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记忆】难忘的岁月-交公粮

菩提慧心

<p class="ql-block">昵 称:菩提慧心</p><p class="ql-block">‍美篇号:6891700</p><p class="ql-block">‍图 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咱都是六零后那一拨儿的,在我心窝子里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人交公粮的场景,那可是刻得死死的,就跟刚发生一样,每个画面背后,都是一段又酸又涩的难忘事儿。四零后、五零后、六零后出生的农村人,都经历过交公粮那个让人心里头不是滋味儿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说起交公粮,岁数大点儿的农村人,那肯定记得真真儿的,可对现在的年轻娃子来说,早就是老黄历咯。从六七十年代过来的人,谁能不记得“交公粮”这码子事儿啊,那可是刻到骨子里的记忆。六七十年代那时候是生产队一起交公粮,到了八十年代单干了,各家各户“交公粮”就成了交农业税的法子。</p> <p class="ql-block">我小时候啊,家里头老是存粮不够吃,新粮还没接上呢,好多邻居都跟我们家一样,到处借粮吃,等收了稻谷再还。要是赶上大旱或者发大水,严重到电视上都播新闻了,那年头就能免交公粮。</p> <p class="ql-block">每到秋收完,村子里就热闹起来咯。家家户户都把最好的粮食挑出来,准备去交公粮。交公粮的时候,一家老小都出动,那场面,热闹得很呐!有一回,天刚麻麻亮,我爹就爬起来咯,他轻手轻脚地把装满粮食的麻袋,一袋袋费劲巴拉地搬到驴车上。我迷迷糊糊揉着眼睛,好奇地跟在后面,瞅着那鼓鼓囊囊的一袋袋粮食,心里头直犯嘀咕。一路上,我爹都没咋说话,就一门心思赶着驴车,眉头微微皱着,也不知道在寻思啥。</p> <p class="ql-block">到了公社的粮站,嚯,人都排老长的队了,就跟条大长虫似的。大伙脸上虽说有点累,但更多的是一股子当家人的责任劲儿。提前排好几排,就等着司磅员、质检员、会计他们来开磅。那场面,看着就让人心酸,老的老,小的小,最小的才四五岁,在那儿玩着玩着就睡过去了,大人又得排队,又得照看小孩,唉,过去的事儿,想起来就难受。他们要么站着,要么蹲着,小声唠着今年的收成,话里头有丰收的高兴,也有交公粮的那么点儿紧张。我就在旁边,好奇地东张西望,啥都觉得新鲜。</p> <p class="ql-block">这等着的功夫,可真是难熬啊,夏天的太阳毒得很,晒得人身上直冒汗,汗珠儿跟豆子似的往下滚。我瞅见旁边有个大叔抬手擦汗,胳膊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好不容易轮到我们了,我爹和几个老乡一起把粮食往粮站搬。那些工作人员可严肃认真了,戴着草帽,眯着眼,一粒粮食都不放过,仔仔细细地检查。</p> <p class="ql-block">粮站管理员先用验粮仪器测粮食的水分,水分合格了,也就是“一干”达标了,接着就开始第二关和第三关的检查,就是“二净”和“三饱满”,这两关一般是一块儿来。不管农户拉来的粮食多干净,粮食管理员总会操起那个手摇风车,一顿猛筛。可别小瞧了那个旧手摇风车,能把人折腾得够呛。粮食从里头过一遍,少了 20%都算好的,有的能少 30% - 40%呢。每百斤麦子,能有 20 斤甚至 40 斤被当成不合格的秕子,还得回家重新晒粮,一趟趟地来回折腾补齐缺口,能不累得流汗,急得流血嘛!我爹在旁边紧张地看着,手不自觉地搓来搓去,眼睛死死盯着工作人员的一举一动,生怕出岔子。</p> <p class="ql-block">等所有检查都弄完了,确定粮食合格能上交了,我爹那紧绷的脸才松了些,露出一丝笑模样,就像石头掉进水里,脸上起了一圈圈儿的褶子。他长长地出了口气,好像心里头那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我能感觉到,这时候他心里的担子好像轻了点儿。</p> <p class="ql-block">交完公粮,我们就往家走。我爹赶着驴车,嘴里哼着不知名的小曲儿,那调调在风里飘着。我坐在车上,看着粮站越来越远,那老房子在太阳底下,好像装着好多好多故事。粮站外面的空地上,掉了些麦粒儿,几只麻雀在那儿蹦跶着啄食,叽叽喳喳的声音也慢慢听不见了。</p> <p class="ql-block">时间过得快,交公粮的事儿早都成过去式了,可它一直留在我心里头,是我对那个特别年代的一份念想。那些忙忙碌碌的身影、紧张兮兮的表情,还有那满是责任感的氛围,就跟一幅幅画儿似的,时不时在我脑袋里冒出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