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蔡氏文化遗存(二)‍蔡炉公墓:千年遗韵 山水铭记

潭城新传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南平市建阳区麻沙镇麻沙村相辞岭排山上,蔡炉公墓如一颗镶嵌于青山间的璀璨明珠,静静诉说着跨越千年的历史传奇。此地山形独特,呈朝天螺母吐肉结穴之态,墓冢坐壬向丙,暗合天地玄机,尽显风水之妙,不仅是一处人文胜迹,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蔡炉,字延器,生于唐大中二年(848 年)。他出身名门,为东晋名臣蔡谟之后。唐乾宁四年(897年),蔡炉以威武军节度招讨使身份奉命镇守建阳,并率妹夫刘翱、西河节度使翁郜及中原五十三姓族人南迁入闽,任建阳县长官。入闽后他勤政爱民,兴修水利,开垦农田,大力发展生产,使当地百姓安居乐业;同时,他积极传播中原文化,兴办教育,培养人才,促进了建阳地区文化的繁荣。在他的治理下,建阳经济文化快速发展,成为闽北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蔡炉卒于后梁乾化二年(912 年),因其卓越贡献,深受百姓爱戴与敬仰,被尊称为“蔡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蔡炉公墓占地达 2500 平方米,规模宏大,气势不凡。踏入墓园,正中石碑上“唐长官蔡炉公墓”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历经岁月打磨,依然清晰可辨,仿佛在无声地讲述墓主人往昔的荣光。墓冢建筑别具匠心,前后左右用卵石精心砌成九个墓堆,由小到大分四层向内环抱,宛如众星拱月,层层递进,和谐统一,既展现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又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传统丧葬习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01 年 3 月,蔡炉公墓完成修复竣工,重现昔日风采。此次修复巧妙融合现代修缮理念与传统工艺,既保留历史古朴韵味,又赋予其新的生机。如今,这座承载着蔡炉功绩与精神的墓园,已被列为建阳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不仅是蔡氏后裔缅怀先祖、传承家风的重要场所,更是研究当地历史文化、丧葬文化以及古代建筑技艺的珍贵实物资料。每逢特定时节,各地蔡氏宗亲汇聚于此,举行庄重祭祀仪式,追思先人,传承血脉。蔡炉公墓如一座不朽丰碑,见证岁月流转与时代变迁,向世人展现着独特的魅力与价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5.7.13</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