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7月10日,我们从塔什库尔干出发,沿G314国道向西北行进,继续新疆帕米尔高原全域之旅。</p> 帕米尔高原上的天路传奇——盘龙古道 <p class="ql-block">越野车碾过海拔4100米的碎石路,盘龙古道便以惊心动魄之姿闯入视野。这条盘踞高原腹地的公路,如挣脱束缚的巨龙,在千米海拔落差的山体上蜿蜒出600多个弯道,每道折痕都是高原与人类勇气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观景台俯瞰,古道似银链缠山,30公里路程藏着“今日走过所有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的浪漫。最陡处近180度回旋,车窗边是嶙峋山岩与深谷,车轮摩擦声、发动机低吼与山风呼啸交织成独特交响。</p> <p class="ql-block">行驶其间,坡陡、路窄、急弯对驾驶者的车技、心理与车况都是极大考验,稍不慎便酿隐患。高海拔缺氧致动力不足,部分车辆缓行如蜗牛,更有车因操作与路况问题出现冒烟、水箱过热等险情。即便如此,游客热情丝毫不减,观景台车辆拥挤、人头攒动,赏景拍照者络绎不绝,人人笑意盈盈。更有勇者不顾高海拔低氧,深入公路两侧高山牧场,与草原、牛羊近距离接触;甚者不顾高反,跑跳摆拍,用相机定格美好瞬间,为人生留下深刻记忆。</p> <p class="ql-block">车辆完成穿越,忐忑之心归于平静,心情豁然开朗。所有弯道已成脚下风景,山风过耳仿佛在说:坦途从非无弯路,而是历经曲折后仍有前行勇气。这条云端天路,既是高原交通动脉,更藏着坚持与希望的隐喻——每一次转弯都在靠近更高风景,每一段跋涉都在书写自己的坦途传奇。</p> 云端国门的爱国礼赞——红旗拉甫纪行 <p class="ql-block">穿过盘龙古道,沿G314(中巴友谊公路)继续前行。道路两侧草原绿意盎然,因紫外线强,紫色花朵格外繁茂,其余颜色寥寥,远望美不胜收。草原上牛羊悠然觅食,白色毡房炊烟袅袅,一派祥和。近处山岩光秃黝黑、奇形怪状且寸草不生,与草原形成强烈反差,却如油画般添了神秘,引人遐想其中是否藏有矿产石油。远处雪山映着蓝天格外洁白,冰川积雪在盛夏更显珍贵,让人拍个不停。一路美景令人陶醉,不知不觉便到红其拉甫游客服务中心。停车购票后,乘景交车抵达海拔5100米的红旗拉甫口岸——帕米尔高原的咽喉、中国西极的国门,亦是“生命禁区”的云端驿站。</p> <p class="ql-block">站在红其拉甫国门前,我感受到一种庄严与敬畏。这里不仅是祖国的边陲,更是世界最高的口岸之一。远处的雪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天空湛蓝,几朵白云悠然飘过。国门上方,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仿佛在向每一位到访者诉说着这片土地的神圣与壮美。游客们排着队,脸上写满了期待与激动,而我站在人群中,心中涌动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自豪。</p> <p class="ql-block">在一块刻有“海拔5100m 红其拉甫国门 国家AAAA级景区 中国红色旅游边防文化体验地”的石碑前,我停下脚步。石碑矗立在木制平台上,周围有护栏,仿佛在守护着这片高原的宁静与庄严。我轻轻抚摸着石碑,感受着高原阳光的温度,心中浮现出无数边防战士在这里坚守的身影。他们的故事,也许就藏在这片雪域高原的风中。</p> <p class="ql-block">标有“中国 红其拉甫”的界碑前,几位游客正拍照,脸上满是兴奋与敬畏。木制围栏和红色警戒线将其环绕,提醒着这里既是地理边界,更是国家象征。站在界碑前,敬意油生,仿佛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爱国情浓郁:广播循环播放爱国歌曲与边防战士“强国有我,请党和人民放心”的铿锵誓言;雪山下,佩戴红领巾的小朋友向国旗敬礼,眼神崇敬坚定;一家三口持国旗合影,笑容幸福;小伙笔直站立,向国徽敬礼,尽显年轻一代朝气。</p> <p class="ql-block">离开时回望雪山间飘扬的中国红,方知红旗拉甫不仅是地理边界,更是精神高地。风雪中屹立的身影、沉默中坚守的岁月,共同谱写了忠诚与奉献的生命礼赞,在世界屋脊上永远回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