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钟皓<br> <div> 曾经在闲暇时整理在网上发过的文章,看到自己发布的散文或游记已经有好几百篇了,甚至其中还有投稿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不觉得心头一暖,也暗自称奇,我还是挺能写的呀。<br> 文字真是个好东西,它使情感抒发畅快,把内心深处所想,眼睛所看到的都可以用缥缈的东西联系起来,达到自己所需的目的。我一篇一篇地翻阅着自己曾经写出的文章,再次领略着当时的心情,不觉莞尔,原来我还曾经有过伤悲,原来我曾经有过狂放,原来我也曾经有过兴奋。文字真好,观赏着这些文字的轨迹,不禁使自己手舞足蹈起来,望着键盘,思绪在奔腾。<br> 但凡喜欢书籍的人,没有几个不喜欢舞弄文字的,过去对写文章好的人称为笔杆子,但是什么才算是好文章呢?口诛笔伐时代,能够写出激扬文字,能够掀起大家的激情,可能是那个时代的好文章。和谐年代,写出能够在许多看家心中产生共鸣的文章,那也算是好的笔杆子。记得有一时期,有一种专门的笔杆子,特喜欢写别人家的隐私,将那大大的文章贴上墙,使被揭发的人抬不起头来,甚至撞墙寻死。这样的笔杆子确实厉害,细细想来,都要人命了,能不是笔杆子么?后来,天倒了个个儿,现在有些笔杆子也专门写人家的隐私,被写之人却不痛苦了,也并不撞墙了,反而非常喜欢,因为这里带有协助炒作的功效,所以笔杆子的性质变了。</div> 很多人讲,现在的时代是全民网络时代,也是天下文章大展露的时代,屏弃那些全盘抄手之外,我还是挺同意这些说法的,因为遍地皆笔杆子。我是属于那种喜欢搞些淡文默章的人,以前没有网络时,也会隔三差五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下来,假若走到了哪里去游玩,回来也会记些游记,供自己快乐。再将这些曾经的记录拿出来再次翻阅感到很有意思,因为那些记录就是自己的亲身过往,像个历史故事一般,历史的故事谁不喜欢,尤其自己又是那些故事中的主角。当然,有时间了,去报社投投稿,中奖了也会自得乐一番。<br> 可是那时候写文章属于绝对闷得蜜型的,别人看不到,就自己乐和。现在不一样,现在有了文学网络,我曾经用自己喜欢的笔名,随意地在网络上抒发自己的情感,随意地敲击着键盘,将自己所想所遇的故事写下来。反正人们也不知道你是谁,你还可以让所有能够看到的人与你一起欣赏,因此我想,不论是过去还是今日,这些文字都令人愉悦,这的确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div>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其实做歌闲散笔客也还是属于偷笑的文字,因为过去没人看,自己暗自享受,而现在有人看,也是通过虚拟网络以及虚拟的笔名在展示,那些被广大世人看到的小窃喜是难以言表的,而只有看到那些回访与点击评语后才知道别人对自己的文章是啥想法。即使是评价很高,登上了首页或被加精,你也只有自己偷着乐的份。因为你不是什么著名的作家,你的名字也就是个笔名,充其量就是一个喜欢文字的家伙,走在大马路上,谁也不知道你有的文章上榜。反过来讲,不甘寂寞的高超写手,还是用自己的真名字写文章,那样可能影响力会更大些,敞开本名的文章令想熟悉的人们就会知晓。但是我还是一直喜欢使用自己的笔名,这个有着不一样意义的名字,底下曾经隐藏了许多自己的欣喜。 </div> 书香,是很多人最喜欢闻的味道,那里面不仅仅有着繁锦的知识,更有着撩拨人心的情感,捧着书嗅着书香似乎是人生的一大乐趣。网络里的文海呢,是自己在著书,有没有书香的味道?仔细想来,那香都隐在了文章的字里行间,隐在了文友的互动之中,隐在了情感抒发之中,那种香是无以言表的,是令人欣喜的。因此,喜欢写作而善用笔名的文客,不论何形式,以笔名写文章写出了精彩的文字是不是属于偷着笑的文字呢?我不知道大家怎么想,反正自己回放曾经在网络里以笔名发布的文章,真的是偷笑不已,得意异常。<br> 环顾周围,一片寂静,只有自己坐在那里对着屏幕欢欣雀跃,敢情自己那么能写,从生活中的凡人小事,到回顾职场的生涯,又到身边发生的故事,写出来都很有意思,仔细想来,整个就是一个“隐形作家”啊!不过,现在来到小红书我倒是想开了,用自己的本名又如何,就让偷着乐的文字敞开着看吧,尽情的结果是与熟悉的朋友或看客们更加愉悦地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