道德经”石刻登台阶,有一玉石石雕像,走进细看,原来是诗圣李白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上阳台帖》是李白自书其四言诗,全文:“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这幅作品不仅概括了王屋山的高耸峻拔之势和源远流长的水景,还通过赞颂司马承祯的作品,抒发了李白对其的仰慕之情‌。这是李白唯一留下的真迹。。</p><p class="ql-block">李白的书法风格与他的诗歌风格相似,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他的书法作品笔墨淋漓、气势雄浑,用笔纵放自如、快健流畅,展现了其不拘一格、自然旷达的性情‌。在《上阳台帖》中,李白的笔迹清壮沉雄而又气势飘逸,短短四句将他的性情表现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此外,《上阳台帖》历经宋徽宗、贾似道、项元汴、乾隆皇帝等历代鉴藏家的递藏,卷首有宋徽宗的题字,卷后附有历代名人的跋文,流传有序‌4。从艺术形态来看,该帖笔墨淋漓、气势雄浑,章法错落有致,将李白的浪漫主义精神完美转化为视觉艺术语言‌。</p> <p class="ql-block">登台阶一直走就是阳台宫。</p><p class="ql-block"> 阳台宫为王屋山三宫(阳台宫、紫微宫、清虚宫)之一,全称"大阳台万寿宫",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北依天坛山,高高矗立,形似凤首,面对开阔的九芝岭,犹如凤尾,阳台宫正好处于凤背之上,被视为"丹凤朝阳"的风水宝地。院内龙凤柏树,它的形态独特,仿佛一条巨龙与一只凤凰缠绵起舞,寓意着阴阳和谐,道法自然。</p><p class="ql-block">在三清殿前,有一株千年婆罗树。相传,该树由唐代道教大师司马承祯与玉真公主亲手种植。七叶树的花为白塔状,盛开之时,甚为壮观。据介绍每年春夏之交,一串串白花开满枝头,好似千百个白玉小塔,在绿叶的映衬下,鲜艳夺目,给庄严的道院平添无限生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从阳台宫出来,我们乘景区车,转乘索道,到达天坛太极顶。这是王屋山景区的最高峰。</p><p class="ql-block">轩辕殿:第一层供奉的是华夏始祖人类的祖先,中国每第一位皇帝,轩辕黄帝,他以土地称王,土是黄色,故称黄帝,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号有能道教神人,生于河南新郑,死后葬于上郡桥山,也就是现在的陕西黄帝陵。</p><p class="ql-block">传说五千年前,黄帝与蚩尤作战,<span style="font-size:18px;">蚩尤走</span>云形雾,飞沙走石,黄帝屡战不胜,然后来到此山,清斋三日,设坛祭天,求取破蚩尤之策,他的行为感动西王母。西王母派九天玄女下凡,赠送黄帝阴符策灵符,九鼎真经神丹。黄帝以阴符灵符,发明指南针,车弓箭,辨别方向,采用战车合围蚩尤,在河北逐鹿一带打败蚩尤,一举平定了中原,统一了华夏,所以这里被称为华夏第一祭坛,华夏一统圣地。后黄帝在此山采铜荆山铸鼎,鼎成黄龙下凡,黄帝乘龙飞天,成为五天帝之一居中央之位,以主四方。所以我们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p><p class="ql-block">三清殿:这一层殿,为道教的主神殿“大罗三境殿”,也可称“三清殿”,佛教殿堂供奉的是“三清老君”,这三尊神像分别是“中间元始天尊,又称玉清元始天尊,三清中第一位,《太玄真一本际经》解释说:“无宗无上,而独能万物之始,故名元始,传说出诸天上故称天尊,住天上大罗天中(玄都玉京)他左手虚拈,右手持一混元宝珠,又称元极图,是道教的符号标志,代表道教的无极状态,就是说天下一片混沌,象一个圆球,由元始天尊在圆球内远育若干年后,形成一元气,辟开圆球上升为天,下降为地,形成中间宇宙大地,也就是从玉清元始天尊的无极状态转化为上清灵宝天尊的太极状态,往上清境,称馀禹天,传授洞玄部经典,太极图传说为道教的一咱符号和标记,人你称之为阴阳鱼,不过观其状确象一黑一白,各有其目,首尾相接,你追我赶,生动活泼,其实我们用心来观察它是用一条“S”线把这个圆分割开来。分成两条鱼,黑代表阴,白代表阳,它的外围为圆形,象形太空,它是天边天际的圆所生万物都在太极之中,黑白两条鱼形成对立的两个面体,黑中有白,白中有黑,黑色为阴表示祸灾难之兆,白色为阳表示喜庆吉祥之象,阳中有阳,阳中有阴,代表阴阳相交的意思,互相依偎互相追杀,大有吞并对方的可能,头裹着尾同,尾抱着头,代表着社会上矛盾相互斗争的哲理,头脑中有个太极图,看侍一切事物不会偏见,辟如说一生经历崎岖而坎坷,艰难与困苦,往往在困难面前丧失信心,如果心中闪烁着阴鱼白眼,星星之火可以燎源,就会达到引路明灯过上美满的幸福生活,再一说人一生在走青云路时容易高枕无忧,只顾享荣华富贵,不思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待晴天劈历,祸从天降时,又招架不住,痛不欲生,如果记起阳鱼中的黑目,诸事小心,知其荣守其辱,何至于一败涂地同,这是道家哲理的结晶。</p><p class="ql-block">西边为太清道德天尊,道教第三位尊神,及太上老君,老子,李耳,骑青牛西出函谷关,紫气东来据西汉司马迁《史记》,记载老子春秋时人,姓李,名其往大赤天是道家学派的创始者河南鹿邑县(古代楚国的苦县)人,他母亲是天上的玄妙玉女也就是天上元君,受太阳精怀胎九九八十一年,从左肋下出生,生出后,就白发白眉白胡子,所谓老子,老子生第一古怪人,头发胡子全是白的,故名老子,老小孩的意思,他曾做过周期的守藏,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和博物馆的馆长职务,可以说他有条件广读史书,知识渊博,通天知地,才华过人,后周朝衷败后,弃世入山中修为神仙,坐落在宫观庙宇之中,在唐代时比较兴盛,因唐室皇帝姓李,他就把老子李耳推出。做为李家的祖先,主要是借助首都的力量,是李家的势力更加巩固,所以在全国各地的宫观庙,都供奉老子的李耳,他手拿阴阳扇代表两仪,也就是从太极状态转化为阴阳状态,他们三位手中所持的物件合起来就是一副道教宇宙图示,也就是说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可以说宇宙大地所产生的万物是三位老君所创生的。这也正应了老子,五千年道德经中所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就是三位尊神的简单解释。</p><p class="ql-block">王母殿:这是第三层里边供奉的是王母娘娘,道教女仙中最高的尊神,西王母的信仰在中国古代具有久远的历史,影响很大,为什么称为称为西王母。因在西昆仑山上修依五行讲西方为金又称金母。关于西王母的传说很多,有说西王母执掌不死之药,后被常娥偷食奔月成仙,等等传说很多,道教创立后,将西王母纳入其神位,成为至高无上的女神,主宰天界人间,三界十方等仙得道的女子,都属她管,进入天庭,必先见西王母然后才能进入三清境,拜见原始天尊,请大家拜求得吉祥平安。</p><p class="ql-block">玉皇殿:玉皇大帝就供奉在这最高层,当地称她为老天爷,总管着三界十方,为十方万灵的主宰。道教的最高神两边,东边为南极大帝,西边为北极大帝,南极注生,北极注死,生死大权就掌握在二位神仙手中,次下位东太白金星,西边托塔李天王。</p><p class="ql-block">在这里受到道教的历史教育。</p> <p class="ql-block">乘索道,登上山顶。登上天坛极顶,在海拔1715.7米的高度,观天坛云海,赏天坛倒影,远眺日出日落,这真是浪漫的人间净土。</p> <p class="ql-block">据介绍,在这片土地上,三棵古树尤为引人注目,它们分别是天然形成的龙凤柏树,以及两棵千年古树——银杏树与娑罗树。 这三棵老树,就像是岁月的见证者,静静地伫立在那里,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也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故事。</p><p class="ql-block">龙凤柏树,它的形态独特,仿佛一条巨龙与一只凤凰缠绵起舞,寓意着阴阳和谐,道法自然。千年银杏树,则以其金黄的叶片和笔直的树干,展现了生命的坚韧与不屈。每当秋风拂过,那满树的金黄便随风摇曳,宛如一位身着金甲的战士,守护着这片山林。</p><p class="ql-block">而千年娑罗树,更是以其奇特的果实和茂盛的枝叶,让人不禁感叹生命的神奇与顽强。 它的存在,仿佛是在诉说着远古时代的秘密,让人在聆听它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来自远古的呼唤和力量。</p><p class="ql-block">这些老树,不仅是自然的守望者,更是生命的智者。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见证了人类的成长。每一次驻足其间,都能感受到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震撼和共鸣。仿佛它们不仅仅是一棵棵树,更是一本本活生生的历史书,让人在阅读它们的同时,也能读懂那份沉甸甸的历史与文化。</p><p class="ql-block">如果你也是一位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深度游爱好者,那么王屋山绝对是你不可错过的目的地。在这里,你可以与这些老树对话,聆听它们的故事,感受那份来自远古的呼唤和力量。 相信在王屋山的怀抱中,你一定能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力量。</p><p class="ql-block">毛主席的“愚公移山”,为王屋山增添了富有革命英雄主义的内涵,鼓舞着人民勇往直前,奋斗不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