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该经历的,必须让孩子亲身经历。这是老公的教育观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女儿答应暑假开始分床睡,分床问题曾几度困扰着我,后来自己想通了:很多事情都是在酝酿当中水到渠成的,有时不必执着,不必强求,但前提我们是需要做准备,做心理建设。这两天,女儿做到了,并且不需要我们去陪睡,这是好的开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是我又担忧着,推着老公去做:女儿没有下蚊帐,怕蚊子叮她。老公平和地说着:随她吧,如果蚊子咬了,她自然就会下蚊帐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语击中教育的要害:就是父母担心害怕得太多,为孩子做得太多,包办得太多。我们以为自己的爱意,在孩子看来,也许并非他们想要的,我们干嘛给她那么多呢?父母给多了、做多了,反而剥夺孩子的自主感、责任感、胜任感、归属感,这往往是孩子失去内驱力的不起眼小事。这与昨天我想到看到关于课改专家的观点:课堂上要给予孩子适恰的指导,也就是不求不助,孩子求助时就要给予适当的帮助与指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的!老公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让我想起带孩子去科技馆体验做升国旗的科技作品,老公更多的是站在让孩子体验做的过程,不管成功与否,希望他能够独立完成这一角度去践行。而我恰恰相反,直接帮孩子做,直把孩子从主角当成了配角,本末倒置,失去了参加活动的意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亲爱的家长们,教育需要智慧,孩子只是经由我们来到世界,不是我们所拥有的,我们不必事事操心,事事过问,给孩子一个自我成长的空间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