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完了129师陈列馆,沿着阶梯下行,就来到了胜利广场(红旗广场、赤岸公园),这是一个环绕将军岭南北向的长条形广场,北起129师陈列馆南至将军路。广场以鲜红的红旗为背景,几组反映军民鱼水情的雕塑真实地再现了当年根据地军民奋起抗战的战斗场面。 《太行峰火》雕塑墙位于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广场南,长 54 米。展现了一二九师将士和人民群众在太行山区与日军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战斗场景,八路军战士在根据地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军爱民民拥军,共同为抗战胜利而努力的团结精神。 青铜群雕 “刘邓和他的战友们”矗立在胜利广场中央。从左至右依次是:师政治部主任蔡树藩、副师长徐向前、师政治委员邓小平、师长刘伯承、师参谋长李达和师政治部副主任黄镇。 将军岭。<br> 将军岭毗邻129师司令部旧址。为了永久缅怀一二九师的革命先辈,让他们的功勋彪炳千古,涉县从1988年开始,在庙坡山修建了总面积5万平方米的将军岭(陵)。 <br> 1990年10月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将军岭”。从此庙坡山改名为“将军岭”。除北京八宝山以外,这里是安葬元帅、将军最多的地方。 <br> 从岭下登129个台阶可到纪念碑 。 将军岭纪念碑高12.9米 ,碑上镌刻“将军岭”为邓小平手书。纪念碑的基座上有戎子和的题词:“牺牲换来胜利,贡献迎来幸福。伟哉雄哉一二九师,勤哉俭哉涉县人民”。 为纪念刘伯承元帅诞辰130周年,湖南省岳麓诗社党支部书记、潇湘齐白石艺术研究院院长、原湖南省纪委常务副书记赵炎森书法作品:“功高太行”。 纪念碑后的山上建有:刘伯承、徐向前纪念亭,邓小平雕像以及21位129师将帅及前辈的墓冢及雕像。<br> 自1986年以来,刘伯承、黄镇、徐向前、李达、王新亭、袁子钦、赵子岳、何正文、邓小平、邢崇智、赵忠、刘建勋、李雪峰、杨博、黄新友、徐元存、韦杰、陶鲁笳、石志本、刘自双、张维翰等21位129师将帅及前辈安息于此。 纪念碑前一条大渠宛若长龙盘绕山间,这就是抗日战争时期,一二九师官兵与当地群众共同修建的长达27公里的漳南大渠。涉县人民把这条绕山渠叫做“救命渠”、“将军渠”。当地还流传着“水流南山头,吃饭不用愁,没有八路军,渠水怎么流”的民歌。 <br> 1942年到1943年间,涉县接连发生严重旱灾,为缓解旱情,驻涉县的八路军一二九师、中共太行分局、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等领导机关共同商议,拟定从下温村开渠,引清漳水上山的方案。该工程1943年2月24日开工,1944年6月底,工程总体告捷。漳南大渠全长近30华里,开凿山洞4个,劈石崖8处,建渡槽14座,打石洞7个,是抗日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最大的水利工程。 如今,漳南大渠仍是涉县农田灌溉的重要水利工程。丰水期,渠水从将军岭飞泻而下,宛如瀑布。 思源亭。 邯郸游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