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 者: 章坚枚1830</p><p class="ql-block">美 篇 号: 10934731</p><p class="ql-block">图文原创: 章坚枚1830</p><p class="ql-block">拍摄器材: 小米手机</p><p class="ql-block">拍摄日期:2025.7.13</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 贵州省六盘水水城古镇</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炎炎夏日,当酷暑难耐之际,我选择了跟团前往贵州省的六盘水市避暑纳凉。六盘水,这个读起来就让人感到清凉宜人的地名,带着几分神秘色彩,却是我此前从未深入了解过的城市。在这次旅行之前,我对它的认知仅仅停留在"中国凉都"的美誉上。</p> <p class="ql-block">直到我们的导游用生动的语言,为我们讲解这座城市命名的由来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六盘水"这个看似简单的名字背后,竟然蕴含着如此丰富的历史内涵,它既体现了国家三线建设的战略布局,又生动反映了当地"六枝、盘县、水城"三地合并的行政区划特征,更折射出这个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禀赋。</p> 六盘水三线建设博物馆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3日上午,我们这群65岁左右的老年游客在导游带领下穿过水城古镇。在中心地带,导游带我们参观了两座展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历史的展览馆。通过图片、实物和多媒体展示,展馆生动重现了那段历史,让我们这些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老人感到亲切,仿佛回到了过去。</p> <p class="ql-block">1964年,中央工作会议作出了在贵州西部建立国家级煤炭基地的重大决策。为了高效整合区域资源,当时的六枝县(原郎岱县)、盘县、水城县被划入了这一战略版图,并以三地首字组合命名为“六盘水”。</p> <p class="ql-block">六盘水这一命名方式的确定,不仅标志着当地行政区划格局的一次重大历史性整合,更是三线建设特殊时期国家资源开发战略的具象化体现。</p> <p class="ql-block">六盘水名称来由犹如一枚深深镌刻的历史印记,不仅永久地烙印在这片承载着工业记忆的土地上,更深深地铭刻在每一个六盘水人的集体记忆与情感认同之中。这个名称的诞生过程,折射出特定历史时期的发展理念与建设思路,成为解读那段激情燃烧岁月的重要符号。</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水城古镇是六盘水悠久历史的生动缩影,那么坐落在古镇中心的六盘水三线建设博物馆则是这段峥嵘岁月最完整的档案库。当我迈入博物馆大门的那一刻,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时光之门,整个人都沉浸在那个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p> <p class="ql-block">展馆内精心设计的展陈布局,配合现代化的声光电技术,完美再现了三线建设时期的壮阔场景,让参观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看到了保存完好的三线建设时期的珍贵文物、泛黄的历史照片和详实的文字资料,这些鲜活的历史见证,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将那个特殊年代里中国人民不畏艰难、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这次参观,我对六盘水这座城市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仅是享誉全国的"中国凉都"和避暑胜地,更是一座镌刻着红色记忆、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文化名城。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正是新中国工业建设史的一个精彩缩影。</p> 水城古镇 <p class="ql-block">我踏入了水城古镇的门槛,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古老而繁华的年代。古镇的街道两旁,是错落有致古色古香的木质建筑,是热闹非凡的市井生活。漫步其中,我仿佛能够听到历史的回声,在耳边轻轻诉说着这片土地的过往。</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不仅感受到了古镇的历史韵味,还见证了它与现代的完美交融。一些现代商业元素的融入,让古镇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咖啡馆、手工艺店、特色小吃摊……这些现代生活的元素,与古镇的古朴与宁静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这次六盘水水城区之行,让我收获颇丰。我不仅领略了这里的人文景观,更深刻地了解了这座城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特别是通过参观水城古镇和六盘水三线建设博物馆,我对“六盘水”这个名字背后的故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我相信,这段历史将会永远铭刻在每一个六盘水人的心中,也将成为这座城市不断前行的不竭动力。</p>