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尊佛是山 山有千尊佛

苏映菊

<p class="ql-block">三顾乐山,前前后后历经二十多年。二十多年前,为了看到“山是一尊佛 佛是一座山”而<span style="font-size:18px;">到乐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记不清那时候,是从上而下,还是从下而上的了。只记得就在大佛的右手边上,一条陡峭的石阶山路迂回曲折,拾级而上,每一级石阶都超过一般台阶的高度。高高的、窄窄的,难上难下。今天看到,当时走过的道路还在,只是目前不再使用,早已经关停了。</span></p> <p class="ql-block">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它位于峨眉山东麓栖鸾峰南岷江凌云寺,坐东向西,依山临江开凿而成。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密密麻麻的发髻有1051个,耳长7米,依山凿成临江危坐,气势恢宏。</p><p class="ql-block">乐山大佛,是世界现存最大的一尊露天摩崖石刻造像,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被授予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p> <p class="ql-block">再到乐山,是七、八年前几姊妹相约从成都跟团乐山一日游。那次是从半山腰上山,看大佛。不巧的是,恰逢大佛维修,只露出了一个头,佛的身体搭满了钢架。</p> <p class="ql-block">这次到乐山,上到六、七十岁的我们,下到宝哥和三岁的宝妹,跟着八0后,他们把攻略做好,我们只管省心游。</p><p class="ql-block">昨晚沿着江边走,隔江相望,看见了江对面山体临江而坐的大佛。</p> <p class="ql-block">今天选择了一条上山最近的路,没有想到的是,进进出出的车在一条窄窄的巷子小路上拥堵,我们打了三辆车,前后堵得不行,前面两辆车到达的人左等右等,最后一辆车的时候只能半道下车走向汇合点。</p> <p class="ql-block">人齐了,寻路进山。“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在乐山大佛景区佛教文化底蕴深厚,历代名人墨迹众多,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山上丹霞峭壁,梵音不绝;除乐山大佛外,还有佛教景点多处。</p> <p class="ql-block">“千年石上古人踪,万丈岩前一点空。明月照时常皎洁,不劳寻讨问西东”。离乐山大佛不远处的又一景区:东方佛都,在一个山洞里,令人震撼的是:在这个几匹山的大洞里,居然沿山石壁凿刻出如此多的佛像。</p> <p class="ql-block">东方佛都位于凌云九峰群峰之间,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与乐山大佛同属世界"双遗产"。景区以恢复唐代风貌为宗旨,有三千余尊石刻佛像,包括170米卧佛和33米释迦牟尼坐像,融合传统与现代雕塑技术,森林覆盖率高,野趣横生。</p> <p class="ql-block">东方佛都,在一个地宫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相对于乐山大佛而言,一尊大佛裸露于露天,而在这个地宫里,深藏着千尊佛身。</span></p><p class="ql-block">据资料显示:景区内有三千余尊石刻佛像,包括世界最大的170米长的卧佛和33米高的释迦牟尼坐佛像,这些佛像由四川美院教授们创作,结合了传统佛文化和现代雕塑技术。东方佛都的摩崖造像技艺成功复兴了唐宋时期的传统,将东方造像法则与西方造型经验相结合。景区以恢复唐代风貌为宗旨,保留了原始自然风貌。</p> <p class="ql-block">从进入山洞开始,走空几座山,沿途经过都感到极大的震撼。这么多的佛像,这么大的工程,一个个人物的表情生动,眼前是看的佛像,更像是艺术品,仿佛山体之上记录了群佛的故事,边走边看,边聆听历史的声音,好似娓娓道来…</p> <p class="ql-block">在很多较大的佛像上方,山顶上总是开有天窗,使得这些洞穴中的佛主既能见光,射进来那一束光,让人感觉有几分的神秘气息,又保持洞内通风。</p> <p class="ql-block">走出地宫,下山的路上,有一路牌显示,这里是电影《风云》的拍摄地。难怪<span style="font-size:18px;">山幽如画的风景,早已入了电影的境。</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