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自留地”·禾木村 — 北疆喀伊环线之旅(二)

徐国强

<p class="ql-block">  禾木,北疆阿勒泰地区最北面的一个蒙古族图瓦人的小村落,素有“中国第一村”之称。连绵的雪山、茂密的森林,蜿蜒的河流,一座座富有传统特色的图瓦人小木屋散落其间,自然、和谐、原始、纯粹,被誉为“神的自留地”,吸引着国人纷至沓来。而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的播出和马伊琍的倾情演绎,更使得禾木与喀纳斯成为国内旅游的一大热点。</p><p class="ql-block"> 然而,禾木却又是一个褒贬不一、评价两极的热点,有人觉得它不愧为“神的自留地”而流连忘返;有人却认为它不过是个吃住质次价高的普通山村而后悔不已。</p><p class="ql-block"> 正如《我的阿勒泰》最富哲理又最为质朴的台词“去爱,去生活,去受伤”一样,无论是好还是坏,无论是认同还是否定,都应该坦然面对,去作自己该做的事。旅行不就是一个“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生活体验过程嘛!</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选取在禾木的99个瞬间,以我的视角去记录、去认识这块“神的自留地”,分享我在禾木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p> S21沙漠公路 5月23日中午,结束天山天池的游览,我们沿着S21沙漠公路北上,前往阿勒泰的必经之地北屯市,开始了阿勒泰禾木村的旅程。 <p class="ql-block">S21沙漠公路全长343公里,横穿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及准噶尔盆地腹地(注:图片来自S21公路官方图片),于2021年12月25日通车,北起点阿勒泰,南终点为乌鲁木齐市,故又称阿乌高速。</p> S21沙漠公路沿途设有5个服务区,其中以克拉美丽服务区最大。 服务区地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中心。 图为克拉美丽服务区的俯视图(照片来自网络),可以看到服务区处于荒凉的沙漠之中。 它的右侧就是克拉美丽沙漠公园。 沙漠公园里设有多种游乐设施,游客可以在此体验沙漠越野、骑骆驼等活动。 应该说,克拉美丽沙漠公园试图打造成为服务区与旅游融合的“网红打卡点”。不过,或许是没有到旅游的旺季,这里的游乐项目经营非常惨淡,一群群骆驼趴窝在沙漠里,晒太阳。 难得有游客付费体验骑骆驼项目。 <p class="ql-block">很多娱乐项目都处于荒废状态,只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p> <p class="ql-block">经过近4个小时的奔袭,傍晚时分抵达北屯市。北屯位于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是通往喀纳斯和禾木的必经之路。北屯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市,寓意为兵团屯垦最北之地,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管理。</p> 贾登峪国家森林公园 5月24日一早,我们离开北屯,前往今天的目的地禾木村。从北屯到禾木约250公里,主要途经S319和S232省道。 车辆在S232省道上行驶,窗外景色美不胜收。连绵的雪山、茂密的森林、碧绿的草地,成群的牛羊,一派瑞士风光。 在省道旁,设有观景平台。游客们时不时地停下车来,观赏眼前的美景。 <p class="ql-block">实际上,我们已经进入到贾登峪国家森林公园内,位于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境内,喀纳斯和禾木都在公园内。传说,贾登是一位英勇的猎人,也是一个乐善好施的贵人。他逝世后,人们为了感恩贾登,将他埋葬在这里,并称之为“贾登峪”,意思是贾登住的地方。</p> 禾木游客服务中心 经过近4个小时的奔波,下午1时许,我们抵达禾木游客服务中心(又称禾木游客集散中心)。 禾木游客服务中心位于一个山洼中,设有大型停车场和一些基础服务设施。实际上,禾木游客服务中心距离真正的禾木村还有30多公里,所有游客(包括自驾或跟团的)都必须在此下车,统一转乘禾木景区的大巴(禾木1路车)前往。或许是因为禾木村无法承载自驾和旅游大巴的大客流,或许是与大多数景区一样的套钱套路。 禾木游客服务中心售票处和乘坐景区大巴入口检票处。 从禾木游客服务中心出发,景区大巴穿梭在青山绿地间,窗外景色相当不错。 禾木换乘中心 大巴行驶约50分钟,抵达禾木入口服务区,也是禾木换乘中心。 在这里,游客可以免费乘坐中巴(禾木2路车)前往各个核心景点。 从禾木村区域导览图可以清楚看到,到禾木游玩,首先从禾木游客服务中心乘坐禾木旅游大巴(即1路车,红色线路)到达 禾木换乘中心(即禾木入口服务区);再在换乘中心乘坐中巴(2路车,绿色线路)抵达核心区域禾木老村。 禾木新村 实际上,禾木换乘中心是禾木村的新村。 与禾木老村相比,新村的酒店条件比较好,性价比也较高。“禾木山庄”是禾木新村比较高档的一家民宿。 舒泊瑞斯酒店是禾木村唯一一家四钻酒店,内部设施现代。但是,如果想欣赏老村的晨景,新村还是有些不方便。 禾木老村 禾木村,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从村头的牌子上看,它的荣誉称号还真不少。 禾木村坐落于一山洼中,这里群山环抱、森林簇拥、河流蜿蜒,宛如画卷。 一座座小木屋错落有致地散落在山洼当中。 这里是中国最北的蒙古族图瓦人聚居地,既拥有原始的田园风光,又保留着独特的图瓦文化。 小木屋是禾木村的标志。传统图瓦人木屋以原木垒砌,屋顶呈人字形以防积雪。 <p class="ql-block">别有特色的图瓦人栅栏</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禾木村,原始纯粹、自然静谧,一幅田园美景,被誉为“神的自留地”。</p> <p class="ql-block">然而,眼前的这种原始与纯粹,现在只能在村落的角落深处才能看到。</p> 随着旅游业的开发,禾木面临着开发与保护的平衡难题。民宿的大量兴建,村落成了工地。 处处可见的低档民宿。然而,价钱绝对不便宜。 <p class="ql-block">与美景不协调的是房前屋后的杂乱无章,这也凸显了民俗的欠缺和管理的滞后。 </p> 美食一条街 <p class="ql-block">我们乘坐禾木2路车,在“美食街站”下车,来到禾木的主街道“美食一条街”。</p> 这里是禾木最热闹的地方。 游客如织,商铺林立。 旅拍店 火锅店 居然还有肉摊,菜市场的感觉扑面而来。 大街两旁,各种风味的餐厅应有尽有,难怪被称为“美食一条街”。 禾木桥 沿着美食一条街步行不远,就来到禾木的标志性景点“禾木桥”。 禾木桥横跨禾木河。最早的禾木桥由俄罗斯人于20世纪初修建,1970年因年久失修重建,仍保持全木结构。 桥两端各有一座原木牌坊,上部还有同样的原木组成的“ 禾木”两个大字。 桥头的“禾木桥”石碑成为游客竞相打卡拍照的地方,一位难求。 2014年,曾因50年一遇的洪水冲毁,后按传统木结构修复,保留了历史风貌。 <p class="ql-block">禾木桥上拍照留念。</p> 禾木河 站在禾木桥上,湍急的禾木河水从桥下流过。 禾木河发源于友谊峰冰川,河水清澈凛冽,呈碧蓝色,流经禾木村后汇入喀纳斯河。 桥的东岸,一座座小木屋坐落于岸边。 禾木河西岸是茂密的白桦树林。 白桦树林 <p class="ql-block">跨过禾木桥,来到对岸的白桦树林。</p> 白桦树林也是禾木著名的景观之一。 <p class="ql-block">笔直的树干上,黑白斑驳的结节仿佛是一双双眼睛守望着禾木这一“神的自留地”。</p> <p class="ql-block">白桦树林里,有两匹可怜的老马,它们被用绳索禁锢在河边树旁。</p> 看着它们那无奈的眼神,让人感觉它的主人实在是不人道。如果只是想让游客观赏,那我情愿不要这样。 哈登观景台 穿过白桦树林,前面约1公里就是禾木最著名的“哈登观景平台”。 蜿蜒的木质栈道通往半山腰的观景平台。 蜿蜒的栈道中间,设置了小憩或观景的小平台。 站在栈道中间的小平台上,可以俯瞰禾木村。 站在小平台上,以禾木村为背景拍照留念。 攀登了约半个小时,终于胜利在望。向下俯瞰,不由地为自己的老年体力感到自豪。 实际上,从栈道旁废弃的设施可以看出,当地曾想建造类似滑槽的登山设施,结果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不了了之。 哈登观景台(又称“禾木观景台”)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禾木村西侧的山坡上,是俯瞰整个禾木村全景的最佳地点,被誉为“中国八大摄影基地之一”。 哈登观景台上,矗立着一“禾木”的石碑,这也是来禾木必打卡拍照的地方。而石碑下面这只狗,可谓禾木网红狗,无论旁边怎么喧闹,它总是躺在那里悍然不动、酣睡不醒,也成为游客打卡照片里的明星。 站在哈登观景平台上,禾木老村可以尽收眼底。 图片上面的弯曲的小路是禾木老村通往新村的道路。 <p class="ql-block">错落有致的原木小屋、蜿蜒的禾木河、茂密的白桦林、连绵的雪山,构成一幅绝美的田园画卷。</p> 禾木最迷人时刻是在清晨,晨雾缥缈,炊烟袅袅,村庄若隐若现,呈现出“神的后花园”的意境。 <p class="ql-block">360度环视禾木村</p> 坐在哈登观景平台上,以禾木老村为背景,拍照留念。 云端部落 实际上,哈登观景平台不仅仅是一个观赏禾木村的地方,也是一个高山草甸。哈登观景平台上,矗立有一块“云端部落”木质的铭牌。 哈登观景平台的海拔约2600多米,雪山环绕,森林茂密,草地翠绿。 人们可以尽情地在高山草甸上玩耍,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哈登观景平台上,还有供游客骑马体验的马场。对于不想攀登栈道上山的,也可以骑马登上观景平台,往返120元。 哈登观景平台上设有一些简单的服务设施。 早餐小吃屋,应该是为清晨到此欣赏禾木日出晨雾的人们提供早餐服务的。 煞风景的是这尊高山草甸上的木质塑像。看上去似乎是一位蹲坐的思想者。但是,破败不堪的样子,反映了景区管理者的不作为。 百年老屋 <p class="ql-block">下山后, 我们乘坐禾木村2路车来到“百年老屋”。</p> 百年老屋位于老禾木村的东边。 门口的铭牌上写到:“禾木百年老屋是百年木质房屋,位于禾木村东布勒驰铁勒曼白桦林旁,近邻禾木最原始的桦树林,展示着禾木百年历史文化和蒙古族图瓦人的智慧。” 走进百年老屋庭院,茂密的白桦树林中,坐落着一座座精巧的小木屋。 一条小溪蜿蜒流淌。 “百年老屋”是禾木村的一个历史文化景点,集历史展览、民俗体验、歌舞演艺和特色餐饮于一体。 图中的木屋为禾木的演艺厅 ,据说每日会有呼麦、楚吾尔演奏等非遗表演。 <p class="ql-block">不过,“演艺厅”指引牌的破败样子,不由得让我对表演的可看性有所怀疑。</p> 还有院子里这些破败不堪的民俗器具,可以想象民俗体验、歌舞演艺等这些项目只是新鲜一时而已。 <p class="ql-block">这座木屋是禾木“展览馆”,门口的木牌上“展览馆”的字样还能隐约可见。</p> <p class="ql-block">这是禾木图瓦人木屋的经典代表,尽显传统的图瓦人木屋结构。</p> <p class="ql-block">走进“展览馆”,中间正厅左侧墙上悬挂着巨幅禾木的历史照片,右侧是禾木村的历史人物照片。</p> <p class="ql-block">右侧墙上,悬挂着一白俄罗斯贵族家庭照片。据称,他们为了躲避俄罗斯十月革命来到禾木,建造了这栋小木屋,并成为禾木的小学教室。</p> 左侧的照片是禾木1979年春的景象。当时禾木村规模很小,只有稀稀落落的木屋点缀在山窝里。 <p class="ql-block">左侧房间里摆放或悬挂有各式图瓦人的生活和狩猎器具。</p> 马灯 皮裤和毛皮滑雪板。 右侧房间展示了警民守防边疆的事迹。 <p class="ql-block">透过百年老屋的窗户望出去,眼前的一切,讲述着禾木的故事,记录下禾木的过往,见证了禾木的发展,这一切都是不能用自己的喜好或厌恶所简单概括的。</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站在禾木百年老屋的“展览馆”前,感谢朋友们的支持与鼓励,并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的下篇游记《“人间净土”·喀纳斯 - 北疆喀伊环线之旅(三)》。<a href="https://www.meipian.cn/5er02c2z"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人间净土”·喀纳斯 — 北疆喀伊环线之旅(三)</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