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晨读分享·《冰鉴·刚柔》(15)</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识神骨 辨刚柔</div> <br>【原文】既识神骨,当辨刚柔。刚柔,则五行生克之数,名曰"先天种子",不足用补,有余用泄。消息与命相通 ,此其皎然易见。<div><br> 【译文】已经鉴别出神骨的清浊优劣之后,应当进一步辨别刚柔。刚柔是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所决定的,道家叫做“先天种子”,不足的增补它 ,有余的消泄它,使之刚柔平衡,刚柔的此消彼长与人的命运密切相联,这就像皎洁的月光,是比较容易看见的。<br><br> 【解读】老子在《道德经》中讲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意思是天之“道”是削减有余的弥补不足的。但人之“道”则不同,是削减不足的来奉给有余的。老子主张的是只有保持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的平衡,才能循环发展圆转无穷。《冰鉴》中讲刚柔,也是在寻求人在生活中的刚柔相济,圆转平衡。因为“五行”相生相克的作用,人的性格有刚柔之分,管理有王霸之别,但无论如何,都揭示一个真理:无刚不立,无柔不和;过刚易折,过柔易靡。孔子提倡“中庸之道”,是温柔敦厚的典范,但到他当宰相时,刚上任七天就杀了当年的“公知”少正卯,有人不解,他说有五种人(心达而险、行僻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比盗贼更坏,少正卯五种之恶全占了,对社会的危害性极大,不杀不足以安天下。这就是柔以待人,刚以治事,既有“菩萨心肠”,也有“雷霆手段”的典型案例。<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晨读分享·《冰鉴·刚柔》(16)</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行相生,刚柔识人</div> <br>【原文】五行有合①法,木合火,水合木,此顺而合②。顺者多富,即贵亦在浮沉之间。金与火仇③,有时合火,推之水土者皆然,此逆而合者④,其贵非常。然所谓逆合者,金形带火则然⑤,火形带金,则三十死矣;水形带土则然,土形带水,则孤寡终老矣;木形带金则然,金形带木,则刀剑随身矣。此外牵合⑥,俱是杂格,不入文人正论⑦。</div><div><br> 【注释】①②合:指五行之间的相生相长。顺而合:指五行之间辗转相生,一气呵成,如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③仇:火能克金,因此金以火为敌。④逆而合:火克金,火是金的仇敌,但火又可以炼金,使金成为更有价值之物。这种相克就叫逆合。⑤则然:就是这样,指金形带火是逆合。⑥牵:勉强之合。⑦正论:正统的理论。</div><div><br> 【译文】五行之间具有相生相克相仇三种关系,这种关系称为“合”,而“合”又有顺合与逆合之分,如木生火、水生木,金生水,土生金,火生土,这辗转相生就是顺合。顺合之相貌中多会致富,却不会尊贵,即便偶然尊贵,也总是浮浮沉沉、升升降降,难以持久。因火克金,故金仇火,但火与金有时又相辅相成,如金无火炼不成器。以此类推,火仇水,水仇土,土仇木,木仇金等关系都是这样,这就是逆合,这种逆合之相非常高贵。但在这些的逆合之相中,如果是金形人带有火形之相,便非常高贵。相反,如果是火形人带有金形之相,那么这种人到了30 岁就会死亡。如果是水形人带有土形之相,便会非常高贵,相反,如果是土形人带有水形之相,那么就会一辈子孤苦伶仃;如果是木形人带有金形之相,便会非常高贵,相反,如果是金形人带有木形之相,那么就会有刀剑之灾杀身之祸。至于除此之外的那些牵强附会的说法,都是杂凑,不能归入文人的正统理论。</div><div><br> 【解读】此章虽有点深奥,但略懂“五行”之说(古代中国哲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便可理解。<br><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晨读分享·《冰鉴·刚柔》(17)</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内刚柔之辨</div> <br>【原文】五行为外刚柔,内刚柔①,则喜怒、跳伏②、深浅③者是也。<div><br> 【注释】①内刚柔:内心的阴阳刚柔之气。②跳伏:激动与平静两种情绪。③深浅:人的城府的深浅。</div><div><br> 【译文】前面所说的五行,是人的阳刚和阴柔之气的外在表现,即所谓“外刚柔”。除了外刚柔之外,还有相应的“内刚柔”。内刚柔指的是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激动或平静的情绪和有时深、有时浅的心机或城府。</div><div> <br>【解读】曾国藩是理所当然的“外貌学会会长”,他认为形体之五行可以反映一个人的魄力和性格,察人有许多独到之处,常是一眼就把人的五脏六腑全看透,比当下的许多“组织部长”厉害的多了。但他也深知,人是最复杂的动物,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对许多阅历不深、察人经验不足者,仅凭外貌而对人定性定论必生一些错误。所以,《冰鉴》中提出“内刚柔”概念,主张“外刚柔”与“内刚柔”结合方较周全。“内刚柔”反映的是一个人的城府,需要通过一定的了解,才能察知其内心世界及心性品质。“内刚柔”实际上是指人的精神世界,《冰鉴》把它分为三种:喜怒、跳伏、深浅。这三种既指喜怒哀乐等情感,又指沉静、急躁、胸有城府等性格,并在这一章中专门列出几种典型的内心伏藏的例子,供鉴别人才时参考(见后续)。<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晨读分享·《冰鉴·刚柔》(18)</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内刚柔的六种表现</div> <br>【原文】喜高怒重,过目辄忘,近“粗”。伏亦不伉,跳亦不扬,近“蠢”。初念甚浅,转念甚深,近“奸”。内奸者 ,功名可期 。粗蠢各半者,胜人以寿。纯奸能豁达,其人终成。纯粗无周密,半途必弃。观人所忽,十有九八矣。<div><br> 【译文】遇到高兴事就乐不可支得意忘形,遇到愤怒事就怒不可遏,事情一过就忘得一干二净,这种人阳刚之气太盛,其气质接近于“粗鲁”。平静时没一点张扬之气,激动时也昂扬不起来,这种人阴柔之气太盛,其气质接近于“愚蠢”。遇到事情,开始时想得似乎很肤浅,但一转念又想得非常深入细致。这种人阳刚阴柔并济,其气质接近于“奸诈”。凡属内藏“奸诈”的人总是外柔内刚,遇事能进能退,能屈能伸,日后必能功成名就。既粗鲁又愚蠢的人,刚柔皆能支配其心,使他们乐天知命,因此其寿命往往超过常人。纯“奸”的人,即“大奸大诈”者,胸襟开阔,心藏丘壑,知进退,应顺逆,这种人最终会获得事业的成功。那种外表举止粗鲁,心思也粗枝大叶的人,常是一味刚强,做起事必定半途而废。以上这些 ,就是“内刚柔”的表现,但往往被忽视,一般察人者十有八九都会忽略。</div><div><br> 【解读】《冰鉴》重容貌又不局限于容貌,看“骨”重“神”,看“貌”重“质”,坚持外貌与内质相结合,才能全面认识一个人。仅看外表是很难识察其本质的,也不可衡量其能力的。有的人其貌不扬,甚至丑陋无比,却是“功名可期”的千古奇才。有的人仪表堂堂,却是“败絮其中”的草包笨蛋,“内刚柔”才是本质。<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晨读分享·《冰鉴·容貌》(19)</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容貌总论(1)</div> <br>【原文】容①以七尺②为期③,貌④合⑤两仪⑥而论。胸腹手足,实接五方⑦;耳目口鼻,全通四气⑧。相顾相称⑨,则福生;如背⑩如凑⑪,则林林总总⑫,不足论也。<div> <br>【注释】①容:指人的整个身体,包括胸腹、手足、腰背等,还包括言谈、举止、情态,如行、坐、卧、食,以及喜怒哀乐的情感表现等。<br> ②七尺:人的身躯。古代尺小,称人的身躯为“七尺之躯”。<br> ③期:限度。<br> ④貌:特指人的面部形象状貌,包括口鼻耳目及其动静状态。面部是生命力旺盛与否、先天禀赋优良与否的表征,体现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古人对面部的评价是:“列百部之灵居,通五腑之神路,推三才之成象,容一身之得失。”中国人有死要面子之习性,或许与面部的“重要地位”有关。<br> ⑤合:“就”的意思。<br> ⑥两仪:指阴阳,包括天地、雌雄、男女、尊卑、动静、有无的市场的相对相斥又相辅相成的事物,本为易学概念,这里用来论人,指天庭和地阁。还有一种说法,指两眼或手足。<br> ⑦胸腹手足,实接五方:五方,指金木水火土,这里指五脏对应五行,对应关系为:肝属木,心属火,肺属金,肾属水,脾属土。同时,五脏又与胸腹手足相通,故言“胸腹手足,实接五方”。<br> ⑧耳目口鼻,全通四气:四气,四时之气,又指五脏之气。阴阳五行家和中国医家认为,人的五官与五脏及四时相通,对应关系是:目通肝,为肝之窍,属春;舌通心,为心之窍,属夏;鼻通肺,为肺之窍,属秋;耳通肾,为肾之窍,属冬;唇通脾,为脾之窍,属四季末。<br> ⑨相顾相称:指人体各个部位的相互照应和匹配。相称,指人体各个部分的对称和协调。“相顾”和“相称”,是古代玄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则。<br> ⑩背:悖,反,即人体的各个部位不相互照应、匹配。<br> ⑪凑:紧,密,即人体的各个部分不彼此对称、协调。<br> ⑫林林总总:纷纭散乱的样子。<br> 【译文见续】 <br><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晨读分享·《冰鉴·刚柔》(20)</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容貌总论(2)</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原文】容以七尺为期,貌合两仪而论。胸腹手足,实接五方;耳目口鼻,全通四气。相顾相称,则福生;如背如凑,则林林总总,不足论也。<div> <br>【译文】凡看人形貌,姿容以七尺躯体为限,面貌则以两眼或天庭而断。人的胸腹手足,实际上都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对应,都有五行的某种属性和特征;人的耳目口鼻,实际上都和春、夏、秋、冬四时之气相贯通,都有四季的某种属性和特征。人体的各个部位,如果相互照应、匹配,彼此对称、协调,那么就会为人带来福分;如果相互背离或彼此驳杂,使相貌显得纷纭杂乱,其命运就不值一提了。<br><br> 【解读】“容貌”本是个词,但在古人那里,“容”与“貌”是两个概念。“容”指身体,“以七尺为期”,一方面指身体的静态表现,另一方面指身体的动态表现,如言谈举止、喜怒哀乐。“貎”指“面貌”,“合两仪而论”,指人的面部形象及情绪表现。将人体分为“容”“貎”两方面,有助于观人察人活动更加严谨也更有层次。也由此得出几个结论:①察人识才,是个由表及里的过程,以表为辅,以里为主。②察言观行,以言为辅,以行为主,一个人的品质和才能,只有通过一定的行为方式才能表现出来,所谓“才气见于事”便是如此。③考察历史与考察现实结合,以历史为辅,以现实为主。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用发展的眼光看人,过去好的未必现在就好,过去不好的未必现在就不好。尤其是对从大学校门出来的大学生,可塑性大,一般都需经几次选择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位置,因此要特别注意发现其身上的闪光点。④既看长处,也看短处,以长处为主。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完美的个人,但有完美的团队。察人选人,首重品行,其次应放在团队的整体结构中考虑。<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晨读分享·《冰鉴·刚柔》(21)</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尺之躯,贵在协调(1)</div> <br>【原文】容贵“整”①,“整”非整齐之谓。短②不豕③蹲,长不茅立,肥不熊餐,瘦不鹊寒,所谓“整”也。背宜圆厚,腹宜突坦④,手宜温软,曲若弯弓,足宜丰满,下宜藏蛋⑤,所谓“整”也。五短多贵,两大不扬⑥,负重高官,鼠行好利,此为定格。他如手长于身,身过于体,配以佳骨,定主封侯⑦:罗纹满身,胸有秀骨,配以妙神⑧,不拜相即鼎甲⑨矣。</div><div> <br>【注释】<br> ①整:这里指匀称、均衡。<br> ②短:与“长”相对,长指个子高大,短指个子矮小。<br> ③豕:猪,意思是像猪一样,名词作状语,下文的茅、熊、鹊都是这样。<br> ④突坦:突出而平坦,这里指“饱满”。<br> ⑤下宜藏蛋:完整的说法是:“足下宜藏蛋”。人之足底最忌其平如板,古人认为,足心呈“凹”字形,表明足弓高虚能藏蛋为佳,这样的足型主大富。<br> ⑥五短多贵,两大不扬:“五短”指五短身材,头、面、手、脚、足都短叫“五短”。这是一种匀称均衡之相,人们多认为是贵相。<br> ⑦定主生侯:侯,古代的一种爵位,古代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这里指封爵,泛指高位。<br> ⑧妙神:指总体风度,气质上佳,显得 文雅潇洒,一说指眼神及其风采。<br> ⑨鼎甲:古代科举殿试分为三甲,名列一甲的共三人,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这里是指第一名状元。<br> 【译文及注批见明日晨读分享】<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晨读分享·《冰鉴·刚柔》(22)</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尺之躯,贵在协调(2)</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译文】人的姿容可贵之处就在于“整”,这个“整”并非整齐划一之意,而是说人的整个身体各个组成部分要均衡、匀称,使之构成一个有机的完美的整体。就身材论,个子可以矮,但不要矮得像一头蹲着的猪;个子也可以高,但不要像一棵细薄孤立的茅草。从体形看,体态可以胖,但不能胖得像一头贪吃的熊那样的臃肿;可以瘦,但不能瘦得如一只寒鸦那样单薄。这些就是本节所说的“整”。再从身体各部位来看,背部要浑圆而厚实,腹部要突出而平坦,手要温润柔软,手掌要弯曲如弓。脚背要丰厚饱满,脚心要空到能藏下鸡蛋,这也是所谓的“整”。五短身材似乎不太好看,却大多地位高贵。两腿长得过分的长往往命运不佳。走起路来如同背了重物的人,必定有高官之运。走起路来若像老鼠般步子细碎急促,两眼又左顾右盼且目光闪烁不定者,必是贪财好利之徒。这些都是命相的固定格局,屡试不爽。还有其他的命相格局,如两手长于上身,上身比下身长,再有着一副上佳之骨,那么一定会有公侯之封。再如皮肤细腻柔润,就好像绫罗布满全身。胸部骨骼隐而不现,纹秀别致,再有一副奇佳的神态,日后即使做不了宰相,也一定在科考中一举夺魁。<div><br> 【解读】仅从外貌鉴别人才,容易流于主观判断。但社会阅历丰富的人,总能从外貌发现人的若干特征。“形”有三六九等,“容贵整”是识人精误的不二法门。形无定格,恰到好便是好。如人有高矮肥瘦,天生骨架是一回事,但一个能够管理好自己身材的人,必是自律之人,决不会有猥琐委靡之相。自律之人,一般都是可信之人,一定的“形”必有一定的“神”。<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晨读分享·《冰鉴·刚柔》(23)</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官分明,相由心生(1)</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原文】貌有清、古、奇、秀之别①,总之须看科名星②与阴骘纹③为主。科名星,十三岁至三十九岁随时而见④;阴骘纹,十九岁至四十六岁随时而见⑤。二者全,大物也⑥;得一亦贵。科名星见于印堂眉彩,时隐时见,或为钢针,或为小丸,尝有光气,酒后及发怒时易见。阴骘纹见于眼角,阴雨便见,如三叉样,假寐时最易见⑦。得科名星者早荣,得阴骘纹者迟发⑧。二者全无,前程莫问。阴骘纹见于喉间,又主生贵子;杂路不在此格⑨。(译、注见明日分享)<div><br></div><div>【注释】<br> ①貌有清、古、奇、秀之别:清,即清秀的相貌,表现为精神俊朗,气度清纯,谈吐温文尔雅,举止端庄斯文;古,即古朴的相貌,指为人淳朴、气质敦厚,言谈卓越,举止高迈;奇,即奇伟的相貌,指形相体格魁梧,挺拔伟岸,风度气势非同凡响;秀,即秀美的相貌,表现为形貌秀丽,俊美端庄,风度得体,神采怡人。<br> ②科名星:是上腾于天庭而凝结于帝座的紫气,它出现在印堂与眉毛之间。<br> ③阴骘纹:“阴骘”词出自《尚书》,有“阴德”之意,就是现世积下来有阴功大德。古人认为,阴骘纹在眼眶之下的皮纹,为后天修善积德而成,主大器晚成,也是记录一个人有没有阴德和阴德大小的“记账本”。林则徐在“十无益”家训中的最后一句也写道:“淫恶肆欲,阴骘无益。”<br> ④科名星,十三岁至三十九岁随时而见:古人认为,人的青年期从13岁开始,半年期到39岁为界。科名星在这段时间能“随时可见”,主年少时的荣辱。<br> ⑤阴骘纹,十九岁至四十六岁随时而见:19-46岁是一个人的成熟阶段,见识增加了,修养更深。因此,会有阴骘纹出现,这是其一;其二,阴骘纹是靠后天积德修道而成,并主人大器晚成。所以19与46岁上次发给发科名星的13与39岁要晚一些。<br> ⑥二者全,大物也:二者:指的是科名星与阴骘纹。大物,不同于一般的人物。<br> ⑦阴骘纹见于眼角,阴雨便见,如三叉样,假寐时最易见:假寐,似睡非睡态。因阴骘纹细小,只有在皮肤松驰时才容易看见,故“阴雨”和“假寐”时易见。<br> ⑧得科名星者早荣,得阴骘纹者迟发:科名星在13岁起,所以主“早荣”。而阴骘纹是后天修养、行善、积德所养成,故到一定年纪才出现,主“迟发”,大器晚成。<br> ⑨杂路不在此格:杂路,指阴骘纹不在咽喉部位,而在其他部位。格,格局、模式。此格,指的是“见于喉间”“主生贵子”。<br><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晨读分享·《冰鉴·刚柔》(24)</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官分明,相由心生(2)</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续昨,译文)人的相貌有清秀、古朴、奇伟、秀丽之分。这四种相貌的分辨主要看科名星和阴骘纹,科名星,在13岁到39岁这段时间随时可见;阴骘纹,在19岁到46岁这段时间也随时可见。如果阴骘纹和科名星都具备的话,将来不会是一般的人物;如能具备其中一点,将来也会富贵。科名星出现在印堂和眉彩之间,有时会出现,有时又隐而不现,形状有时像钢针,有时如小球,还有一种发光之气,在喝酒之后和发怒之时容易看见。阴骘纹出现在眼角之处,遇到阴天或下雨天便能看见,样子像三股叉,在人快要睡着的时候最容易看见。有科名星者,少年时就会显荣发达;有阴骘纹者,发迹的时间要晚一些。两者都没有的话,其前程就别问了。另外,如阴骘纹出现于咽喉部位,主人生贵子。如阴骘纹出现在其他部位,则属于其他杂格,不在此例。<br><br> 【解读】曾国藩将“容”与“貌”分开表述,目的在于分清层次,突出重点。《冰鉴》在《容貌》一章中除了区分“清古奇秀”之外,还重点分析了“科名星”和“阴骘纹”。科名星是先天禀赋,在13-39岁时可随时出现。阴骘纹则是后天修养和积阴德形成的,是对一个人积善积德的“记账本”。人是一个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的高级动物,因此,相貌从少到老也会发生变化,一个人身上的修养、学识、胆气、情绪、性格、生活习惯等等,都会通过环境变化和自我意识的变化从心理反映到生理上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相由心生”。内心善良的人外表也和善,内心奸诈的人外表也狰狞,人们由经验得出的这些论断,并非无稽之谈。《冰鉴》中对科名星论述不多,重点说阴骘纹。先天禀赋难以把握,后天修养人人可为。曾国藩想告诉世人的是,人的吉凶祸福,正如哪吒说的那句话:“我命由我不由天。”人的命运是可以通过行善积功积德而改变的。<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晨读分享·《冰鉴·刚柔》(25)</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官分明,相由心生(3)</div> <br>【原文】目者面之渊,不深则不清。鼻者面之山,不高则不灵。口阔而方禄千种,齿多而圆不家食。眼角入鬓,必掌刑名。顶见于面,终司钱谷:出贵征也。舌脱无官,橘皮不显。文人有伤左目,鹰鼻动便食人:此贱征也。<div><br> 【译文】人的眼睛就像面部的两方水潭,如果神气没有深邃含蓄清幽之态,面部就不会给人神清气爽的感觉。鼻子就像面部的一座山脉,如果鼻梁不挺拔准头不丰园,面部就缺少秀美山川的灵敏之气。嘴宽唇阔且方正者,能享千种之福禄。牙齿细小而圆润者,适合在外地发展事业。两眼秀长并插至鬓发处者,必掌司法大权。秃发谢顶使头面相连者,能掌财务终身富有。这些都是地位显贵而尊荣的象征。口吃者无官运,面部肌肤粗糙如桔子皮的人不会发达。文人左眼是文曲星,不能受到伤害。鼻子如鹰嘴的人,必定内心阴险狠毒喜伤人。(后面)这些都是贫贱的征兆。<br><br> 【解读】这段话专门讨论眼鼻口齿等,进一步说明观“貎”对识人的重要作用(古人甚至认为脸相对人的命运影响很大),如同现在许多我们常用人脸识别方式做为保密手段一样,说明每个人都有一副独一无二且不容混淆的脸相。从人的脸相,可以读出年龄、职业、种族、情绪变化、性格特征等。在高明的观察者看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一张反映自己生理和精神状况的“说明书”。狄德罗的《绘画论》中说过:“一个人,他心灵的每一个活动都表现在他的脸上,刻画得很清晰、很明显。”如“横眉冷对”表示敌意;“挤眉弄眼”,表示戏谑;“柳眉倒竖”,表示发怒;“嗤之以鼻”,表示轻蔑;“咬嘴唇”动作,表示理解或自我惩罚;说话前“清嗓子”,表示对说话的氛围还需适应。还有“笑”,就有多种面部表情,真笑、假笑、偷笑、会心一笑、轻蔑一笑、紧张一笑、尴尬一笑、畅怀大笑、掩口微笑等等,都是面部表情的直接表现。职场小人也有自身的一些面部特征,如上下唇合不拢的,往往是喜欢搬弄是非的人;眼珠子小的人(也叫三白眼四白眼)往往是个会记仇报复心重的人。口角下垂的,往往是比较自负不好合作的人。眼睛下视的,往往是怀揣小九九等等。<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