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我的影像记忆</b></p><p class="ql-block"><b> 看见眼前的这张相片,一段八十年代乘坐长江轮船的往事,又重新回到了我的记忆里,扳着手指头算一算,40多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b></p> <p class="ql-block"><b> 那一年我准备坐火车去武汉,就在临行的前一天,我改变了主意,决定乘坐长江客轮前往,在途经三峡大坝时,去拍摄一组轮船进出大坝船闸时的相片。70年代初我乘坐长江“东方红”客轮到上海时,三峡大坝还没有修建。</b></p><p class="ql-block"><b> 我的一位朋友把我介绍给了他在船上当客运主任的二叔,请他提供力所能及的一切方便,安排好我在船上的生活,可以随时到顶层甲板上去拍摄,那里视野开阔无遮无挡,是拍摄大坝闸门的最佳位置。航行期间,由于他二叔的特殊照顾,我在客船上几乎没有受到任何限制,还免去了一切收费项目的购票,这给我的摄影活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b></p><p class="ql-block"><b> 在轮船还没有到达大坝之前,我拿着相机已经在顶层甲板上去溜达了几次,拍摄了一些旅客在船上活动时的相片,主任对我说“顶层风大气温低,上去时多穿一些衣服。”。我在二等仓休息室看杂志时,他让一个服务员来告诉我就要到船闸了,我立即拿着相机直奔轮船顶层甲板,不一会船闸出现在了我的视野里,随着轮船的行驶,我从远至近开始了对船闸的拍摄,此时的甲板上已经有了不少的旅客,还有几个拿着照相机的人正在拍照,我变化着角度拍摄着大坝闸门,同时注意发现以旅客活动为主的人文题材。</b></p><p class="ql-block"><b> 当轮船准备从船闸驶出时,我正想找一个会摄影的乘客帮自己拍摄轮船出闸时的相片,这时一个穿着时尚的年青人,他对一位手拿相机的旅客说自己的相机坏了,船上没有地方修理,想请他给自己拍摄一张轮船出闸时的相片,没有想到对方以只剩一张胶卷为由给婉拒了。当时我也站在栏杆处,看见眼前的这一幕,我想纯粹是谎话,关键是舍不得自己的胶卷。在那个年代买长江的船票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如果年轻人错失了这次拍摄的机会,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如愿以偿?我对这位青年说道,我来给你拍摄一张留作纪念。在我按下快门的瞬间,一旅客从我身边经过时,与我轻微的碰撞了一下,为了保证影像的清晰,我又重新给他拍摄了一张。也请他替我拍摄了与闸门同框的相片。从他使用相机的熟练成度分析,我相信他的相机确实是坏了,而且他也是一个喜爱摄影的人。</b></p><p class="ql-block"><b> 这次在船上的偶遇,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了,但影像却留下了这段故事的记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