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龙塔</b>畲族村,位于世界瓷都德化县葛坑镇西北部,素有德化“北大门”之称。</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荷花的王国,每当夏日来临,百亩荷塘便绽放出绚烂的光彩,将这个小山村装扮得分外妖娆。</p> <p class="ql-block"> 龙塔,一个名字里就蕴含着少数民族特有诗情画意的地方,它以茂密的林带风貌、清澈的小溪流水以及那令人心醉的荷花景观,吸引着瓷都以及邻县众多游人前来寻觅那份久违的宁静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 荷开画卷</b></p><p class="ql-block"> 脚步踏入龙塔,映入眼帘的是那一望无际的荷塘。从高处俯瞰,这片百亩荷塘犹如一块巨大的翡翠镶嵌在山间田野之中。</p> <p class="ql-block"> 荷花竞相开放,红的、粉的、白的,各色花朵点缀其中,仿佛大地为山村披上一件绚丽多彩的外衣。</p> <p class="ql-block"> 漫步田间小道,微风轻拂,阵阵荷香扑鼻而来,令人沉醉不已。在这里,时间似乎变得缓慢,所有的喧嚣都被这片宁静所取代。无论是摄影爱好者还是普通游客,都会被这如诗如画的景色深深打动。</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历史底蕴</b></p><p class="ql-block"> 龙塔村不仅因为荷塘而出名,它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p> <p class="ql-block"> 据当地老人介绍,龙塔村种植荷花历史悠久,最初是为了满足村民对莲藕的需求,后来逐渐发展成现在规模化的景观农业。</p> <p class="ql-block"> 畲族村的起源,可追溯到三百多年前的明清时期,那时泉州市马甲乡畲族兰氏二世的妻子婚后生一孩子后,便不幸英年早逝。其幼小的孩子兰某流落来到此地卓立崎定居,其时身上所带的标有“大明宣德”字样的精巧铜炉一个,便为畲族传家流传后世,并保留至今。</p> <p class="ql-block"> 解放后,国家民族政策使龙塔村畲族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无论在政治上或经济上都给了这里的少数民族以最大的照顾和扶持。</p> <p class="ql-block"> 随着时代变迁,龙塔村的荷花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发扬。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畲族村依托百亩荷塘打造了一系列乡村旅游项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参观游览。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为更多人提供了亲近自然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农旅结合</b></p><p class="ql-block"> 龙塔村积极探索“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将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有机结合。在荷塘周边设置了观景台、木栈道、大型观音塑像、畲族村史馆等设施,方便游客近距离接触荷花,了解畲族文化;同时结合瓜果采摘和畲族文化节等传统项目,让游客能够深度体验畲族别具风情的生活习俗。</p> <p class="ql-block"> 龙塔畲族村的百亩荷塘,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在这里,你可远离城市的繁忙喧嚣,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无论你是追求浪漫情调的年轻人,还是怀念田园生活的长者,这片荷塘都能为你提供一份独特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振翼山人(</b>笔名),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文章百余篇发表在《中国乡村》《红土地》《每周文摘》《福建日报》《福建老年报》等报刊杂志上,著有三十万字《足迹》散文集一书,由北京九州出版社发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