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别急!避开这些‘坑’,轻松告别‘堵堵堵’!”

高台县人民医院慢病中心

芸芸众生,被便秘困扰的大有人在,但多数人的做法是平时不注意,一旦不适难忍,就急着吃泻药,但这不是长久之计,这种处理方法可能会导致便秘越来越严重,依赖泻药来排便,甚至有可能发生结肠黑变(一种癌前病变)。 <h5></h5><h1><font color="#ff8a00"><b>便秘是不是病</b></font></h1>严格说起来,<font color="#b06fbb"><b>便秘是一种临床症状,而非某种特定疾病</b></font><font color="#167efb">。</font>便秘的发生可以是因为消化道肿瘤、炎症、狭窄等病变导致大便无法顺畅排出,这种情况被称为<font color="#39b54a"><b>器质性便秘</b></font>。<h5>但临床上更多见的是肠道功能失调导致的便秘,相应地称为<font color="#39b54a"><b>功能性便秘</b></font>,这种便秘多由饮食、生活习惯不佳、肠道功能改变等引起,往往可以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来缓解。</h5><h5>便秘可能是许多疾病的表现,所以治疗前需要注意查明导致便秘的原因,尤其对于中老年人,必须排除肿瘤等肠道器质性疾病。如果按功能性便秘治疗无效,就要考虑有没有其他器质性原因,因为病因不解除,便秘就难以缓解。<font color="#ff8a00">常见的原因包括肠道肿瘤、炎症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肠腔狭窄或梗阻、先天性巨结肠、巨直肠、盆底疾病、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脑卒中后、使用某些药物等。</font></h5> <h1><font color="#ff8a00"><b>便秘有哪些危害</b></font></h1><h3>便秘本身不是什么大病,但可能会诱发或加重其他一些疾病。</h3> <font color="#ff8a00"><b>1.导致、加重痔疮 </b></font> 便秘时排便用力,直肠内压增高,阻断静脉回流,使正常的肛垫充血性肥大并反复向远侧移位,其中的纤维间隔逐渐松弛,直至断裂并伴有静脉丛淤血、扩张、融合,甚至夹杂细小的动、静脉瘘,最后形成痔疮,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原有的痔疮加重。<div><font color="#ff8a00"><b>2.诱发肛裂</b></font> 便秘后,便粪比较干硬,在排泄时不易排出。为了使腹部舒服,便秘者就会在排便时用力,干硬的粪便可造成肛管皮肤裂开,肛裂后的疼痛又导致排便畏惧,加重便秘,形成恶性循环。</div><div><font color="#ff8a00"><b>3.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作 </b></font> 便秘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龄患者,排便时用力过大,会使血压升高,耗氧量增加,很容易诱发脑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更应注意保持大便通畅。</div><div><font color="#ff8a00"><b>4.诱发腹疝 </b></font> 便秘时,因排便用力过大,腹内压突然增高,腹内脏器如小肠等经腹壁薄弱处向身体表面突出,可加重疝气,甚至导致腹疝嵌顿。</div><div><font color="#ff8a00"><b>5.心理问题</b></font> 很多人饱受排便困难、排便不尽、腹胀等症状的困扰,产生焦虑情绪,进而影响生活,这甚至比便秘本身的危害更大。</div> <h1><font color="#ff8a00"><b>便秘会导致宿便吗</b></font></h1><div>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关于便秘的危害是不存在的,尤其是“宿便有毒”的说法。网络上关于便秘有损美容、导致毒素吸收甚至诱发肠癌的说法多是以讹传讹,缺乏科学依据,这些“黑锅”便秘可不背。准确来说,<font color="#39b54a">便秘可以是大肠癌的表现之一,但不是导致大肠癌的因素</font>。一些保健品、养生品打着健康的旗号构建出了“宿便”的概念,说“宿便”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万恶之源,从健康、瘦身、养生等角度出发,告诉你为什么要清“宿便”,清了“宿便”有什么好处等,然后再打出组合拳,宣称“洗肠、排毒”可以解决这个健康问题,手段多种多样,最终却是在兜售售价不菲的“健康产品”。其实医学上根本没有“宿便”的概念,这些理论也都是编造出来的,希望大家不要再被这些概念蒙蔽。<font color="#ff8a00"><b></b></font></div> <h1><b><font color="#ff8a00">总是被便秘困扰的原因</font></b></h1><h1><span style="font-size: 17px;">很多人虽然经常性地发生便秘,但并不会特别在意,发作时就用开塞露或泻药解决。他们恐怕不知道为什么便秘总是发生在特定的人群里,也不知道如何彻底解决这一困扰。其实要彻底改善便秘,还需要从改变生活习惯入手。</span></h1> <h3><font color="#ff8a00"><b>1.排便习惯不好 </b></font>功能性便秘的发生是渐进的,最初可能不是每天都有便意,几天才会解一次大便,随后时间久了身体也适应了,形成了一种习惯。因此,唤起便意恐怕是多数被便秘困扰的朋友最希望出现的事。</h3><h3><font color="#ff8a00"><b>2.饮食因素 </b></font> 现代人饮食过于精细,食物在消化后几乎没有什么残渣,如果不吃蔬菜等高膳食纤维食物,就会导致结肠内不能形成足够体积的粪便,难以每天产生便意。一些减肥人士的便秘与进食量过少有关,其实还是因为不能形成足够体积的粪便来诱发便意。如果粪便不能每天排出,在人体内存留时间越长,就会越干硬、越难排出。对策就是<font color="#39b54a">鼓励便秘患者多吃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同时保证每日充足的饮水量</font>,因为膳食纤维不会被人体消化,但能像海绵一样吸收水分,使粪便不会过于干燥,同时又能维持足够的体积来刺激肠道产生便意。</h3><h3><font color="#ff8a00"><b>3.缺少活动、喝水不够</b></font> 很多人在办公室常常一坐就是一天,活动少、水分补充不足是这些人的一大特点。活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活动过少则肠蠕动减少,粪便容易在肠道内停留太久,而粪便在结肠内停留的时间越久,水分被吸收得越多,粪便就会变得越干硬、体积越减小,难以排出。喝水少也容易引起便秘,因为身体会自我调节,身体缺水了,就会从肠道吸收更多水分,以补充身体缺的水,这样一来就使得粪便变得干硬,不易排出。</h3><h3><font color="#ff8a00"><b>4.高龄</b></font> 老年人便秘比较普遍,用药需要注意:通便药首选容积性泻药和渗透性泻药,严重便秘患者可短期适量应用刺激性泻药,但切不可依赖刺激性泻药,否则将越用越多到最后无药可用。</h3><h3><font color="#ff8a00"><b>5.其他原因</b></font> 包括精神因素、药物依赖、肠道异常、菌群失调等。</h3> <h1></h1><h3><font color="#ff8a00"><b>便秘防治有讲究</b></font></h3><div><font color="#ff8a00"><b><br></b></font></div><h3>知道便秘是怎样形成的之后,就要从相应的方面入手进行防治。</h3><h3><font color="#ff8a00"><b>1.多吃有渣食物,补充足够的水分 </b></font>膳食纤维是形成粪便和促进排便的重要因素,能增加粪团中的水分,让粪团体积扩大,同时还可以刺激肠道蠕动,使排便通畅。便秘患者在日常的饮食中应注意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建议每人每天25g以上。在保证膳食纤维摄入的同时,还要注意摄入足够的水分,只有这样,膳食纤维才能发挥“润肠”的作用,不然很可能会适得其反。</h3><h3><font color="#ff8a00"><b>2.多运动 </b></font> 你动肠也动,运动能刺激肠道蠕动,即便是胃肠手术后,医生也会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目的就是促进患者的肠蠕动。运动方式不限,可以是散步、慢跑、做体操,运动前后要注意补充水分,避免身体脱水,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h3><h3><font color="#ff8a00"><b>3.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b></font> 人体有两个排便的“天然时段”:一个是早上起床的“起立反射”;另一个是吃完饭后的“胃-结肠反射”。早上一觉醒来,由躺变坐再到站,肠蠕动会增多,肠道便会产生一种巨大的蠕动波,帮助你把大便推出来。早餐后,胃-结肠反射明显(胃会“通知”大肠赶快运动),此时也是排便的好时机。</h3><h3><font color="#ff8a00"><b>4.合理用药</b></font> 首选容积性泻药和渗透性泻药,如乳果糖,可以长期使用。对于严重便秘患者,也可短期适量应用刺激性泻药,但切不可依赖刺激性泻药。新型分泌型药物依赖性较低,如利那洛肽、鲁比前列酮等,但具体使用应咨询医生。切勿自己乱用刺激性泻药,如大黄、番泻叶、果导片等,都不要长期使用,否则可能导致肠道耐受,泻药越用越多、效果越来越差。</h3> 来源:人卫健康微信公众号,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